快樂是在心裏,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轉為煩惱。叔本華的哲學是:苦痛乃積極的實在的東西,幸福快樂乃消極的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所謂快樂幸福乃是解除苦痛之謂。沒有苦痛便是幸福。再進一步看,沒有苦痛在先,便沒有幸福在後,梁任公先生曾說:“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看著一件工作的完成。”在工作過程之中,有苦惱也有快樂,等到大功告成那一份“如願以償”的快樂便是至高無上的幸福了。
有時候,隻要把心胸敞開,快樂也會逼人而來。這個世界,這個人生,有其醜惡的一麵,也有其光明的一麵。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隨處皆是。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鳥跳躍啄食,貓狗飽食酣睡,哪一樣不令人看了覺得快樂?就是在路上,在商店裏,在機關裏,偶爾遇到一張笑容可掬的臉,能不令人快樂半天?有一回我住進醫院裏,僵臥了十幾天,病愈出院,剛邁出大門,陡然日麗中天,陽光普照,照得我睜不開眼,又見市人熙攘,光怪陸離,我不由地從心裏歡叫起來:“好一個豔麗盛裝的世界!”
“幸遇三杯酒美,況逢一朵花新?”我們應該快樂。
隻有深入到生活的深處,你才懂得自信與積極才是快樂之源。
人的快樂若隻限於自己的享受,那是狹隘而短暫的,別被這樣的快樂給唬住了。
14一加一大於二
在商業化社會裏,是沒有等式可言的。當你抱怨生意難做時,也許有人正因點鈔票而累得氣喘籲籲。這裏麵的差別可能就在於:你認為1加1應該等於2,而他認為1加1永遠大於2。
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一個猶太人對他的兒子說:“現在我們惟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1加1等於2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2。”納粹在奧斯維辛毒死536724人,父子倆卻活了下來。
1946年,他們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得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你應該說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
20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鍾表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
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正在法國旅行的他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簽了字。
紐約許多運輸公司對他的這一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就在一些人要看這個得克薩斯人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他把木頭等加工成底座;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塵都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每一種行業中,都有人賺大錢,有人賺小錢,有人賠錢。其實大家的腦子都差不多,隻不過有人用得多,有的人整天都讓大腦休息。
細心的人會發現: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這就是規律。
如果有一條商業街,或路邊有一溜大排檔有鋪位出租,你想租一個鋪位開店,那麼,租哪段位置的鋪位最好呢?
或者許多想當老板的人有這樣的心理:租路口或街口當頭一間,截住顧客,先吃頭碗湯,生意一定最好!
如果你這樣選擇,那就錯了,大錯特錯!因為老板的心理不同顧客的心理,老板想多賺錢而顧客卻想少花錢,兩者的心理恰恰是相反的,你想生意好,必須從顧客的心理去考慮。
在得出答案之前,先給你講個小實驗:
某班分到兩張音樂會的票,大家都想去,於是隻好抽簽。簽做好後,班長耍了個小花招,將簽排成一排,讓同學們先抽,以示公平,剩下最後一張才是他的。
同學們一個個把簽抽走,全是空白,最後,一行簽僅剩下第一張和最後一張,兩張都寫著“有”字,可見班長並不騙人,他也得到了如其所願的一張票。
其實班長隻搞了個小小的心理戰,因為大家都覺得,總的來說抽哪個簽機會都差不多,但對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大家心理上就會有一點兒抗拒:不可能那麼巧,兩張票就會落在最前和最後!於是,在沒有特別心理提示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從中間隨手抽一張機會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