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精神不僅是體育精神,同時也是一種走向成功的力量。
奧林匹克主義雖然一開始的時候是由教育家創造,並經過學者不斷地提升和再塑造而成,可奧林匹克精神卻是通過全世界無數的人,特別是一些有所成就的男女運動員們使之不斷豐富的成果。奧林匹克精神通過一則則鮮活的故事在不斷傳遞。
第一節 天道酬勤:奧運首金陳燮霞
2008年8月9日,北京奧運會開賽第一天,陳夑霞一舉拿下中國女子舉重48公斤級冠軍,這是中國軍團本屆奧運會萬眾期盼的首枚金牌。
陳燮霞,出身於廣東番禺大坳村農民家庭。1991年7月,番禺區業餘體校到大坳村挑選運動員,200多個大坳村小學生齊聚操場,教練黎炳明一下子就選中了當時年僅8歲的陳燮霞,父親陳細泉隻回應了一句話:“她能拉動大板車。”
陳細泉是一個普通農民,家裏種地十幾畝,為了省兩塊錢路費,他從大坳村踩20公裏單車,把女兒送到番禺區體校。一周後,陳燮霞指著身上訓練時留下的傷痕,哭著向媽媽撒嬌:“位位(到處)都痛”,不想繼續訓練了。嚴厲的陳細泉又把女兒揪回學校。七八個月後,身高僅1.2米的陳燮霞,立定跳已經達到1.9米。體重不足22公斤,參加廣州市28公斤級舉重比賽,陳燮霞卻把冠軍捧回了家。教練黎炳明評價陳燮霞“爆發力驚人!”
1999年陳燮霞迎來人生重大轉折。當時在廣州市練習舉重的她並沒有被省隊選上,麵臨著回家種地的窘境。幸運的是,她因為出身農村,能吃苦而被“八一”舉重隊的教練看中。因為舉重的訓練非常艱苦,所以能吃苦對練舉重非常重要。陳夑霞不怕苦,開朗愛笑的廣東“細妹”是這麼說的:“既然你選擇了這個項目就不能說苦。”
陳燮霞很少跟父母提及訓練的情況,但父親卻很清楚她當時訓練的最艱苦,一年的運動量幾乎等於以前五年的量,而且清楚她常常為了減體重餓肚子、長跑甚至剪頭發。他對舉重的競賽規則也很了解,很清楚女兒每場比賽的舉重量、成績和成功率。
鍾成燦教練說到燮霞剛進體校時體重隻有30多公斤,個子140厘米左右,抓舉能舉30多公斤,挺舉40多公斤。因為她的動作比較規範,教練很少罵她。她就這樣十多年間都默默無聞地練著,直到這兩年才終於奪得全國和世界冠軍。到了“八一”隊以後,鍾教練也經常與她通電話,關心她的訓練情況,而每逢佳節燮霞都會給鍾教練寄上賀卡。即使是成為世界冠軍,每次見到鍾教練,陳燮霞都像回到體校那樣,挽著鍾教練的胳膊去逛街,親密到連父親都會吃醋!每次比完賽,兩師徒都會吃個飯聊聊天。鍾教練曾對她說:“你現在最關鍵的就是調整好心態,楊煉、王明娟出成績比較早,舉重運動員很難長期維持訓練的高峰,而你不同,你才剛剛冒尖,傷病較少,隻要你在她們麵前練出與她們相近的水平,就能對她們造成心理威脅,擾亂她們的心態,然後你再穩步提高就可以了。你的心理一定要過關,就像一個人以前隻在小河裏麵遊過泳,一到了大海開始會有點亂,但放開了就會越遊越好。你一定要爭取進入國家隊,隻有進入國家隊,看到她們的訓練水平,你心裏才清晰了,你才會很有信心發現原來自己與她們的水平相差並不大,你也可以超越世界冠軍!”
2004年,陳燮霞參加了全國女子舉重錦標賽,那次比賽她獲得了48公斤級的季軍,而那次全國錦標賽也成為了她的直接競爭對手楊煉的起步之賽。楊煉在這個級別上獲得了冠軍,並在隨後的十運會和東亞運動會上接連奪冠。
2006年,此前一直默默無聞的陳燮霞迎來了舉重生涯的首次爆發。在2006年全國冠軍賽上,從沒有拿過全國冠軍的陳燮霞嚐到了一次冠軍滋味,雖然當時有許多名將沒有參賽,但這個冠軍帶給陳燮霞更多信心,這成為她運動生涯的另一個轉折點。
自從奪得全國冠軍後,陳燮霞變得一發不可收。在2007年的亞錦賽中,陳燮霞奪得了自己運動生涯中的第一個亞洲冠軍,同時打破了挺舉的世界紀錄;同年在泰國清邁舉行的世錦賽上,一舉奪得抓舉、挺舉和總成績三項世界冠軍,這也讓她成為代表中國隊出征奧運會的熱門候選人。
2007年之前,湖南選手楊煉是女子48公斤級的絕對霸主,無論是世錦賽還是全國錦標賽,都是楊煉的個人表演。但進入2007年後,勝利的天平開始向陳燮霞傾斜。第一次參加世錦賽的陳燮霞,在楊煉缺席的情況下,一舉奪得世錦賽抓舉、挺舉和總成績的冠軍。這個時候,楊煉開始感到壓力。隨後,長年的大運動量訓練,讓楊煉的膝關節傷病不斷加重。
2008年4月舉行的全國舉重錦標賽上,陳燮霞以213公斤的總成績力壓楊煉奪取冠軍,這讓她在出征奧運的爭奪戰中搶了一個先手,她也期待能幫助國人圓四年前雅典未圓的夢想。“練得不好時,我就會笑一笑,笑一笑什麼都過去了。每天不管練得好不好,我都要笑一笑,心情放鬆一下。”
隨後的日子,陳燮霞成為了隊裏的重點隊員,領導也基本認可了陳燮霞的奧運資格,但就在奧運會名單上報前的幾天,意外發生了,陳燮霞在隊內測試賽中,不慎大腿拉傷。
7月22日,楊煉取代了陳燮霞進入了最終名單,此時距離7月25日最後的報名截止日期隻有三天了。7月24日是改變曆史的一天,那一天陳燮霞進行了最後的全身檢查,結果證明她的傷已經痊愈,陳燮霞在最後一刻取代了楊煉。
2008年8月9日,北京奧運會舉重比賽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體育館拉開序幕。首先進行的就是女子48公斤級的比賽。此番比賽,陳燮霞主要迎戰衛冕冠軍——土耳其名將塔伊蘭的挑戰,泰國“雙姝”勞斯裏恭、紋披塔以及土耳其的厄滋坎也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塔伊蘭近幾年狀態不佳,上台後連續三次試舉失敗後,這位老將深深親吻了舉重台,向台下揮了揮手,結束了北京奧運會的征程。泰國名將紋披塔同樣三次衝擊84公斤失敗慘遭淘汰。另一位泰國強手勞斯裏恭在前兩次試舉85公斤失利的情況下,第三次背水一戰,成功舉起了85公斤重的杠鈴。厄滋坎在隊友塔伊蘭提前出局的情況下,頂住巨大的壓力,第三次試舉衝擊88公斤成功。
既然前麵的主要對手都表現不佳,為求穩起見,陳燮霞把重量從92公斤調整到90公斤,拿下一個領先的成績再說。當她出場時,場上就剩她一個人了,看台上一片呐喊聲。陳燮霞先深吸了口氣,這個重量對於她來說,隻是平時訓練的熱身重量。抓杠,提鈴,一氣嗬成,這一次成功後,她已經領先第二名兩公斤了。
此後的抓舉比賽是陳燮霞一個人的演出,93公斤,照樣穩穩當當舉過頭頂。
第三次抓舉95公斤,陳燮霞的表情依舊輕鬆自如。
抓舉比賽結束後,陳燮霞的對手隻剩下泰國選手勞斯裏恭、土耳其的厄滋坎、中華台北的陳葦綾和韓國的林瓊花。陳燮霞出場後,順利舉起113公斤,這樣一來,陳燮霞在首次挺舉結束後就已經提前鎖定金牌。帶著這樣一個輕鬆的心態,第二次挺舉她要了115公斤,現場觀眾長時間喝彩,輕裝上陣的她輕鬆舉起115公斤後,陳燮霞平了奧運會總成績紀錄!
第三次,陳燮霞要了117公斤,這位中國女大力士成功舉起!最終,陳燮霞以總成績212公斤奪取女子舉重48公斤級金牌,並打破奧運會總成績紀錄。
這是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的首枚金牌。為了這一刻的輝煌,陳燮霞付出了十年的艱辛磨練。她恰恰驗證了尼采的一句哲言:“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條除了你以外,別人無法走的路。”
第二節 “飛魚”菲爾普斯
在邁克爾·菲爾普斯出現之前,從來沒有人能成為公認的最偉大的運動員。直至號稱“飛魚”的菲爾普斯橫空出世。他以獲得奧林匹克運動會18枚金牌共22枚獎牌的成績,成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上獲得金牌數量以及獎牌數量最多的運動員。為此,國際奧委會為菲爾普斯頒發了特別獎——“最偉大的奧林匹克運動員”。
這樣的戰績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難怪俄羅斯隊遊泳名將蘇霍魯科夫對菲爾普斯的神奇表現歎服道:“他就像是另一類人,說不定是從別的星球來的。”
菲爾普斯出生於美國馬裏蘭州東北海岸一個普通的小鎮。在那裏,人們崇尚橄欖球而不是遊泳。菲爾普斯是家裏的第三個也是最小的一個孩子,小時候常和兩個姐姐希拉裏、惠特妮在北巴爾的摩水上俱樂部度過。邁克爾·菲爾普斯的童年生活並不美滿,父母很早就離婚了,父親弗雷德是馬裏蘭州一位退休警官,也曾是一名運動員,母親黛比則是一位學校老師,同時兼任巴爾的摩郡教育係統的行政官員。菲爾普斯自小就在遊泳池邊長大,兩個姐姐希拉裏、惠特尼都是優秀的遊泳運動員。
麵對今日被鮮花和閃光燈團團圍繞的菲爾普斯,也許隻有他的家人知道他成長過程中的艱辛。在學校,菲爾普斯因為大耳朵以及口吃,被同學反複嘲笑。他的母親曾回憶道:“我兒子的成長並非一路坦途……剛開始是他的大耳朵,然後是他的長手臂,在哪裏菲爾普斯都不可避免地被關注。”
有一次,菲爾普斯在世人麵前談起他當時被深深傷害、別人的嘲笑成了他的噩夢。除了獨特的生理結構被人嘲弄外,另一個更大的打擊也來了:“從幼兒園開始,他的老師就經常對我說,邁克爾不能安靜地坐著,邁克爾不能安靜,邁克爾根本不能集中精力。”有22年教師經曆的黛比苦澀地回憶說:“當時我說,也許他感到了厭倦。”但黛比得到的卻是冷冰冰的回應:“你的兒子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
不久,菲爾普斯被診斷出患了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症,他應該終生接受藥物治療,但是兩年後,他就不再服藥了。他媽媽回憶說:“有一天,離開泳池後,菲爾普斯告訴我,‘媽媽,我再也不想吃藥了,我的夥伴們都沒有吃,我能自己解決’。”
1997年,邁克爾·菲爾普斯11歲的時候,他的教練鮑曼發現了他隱藏在深處的遊泳基因。鮑曼說:“你會看到他總是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他給自己的壓力遠遠超過別人對他的要求,我盡量做到不喜形於色,盡管我為他的表現感歎不已。”鮑曼注意到菲爾普斯能輕鬆學會別的少年所不能掌握的技巧,這位教練知道他麵對的是一位遊泳天才,於是對菲爾普斯的父母說:“邁克爾天賦極佳,他的潛力是無限的。”
教練對菲爾普斯的母親說,她的兒子是罕見的遊泳天才。憑借自己修長的四肢和大大的手腳,菲爾普斯能很好地領會指導,喜歡刻苦訓練,且在比賽中似乎從不感到緊張。人們都說,他的體型天生就是做遊泳運動員的料。他的大手大腳就像是水中的槳,雖然蝶泳是他的拿手項目,但他在各項項目中都表現了自己的優勢。事實上,菲爾普斯唯一的“短處”就是長得太快。有一段時間,這曾使他感到疲勞。
在鮑曼剛剛成為遊泳教練時,即使是條件不錯的孩子也很能適應他的訓練強度。訓練結束時,他們往往都筋疲力盡。“我以前的確熱心過頭了。”鮑曼回憶說。不過,菲爾普斯在11歲時就能跟著鮑曼的節奏,並以自己特有的調整方式來完成訓練。“他的最強之處就是在壓力下放鬆並集中精神的能力。壓力越大,他的表現就越好。這真是太罕見了,”鮑曼不由得讚歎道,“他總是能在最關鍵的時刻發揮出最佳狀態。”菲爾普斯還具備另一種能力,就是可以忍受“比世界上其他任何遊泳運動員所經受的都要更‘魔鬼’的訓練”。
鮑曼回憶說,菲爾普斯從小就表現出了遊泳智慧,在他的腦子裏,他可以排除一切雜念,除了遊泳。在師徒相處的日子中,最讓鮑曼永遠難以忘懷的是,雖然菲爾普斯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症,而且家庭也處於麻煩中,這些讓常人想起來就很痛苦,但菲爾普斯卻在最困難的時期,每周在泳池遊10萬米,一周7天不間斷,甚至包括聖誕節。
“一周有7天,一年有365天,當你在聖誕節也訓練時,你多少會知道你的對手不會這樣做。這樣的感覺很好,因為你做了對手沒有做的。”鮑曼說菲爾普斯麵對艱苦而漫長的訓練,總能享受其中。而菲爾普斯也認為他的成功很大部分要歸功於訓練。從高中畢業後,在大多數時間裏,他從早晨7點鍾開始長達兩個半小時的訓練,中餐後稍稍打個盹,然後接著遊,一直從下午三點半到六點。總之,他每天遊的距離多達12英裏,他說:“我知道沒有人比我訓練更刻苦。”
刻苦的訓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在1999年的美國少年運動會上,菲爾普斯打破了20歲年齡組200米蝶泳的紀錄。15歲時菲爾普斯作為美國68年以來最年輕的奧運遊泳選手參加了悉尼奧運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的世界遊泳錦標賽期間,菲爾普斯成了泳壇的談論中心。他以傑出的表現6次獲得獎牌,並創造了5項世界紀錄。菲爾普斯以新的世界紀錄摘得200米蝶泳的金牌,並在100米蝶泳及200米個人混合泳兩個項目中創造了新紀錄。這些記錄是在同一天創下的,這是世界遊泳比賽史上的頭一次。
接下來,菲爾普斯像不知疲倦的永動機,不斷在世界各地征戰。2001年,菲爾普斯打破200米蝶泳世界紀錄,成為最年輕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並贏得了“神童”的美譽。同年,他在福岡世錦賽上贏得了職業生涯中第一個世界冠軍頭銜。
2003年,菲爾普斯在巴塞羅那世錦賽上五次打破世界紀錄四次站在最高領獎台上,創造了在同一屆比賽中的又一個壯舉。他在比賽中成功衛冕了200米蝶泳冠軍,同時還奪得了200米和400米個人混合泳金牌並創造世界紀錄。此外,他還贏得了混合泳接力的金牌並在100米蝶泳的半決賽中刷新了世界紀錄,但在決賽中輸給了隊友克羅克。憑借如此出色的戰績,菲爾普斯當之無愧地被評為2003年度世界最佳男子遊泳運動員。
菲爾普斯在2007年墨爾本世錦賽上獨攬7金,打破索普保持的一屆世錦賽奪得六金的紀錄,此外他還打破了五項世界紀錄。截至2007年他在世錦賽上已經奪得20枚獎牌,超越澳大利亞選手哈克特成為世錦賽曆史上奪牌最多的選手。
褪去光環,遊泳池外的菲爾普斯是個典型的隨意少年。他喜歡嘻哈搖滾,玩電腦遊戲,喜歡和朋友們閑逛。然而,菲爾普斯一跳入泳池就不再是那個平凡的少年了。他身高6英尺4英寸,體重185磅,渾身沒有一絲贅肉,遊起來像魚一樣在水中劃過,他蹬腿動作非常有力,雙腿好像裝有發動機。曾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獲得三枚金牌的美國仰泳運動員倫尼·克雷澤伯格說:“我還從沒有見過像他那樣的人,沒有人像他那樣樣樣出色。”
2008年8月10日,菲爾普斯出現在水立方。這裏馬上進行的是遊泳比賽的第一個決賽項目:男子4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比賽前,菲爾普斯就曾放言,北京奧運會他的目標是八金。作為這一項目的衛冕冠軍和世錦賽冠軍,他自信滿滿。
開賽前,美國總統布什出現在觀眾席上。他右手邊是妻子勞拉,左手邊是愛女巴巴拉,再向右則是布什的父親,前美國總統老布什。美國保安人員緊張地擋住了好奇的觀眾和記者,不讓人們靠近布什家族。布什甚至拿出了星條旗揮舞著為菲爾普斯加油,引發了全場美國觀眾的歡呼聲。
比賽開始了,最初的50米是匈牙利人切赫領先。到了150米後,羅切特後來居上,占據第一位。這場賽後,菲爾普斯承認:“開始的200米我的感覺不是那麼好。因為對於我來說,前200米我應該保持很大的領先差距才對。這樣才會彌補我相對較弱的第三泳姿——蛙泳。最後的自由泳階段,則完全是腎上腺素刺激,一路猛衝就好了。”對手兼好友羅切特鬱悶地說:“等到了自由泳階段,一切都已經結束了。”而切赫同樣很絕望:“每次你以為自己接近菲爾普斯,他又跳躍到了新的高度。”
最終,菲爾普斯以4分03秒84的出色成績奪得了個人首金,也把一個月前在美國選拔賽上剛創造的4分05秒25的世界紀錄提高了1秒41!這也是北京奧運會上打破的第一個世界紀錄。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菲爾普斯一發不可收,分別獲得200米自由泳金牌(1分42秒96打破世界紀錄)、100米蝶泳金牌(50秒58打破奧運紀錄)、200米蝶泳金牌(1分52秒03打破世界紀錄)、200米個人混合泳金牌(1分54秒23打破世界紀錄)、4×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3分08秒24打破世界紀錄)、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3分29秒34打破世界紀錄)、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6分58秒56打破世界紀錄)。菲爾普斯從第一個項目遊到了最後一個項目,連斬八金!
前美國遊泳名將馬克·施皮茨曾經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一人獨得七枚金牌,對於打破已經沉寂了36年的單屆奧運會七枚金牌紀錄,菲爾普斯表示:“我已經說過,並且再次重申,我隻想做第一個邁克爾·菲爾普斯,而不是第二個馬克·施皮茨!”
馬克·施皮茨在知道了菲爾普斯在北京奧運會上獨得八枚金牌,打破了自己保持了36年的紀錄後,隻用了一句話來評價:史詩般的偉大!
第三節 花劍之王——欒菊傑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擊劍比賽中,有一位年逾50的選手出現在賽場上。雖然她最終止步32強,卻仍然贏得了陣陣掌聲;雖然她是代表加拿大代表團參加奧運會,中國的觀眾卻毫不吝嗇地給予其最熱情的歡呼。她就是昔日名滿全球的女子花劍之王——欒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