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奧運人物(2 / 3)

欒菊傑,1958年出生於南京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小時候的她就無拘無束地和鄰居的男孩子們一起滾爬摔打。欒菊傑有了兩條長腿和一副健康的體魄,跑得快,彈跳好,爆發力強。於是,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她就常常可以把短跑、長跑、跳高等各種各樣的獎狀拿回家,讓父母高興,也算是對她與另外六個姐姐、妹妹、弟弟相比,胃口大、衣服換得快的一種補償。就這樣,剛上中學的欒菊傑被老師認定是一個練田徑的苗子,專門為她縫製了沙袋,讓她每天綁著沙袋練跑、練跳,果然她就奪得了學校初中組800米跑和女子跳高兩項冠軍。隨後,南京市的羽毛球隊教練選中了她,讓她去練羽毛球……料不到的是,她偏偏入了市擊劍隊教練的“法眼”,羽毛球隻練了三個月,就被調進擊劍隊。

剛入擊劍隊時,欒菊傑還鬧過大笑話。她看到擊劍的第一反應居然是:“這是什麼玩意兒?麵罩一戴像個大頭鬼。”當她真正開始練習擊劍的時候人們發現,欒菊傑的手臂並不長,或者幹脆說,按擊劍的運動特點,有點短。中國武林中有一句俗語,叫“一寸短、一寸險”。當兩隻利劍對峙時,手臂一揚,劍鋒一指,長短自知。

然而,欒菊傑也許天生就是練擊劍的材料。她一來到擊劍訓練場上,就被劍條相擊打發出的清脆聲,被擊劍手閃轉騰挪那迅疾的身影所吸引。這麼激烈的對抗?這麼刺激?她心中一動,“這才是我所應該選的項目呀”!欒菊傑,看上去和中國江南女孩子一樣娟秀,但骨子裏,她好勝、倔強,有一種在交鋒中戰勝對手的強烈欲望。

欒菊傑的好勝,在訓練中表現得極為突出。每天的2000米跑她總要跑在前麵,每周兩次的跳台階、6000米越野跑她也不甘落後。雙搖跳繩,她一分鍾能跳126次,五分鍾耐力跳繩,她能跳560次。這是許多男隊員也做不到的。有中國“三大火爐”之稱的南京市,夏天本來就熱得難熬,擊劍手們訓練時還得穿上厚厚的擊劍服、金屬衣,欒菊傑起了一身痱子,但每天600個弓步訓練她不但全部完成,課後還要自己再加練30分鍾。

然而訓練是一回事,真刀真槍又是另一回事。真到了兩名劍手對刺的時候,欒菊傑所表現出的就隻剩下倔強。開始的時候,她的握力不夠,對劍的控製力也不強,陪她對練的教練文國剛,常常是被她刺得青一塊、紫一塊的。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青紫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擊劍比賽中的無效部位。

在教練文國剛的精心調教下,欒菊傑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著,隨後的日子裏,擊劍技術中的擊打刺、交叉刺、抽劍刺、轉移刺、滑行刺……她一招一招地掌握,唯恐不精。漸漸地,她成為國內女子花劍選手中的佼佼者。而這一切,都來自兩個字的秘訣——刻苦。有人曾經說過,體育上的成功,一定是天才加勤奮。但在勤奮的欒菊傑這裏,這句話被改造了:成功,是勤奮加上勤奮,再加上勤奮。

1977年初,欒菊傑第一次出國比賽之前,將近一年沒有舉行全國性的集訓和比賽了。那次她去奧地利參加第28屆世界青年擊劍錦標賽,還沒進入半決賽就被淘汰,隻得了個17名。這個成績是可以預料的,中國體育的嚴冬季節剛剛過去,元氣尚未恢複,而且,欒菊傑畢竟也還缺乏經驗。

欒菊傑第一次讓歐美擊劍手知道她的厲害是在1978年,那一年的世界青年擊劍錦標賽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裏舉行。欒菊傑穿一套緊身的白色擊劍服,套一件金屬絲織的背心,攜盔持劍,登上賽台。在大廳中乳白色的燈光輝映下,她一身潔白。在進入半決賽後,她一路過關斬將,上屆亞軍前蘇聯選手蒂米特朗、意大利全國冠軍西高奈蒂在她的劍下落荒而走,隨後遭遇曾在小組賽中贏過自己的前蘇聯名將紮加列娃。

紮加列娃,以身體粗壯、動作凶狠著稱。比賽中她果然名不虛傳,和欒菊傑較量的第二個回合中,她在欒菊傑跨步突刺並刺中她的同時,也向欒菊傑發動了反擊,她的劍尖刺中了欒菊傑的肩部,而力量之大使她的劍身也承受不住而斷裂,斷裂後的半截劍收勢不住,刺入了欒菊傑的左臂,也是欒菊傑的持劍臂。

當時精神高度集中的欒菊傑,隻感到左臂一陣麻木和疼痛。斷劍,在她的左臂裏,血汩汩地流下來,滲透了白色的擊劍服。然而,她並沒有退縮,而是堅持一定要進行完這場比賽。因為參加決賽的中國運動員隻有她一個,她肩負著祖國的榮譽。她看到眼前是一場真正的戰鬥,嚴酷的戰鬥。她的心裏重複著幾句話:“千萬不能叫人知道我受傷了。隻要能把五星紅旗升上去,讓我去死也幹。拚,拚了!”

紮加列娃又換了一把劍走上來,比賽接著進行。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千百雙眼睛瞪視著欒菊傑,居然看不出她有一絲受傷的樣子。當欒菊傑以4比5戰勝紮加列娃時,她受傷的手幾乎抬不起來了。然而,眼前還有四場鏖戰在等待她,她又攜劍上場了。

她揚眉挺劍,再次登上了賽台。先以2∶5戰勝了法國運動員特安蓋,又以4∶5擊敗西德運動員比肖夫,榮獲第29屆世界青年擊劍錦標賽亞軍。馬德裏體育宮的大廳裏冉冉升起鮮豔的五星紅旗,這是從國際劍壇升起的第一麵五星紅旗!

當欒菊傑走下擊劍台時,已是她受傷後的兩個多小時,鮮血浸透了雪白的戰衣。隊友們這時才發現她傷勢嚴重,催促她把擊劍服脫下來。各國運動員也紛紛圍攏過來。無數雙眼睛同時注視著這條受傷的手臂,各種語言發出同聲驚歎!科威特朋友向欒菊傑贈送一個銀光閃閃的盤子:“把這個銀盤子贈給本屆比賽中最勇敢傑出的人。”法國記者發出消息:“欒菊傑博得了所有人的欽佩。”

從那以後,欒菊傑和教練文國剛根據她手臂短腿長、彈跳和爆發力好的特點,創立了“大弓步”進攻的策略,再加上她那種拚命三郎的精神,特別是在1981年獲得世界錦標賽的亞軍以後,她的名氣日益攀升。

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欒菊傑對戰奪冠熱門選手漢尼斯。兩人一路廝殺不分勝負,打到3比3平時,欒菊傑突發奇招,一連五劍追魂奪魄,以8∶3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奪得了洛杉磯奧運會女子花劍金牌。這也是中國第一枚擊劍項目的金牌。

1989年退役之後,欒菊傑到加拿大亞伯達大學留學,同時在一家擊劍俱樂部兼任教練。先後擔任愛明頓市擊劍俱樂部教練、亞伯達省擊劍協會技術部主任、加拿大國家隊女子花劍總教練。

2000年,欒菊傑以42歲年齡代表加拿大隊參加悉尼奧運會擊劍比賽,創造世界體壇奇跡。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已經50歲的欒菊傑再次奇跡般地代表加拿大參賽。

在戰勝小將伊娜布貝克裏後,全場觀眾紛紛站起來為其加油。欒菊傑頻頻向觀眾致謝,隨後,她從背包裏拿出一條紅色橫幅。全場觀眾紛紛向欒菊傑所在的藍色劍道望去,隻見橫幅上寫著三個醒目的大字:“祖國好”。一瞬間,現場觀眾沸騰了,這是在擊劍館內很少見到的情景,欒菊傑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勇奪女子花劍個人冠軍的場景再一次浮現在中國人的眼前。很多觀眾含著熱淚高呼:“欒菊傑,我們愛你!”

欒菊傑的眼眶中也滿是晶瑩的淚花。賽場上,她勇猛無懼,詮釋了體育的精神。賽場下,她赤子情深,展現了對祖國深沉的熱愛!

第四節 劉翔退賽

如果問起最優秀的運動員是誰,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標準。那麼,如果問起誰是北京奧運會之前最受國人追捧的運動員,誰又是北京奧運會後最令國人感到惋惜的運動員,那就一定是他——劉翔。

劉翔,中國男子田徑隊110米跨欄一級運動員,中國田徑史上裏程碑式的人物。

劉翔是中國運動員的驕傲,2004年他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傑克遜保持的世界紀錄。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書寫了中國田徑新的曆史!2006年,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上,劉翔以12秒88的成績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紀錄;2007年,劉翔創造了第九道奇跡,以12秒95獲得日本大阪的第11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冠軍,成為世界第一個集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和世界紀錄保持者於一身的男子110米欄大滿貫得主……

劉翔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普通工人之家,父親叫劉學根,母親叫吉粉花,所以家人最開始給他取名“劉吉”,但考慮到與“留級”同音,最後姑父想出“翔”字。“翔”和“強”在上海話裏讀音差不多,而“翔”字還有“飛翔”、“吉祥”的意思,眾親戚一致同意這個名字。

讓劉翔與體育結緣的是劉翔小學時的田徑教練鍾鎖貴。真正開啟劉翔運動員生涯的是區少體校教練顧寶剛。在少體校,他的主項是跳高,副項100米。而讓劉翔主攻跨欄的,則是市體校的教練方水泉。

在市裏的一次100米比賽上,劉翔得到第二名。方教練發現劉翔的爆發力非常好,速度也很快,但最重要的是他節奏感很強,是個跨欄的好苗子。這樣,劉翔就進入上海莘莊基地主練跨欄。在那一年,劉翔獲得了上海市少年田徑錦標賽乙組冠軍。這是他記憶中的第一個跨欄冠軍。最終把劉翔帶向成功的,是孫海平教練。當時孫海平已經是位很有名氣的教練,他帶出的好多隊員都是全國冠軍,包括陳雁浩、談春華等。

起初,劉翔在市體校並不如意,因為他年齡小,總挨其他隊員的欺負。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劉翔暫時離開了莘莊,轉入上海市田徑傳統學校——宜川中學,邊練習邊讀書。並想著以後靠著體育加試,進入大學學習。此後,他度過了一年多的天堂似的時光。但是,他最終還是回到了莘莊基地……

一次代表宜川中學到莘莊比賽,劉翔正巧遇到了孫海平。孫教練很驚詫他的離開,他跟劉翔說:“怎麼走了呢?我還想把你招到我這來呢。”原來,孫海平經常會到莘莊看運動員訓練,他發現劉翔天賦異稟,一直在找機會把他招至麾下,於是希望這次能親自訓練劉翔。但這次劉爸爸挺矛盾的,因為有劉翔在體校受欺負的事。不過孫海平向劉爸爸做了三點保證:一、不讓劉翔受欺負;二、盡力把劉翔訓練成出色運動員;三、教劉翔做人的道理。這樣,劉翔又回到了莘莊,成為了一線隊員。

劉翔在前進的途中遇到了很多對手,這些都是他必須要麵對的挑戰。劉翔說:“沒有對手,就沒有動力,我永遠感謝我的對手,那些曾在跨欄上成為我目標,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對手們。”沈真聲是劉翔第一個決心要超過的對手,他是劉翔的同門師兄。1997年到1998年,沈真聲三次打破全國少年跨欄紀錄。最厲害的是,他曾獲得1998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110米欄的冠軍。為了超過師兄,劉翔經常在訓練後又單獨加練,終於在2000年的全國田徑大獎賽南京站,劉翔跑了14秒06,獲得第二名,而沈真聲是14秒27。

接下來的一個對手陳雁浩來頭也很大,他同樣是孫海平的徒弟,但是實力更強。當時的陳雁浩從1993年開始稱霸全國,乃至稱霸亞洲近六年,沒有一個人能夠超過他。剛開始,劉翔並沒有絕對的信心可以打敗他,但在一次比賽中劉翔僅落後他0.03秒屈居第二,他感覺有希望了。果然,在2001年的全國田徑大獎賽寧波站中,劉翔戰勝了陳雁浩,並從此統治國內110米跨欄。

國內已無對手,劉翔必須把目標放在世界上。當時,統治“欄壇”的是美國名將、也是劉翔曾經的偶像阿蘭·約翰遜。在2001年的埃德蒙頓田徑錦標賽的賽後,劉翔還以粉絲的身份找到約翰遜索要簽名,並合影留念。那時候想超越約翰遜似乎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經常在國外比賽,對劉翔有很大的幫助,成績也一點點提高。2002年7月2日在瑞士洛桑國際田聯大獎賽上,劉翔以13秒12拿到第二名,刷新了保持了24年之久的110米欄世界青年紀錄,同時打破亞洲紀錄

。到了2003年後半年,劉翔在國際賽場上屢屢創造佳績,每次都能跑進前四名,這為劉翔最終超越阿蘭打牢了基礎。

終於,在2004奧運年的5月8日,劉翔在日本大阪大獎賽上跑出了13秒06的好成績,而約翰遜的成績是13秒13,這是劉翔第一次在與約翰遜同場競技的情況下戰勝他!而這,也讓劉翔對雅典奧運會多了一份期待。

奧運會上要聽四槍,前三槍,劉翔都順利通過進入決賽,可是老對手約翰遜卻在次輪因出現節奏問題而摔倒,遺憾出局。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約翰遜競技狀態下滑,而劉翔正處高峰,美國人雖偶有勝績,但最終還是被劉翔超越。劉翔很感激這位美國老將,沒有他,也許劉翔沒有那麼好的成績。

接下來,劉翔開始了不斷征戰的腳步,好消息也一次次的傳回國內:

2004年雅典奧運會,劉翔以平世界紀錄的12秒91取得了金牌!這一成績還打破了12秒95的奧運會紀錄。

2006年7月12日劉翔在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上,跑出了12秒88的驚人成績,奪得冠軍,並打破沉睡13年之久、由英國名將科林·傑克遜創造的12秒91的世界紀錄!

2007年日本大阪世錦賽,劉翔在處於劣勢的第九道起跑,但還是跑出了12秒95,成為了世界冠軍!至此,劉翔成為集世界紀錄、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於一身的男子110米欄大滿貫得主。

國人沸騰了!中國人從來沒有在田徑跑道上取得過如此佳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劉翔已經成了亞洲的驕傲。伴著劉翔的一次次強勢奪冠,人們越發對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表現信心滿滿。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的退賽讓世界震驚了。

當天隻是一場田徑預賽,“鳥巢”卻座無虛席,幾乎每個人都是衝著劉翔的“第一槍”去的。其實,劉翔試跑了幾步,跨了一次欄,就痛得咬牙的表情,已經讓人有了不祥的預感。在他之前,美國名將特拉梅爾槍響後也是跨了一次欄,就栽倒在場上,相信所有人都在祈禱:劉翔不要成為第二個特拉梅爾。

遺憾的是,劉翔不得不因傷退賽。那一天,全世界的人都通過電視直播看見了劉翔痛苦的表情。賽前,他一度向牆上猛踢,希望麻木腳部疼痛,努力堅持比賽。當時,相信所有人的心都是揪在一起的。當劉翔因為傷病無法完成比賽,而默默地離開鳥巢時,現場觀眾依然高喊著“我愛你”。那一刻,許多現場記者不禁流下了眼淚。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劉翔的恩師孫海平更是淚如雨下,泣不成聲:“今天早上,劉翔一直在拚命。”

迄今為止,北京奧運會進行如儀,一切都呈現著超乎想象的完美。也許,從中國觀眾的角度,從賽場欣賞的角度,劉翔的因傷退賽是一個意外。但是,天下沒有絕對的十全十美,劉翔的退賽,也許隻是一個審美上的小小缺憾,但是,這樣的鏡頭,或許會讓北京奧運會顯得更加豐富,也給我們留下更多的思考:一個13億人的民族,或許不該把所有期望都壓在一個人的肩頭,那可能是一種怠惰。還是將一個民族奔騰的壓力,分散給我們自己,我們每一個人吧!然後,每個人帶著愉悅的心情,去觀看運動員充滿美感和力量的比賽……

劉翔不是失敗者,他挺起了中國田徑的脊梁,讓我們期待他王者歸來的那一天!

第五節 為兒子而戰——丘索維金娜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乏新鮮力量,競技體育似乎應該是年輕人的天下。年輕人有著驚人的速度、力量和韌性,得以稱雄賽場。然而,在奧林匹克的舞台上,卻總有不老傳奇的誕生,那些多次征戰的老將們,總能憑借自己的堅毅不屈和頑強精神將這一定律打破。“老驥伏櫪,誌在千裏”,也成為他們人生的最美詮釋,或許這就是奧林匹克的真諦,這就是奧林匹克的奇跡。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當丘索維金娜在女子體操團體比賽結束後站在最高領獎台上的時候,這位17歲的少女恐怕很難料到,她會在奧運會這個大舞台上演一出橫亙16年的勇氣傳說,代表獨聯體、烏茲別克斯坦、德國三個不同的國家出戰,參加五屆奧運會,成為跨越兩個世紀的女子體操傳奇人物。

丘索維金娜出生於1975年6月。7歲參加體操訓練。1991年,16歲的她代表獨聯體奪得世錦賽女團和自由操金牌、跳馬銀牌;1992年首次代表獨聯體參加奧運會,摘得女子團體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她代表烏茲別克斯坦三次參戰奧運;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她代表德國出戰。這是她第五次參加奧運會的比賽,她也必將是唯一一個五次參加奧運會的女子體操運動員。

1996年,丘索維金娜代表烏茲別克斯坦參加了亞特蘭大奧運會後,選擇了退役,結婚生子。她的丈夫巴克德爾·克帕諾夫是名摔跤運動員,曾代表烏茲別克斯坦征戰奧運會。

1999年,丘索維金娜的大兒子阿利舍出生。原本,丘索維金娜的生活幸福美滿。然而,2002年,丘索維金娜的大兒子阿利舍被診斷患上白血病。由於治療白血病需要高昂的費用,生活並不富裕的丘索維金娜一家實在難以支付。她發現自己多年從事比賽所攢下來的錢根本是杯水車薪,於是丘索維金娜選擇了複出參賽。

因為“一枚世錦賽金牌等於3000歐元的獎金,這是我唯一的辦法”,丘索維金娜毫不掩飾地說。於是從2002年決定複出後,丘索維金娜的參賽理由變成了掙錢。對於這一點,丘索維金娜從來不回避,因為她是一名母親,為了兒子,她願意付出一切。為了兒子,從26歲開始,丘索維金娜朝全能型發展。就這樣,丘索維金娜開始了訓練、到處比賽的生活,而她的丈夫放棄了熱愛的摔跤運動,在家照顧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