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超額儲下降。近幾年我行的備付金比率急劇地下降,1985年為“階假定按10%的存款準備金率估算、1986年為8,2%,1987年為65%,1988年為8%,四年共下降5.2個百分點。導致我行超鯁儲備急劇減少的直接原因是結構性失衡。銀行為維持不斷偏斜的資產負債結構,在存款來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不得不動用流動性儲備,從而降低了保證支付、應付意外風險的能力,把自己置於較高的經營風險中。
第二、適時調整能力下降。存量剛性是我行資產負債結構的一個顯著特征。它表現為銀行對資產組合的選擇餘地小,存量間的橫向流動十分困難。去年11月和今年3月,我行在人民銀行結算戶透支之所以由臨時性現象轉化為持續性現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存款出現大滑坡時,貸款規模不能適時壓縮。1988年7—11月我行存款下降6億元,貸款餘教卻增加1億元,當時貸存比例很快上升到615%,五個月升高良2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我行存款下降12.6億元,貸款規模僅收縮了3億元,貸存比例由年初55.2%上升到一季度末的65.4外,三個月提高良2個百分點,這充分反映出,我行的信貸收支喪失了必要的伸縮彈性,銀行不能及時地調度資金的數量和結構,使信貸收支平衡失去了起碼的條件。
二、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
內部條件
北京建行在改革開放方針的推動下,幾年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也還存在不少難題和矛盾,
目前我們仍然沒有完全擺脫按照行政手段辦法辦銀行的狀態,發展的目標性、規劃性較差。我們還習憤於從經驗中因循舊路,而不是從科學和發展上找規律,這是我們事業發展尚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在深刻反思的基礎上,著手製訂和實施新的比較配套的改革措施,那麼,我們仍然要在忙亂中度過一段時間。
人才是建行事業之本。現實情況是,一方麵我們深感人手不足,業務骨幹缺乏,且有人才外流現象;另一方麵又感到冗員膨脹、人浮於事。沒有嚴格的進人標準和準確的計劃,沒有適應銀行的正規的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方案,沒有合理的工資獎金分配製度,我們就難以適應發展的需要。
由於我行存款的政策彈性過大,貸款的政策剛性過強,結構性矛盾將日益突出,構成了對近期發展的重要麻礙。固守原有的業務陣地顯然沒有出路,開辟新的業務陣地又感覺力不從心。這種狀況如不及時提出治本的對策,對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信息遠未被當作資源來看待,不適應我行近期發展需要。目前經營急需的政策、金融、管理和工作信息開發還很薄弱,不能有效地指導經營管理,並錯過了一些機遇。對於建設銀行發展所需要的行業、企業、產品和市場等社會經濟信息的開發,也沒有作為戰略任務來布置,信息工作的這種自然發展狀態與近期建設銀行的總體發展是不適應的。
良現代化業務手段嚴重滯後。計算機的點開發和設備配備愾為緩慢,網絡開發的問題尚未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如果其它專業銀行通過計算機聯網,實現通存通兌,建設銀行將失掉競爭能力,對於健全功能、增強實力、擴大影響等發展目標的實現,有可能由於手段的落後而受到嚴重製約。
外部環境
去年,中央政府針對社會上出現的經濟過熱、通貨膨脹加劇和經濟秩序混亂的現象,提出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方針,確定了把建設和改革的重點放在治理整頓上來,並相應采取了一係列強有力的措施,我國的經濟建設與發展又進入一次大的調整時期,在今後二、三年內,經濟周期的波動將處於低穀。這決定著改革與發展的基本進程,構成了製定近期發展對策的大背景。
壓縮和控製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是壓縮社會總裔求的重大措施。持續若幹年的壓縮措施勢必引起投資領域經濟活動的急劇收縮,這對建設銀行的信用規模具有更直接、更明顯的影響。顯而易見,與投資活動直接相關的政策性存款的衰減速度將會加快,受存款的急劇波動影響,我行的信貸資金營運將陷入更深的結構性危機之中,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工作難度更大,道路更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