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北京市百戶私營企業調查(3 / 3)

個別私營企業主政治素質、文化程庋、經營能力低。私營企業投資者中有小學以下文化24人,個別的還是文盲,他們在個體經營中能勉強應付,但指揮一個企業運行,缺少駕馭的能力,如海澱區玉華烤雞店業主王維立,勞改釋放後開辦烤雞店,因預測市場有誤,大量購進生雞,賣不出去,天熱變質,賠損1萬餘元而欹業,王維立被債所通,外逃躲債,至今下落不明。眾所周知的“車三”多次參與賭博被公安局拘留,最近才被放了出來。

五、幾點建議

宜傳黨的政茉,鼓勵引導私營企業發展,私營企業不是人們主觀臆造出來的,當然也不能憑主觀意誌來消滅。應在公有製經濟為主的前提下允許存在,加理,既不能定指標強迫發展,也不能強迫“驅散”,應在堅持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當前,尤其要宣傳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五中全會精神,繼續貫徹國務院頒布的私營企業暫行條例,明確我國發展私營企業的政策沒有變,茵家實行有計劃的品經濟、改革開放的方針不變,私營企業是改革開放的產物,它將繼續存在下去,而且是公有製經濟必要的、有益的補充。通宣傳,調動私營企業主的積極性,‘發揮其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社會的一麵,克眼不利因素,樹立長期經營思想,走社會主又正確對待私營企業的二重性,加強對私營企業的管理。一件事物的出現,總是有兩麵性,發展私營企業也有利弊得失。我們既要看到它對公有製經濟補充的積極方麵,也要重視其消極作用,尤其是對積極作用不能評估過髙,所以,不能顧此失彼,還是要兩點論。對它的積極作用要給予鼓勵、肯定;對它的消極作用要給予限製。要依靠法律的、經濟的、行政的手段加強對其日常的監督管理。要貫徹發展伴隨著管理、在管理中發展的原則,我們發展私營經濟的目的是發展生產力,而私營企業在發展生產力的同時,自身也有背離社會主%生產目的、削弱公有製經濟的一麵,所以,要對它的消極麵加強管理,使之在發展過程中不背離社會主%生產目的。鑒於此,根據我市的情況,我們認為,疼成立有權威的、獨立的統一管理機構,對私營經濟實行全麵而絮效的監督管理,改變目前那種“綜合治理都不管理,各部門管理都不負責”相互扯皮推諉的局麵,提高管理能力,改善管理手段。

3限製私耷企業主收入過高,防止分配過分懸殊,能不能限製私營企業主的過高收入,防止社會分配不公,是私營企業能不能長期存在和發展的前提。私營企業主收入過高,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從注冊資金數額看,10萬元以上的有38戶、占38%,資產在百萬元以上的也不乏其人,所以應當引起政府的注意。目前製定的對私營企業的稅收政策已相當優惠,但一些企業主仍不滿足,認為“稅賦太重”我們認為,現在的稅收政策已相當寬鬆,不能再讓步了,應當完善稅製,把政策落到實處,首先使之不再偷漏稅,然後再對鬆收比率加以調整,原則是既要使私營企業主獲利,又不要使分配差別太大。但目前比較困難的是難以核實私營企業主的收入,使稅收法規得不到落實。為了防止貧富差別過大,限製私營企業無限製發展,是不是政府可考慮製定雇工稅,將私營企業限製在一定的範圍內,使之避免與公有製經濟發生更大的衝突。另外,也應考慮到雇工的勞動保護問題,目前私費企業中的雇工流動性大,來,自由,對勞資雙方都不利。要實行雇工在私營企業中,提交一定數額的勞動保護積金製度,勞保積金作為雇工年老體弱之後退休使用,使之老有所養,解除他們的後顧之優,使部分人長期在私營企業中就業,避免勞動力過分流動,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要眼製國奩、集體企事業羊位技術人員停蓊留取向私營企業流動,隨著改革的深入,企業中打破鐵飯碗,允許人才流動,部分人覺得在國營、集體企事業單位中不自由,掙錢少,才能得不到發揮特別是一些有技術的人員,不顧酉家、集體的褥要,停薪留職離開原單位投向社會,擠進私營經濟的行列。這些人多為國營、集體企事單位中的技術骨幹,有些人經過國家多年培養,甚至還出國造過,他們一旦技術到手,本領學就,停薪留職從事私營企業'經營,成為“國家花錢培養人,個人經營得實惠,最後受損是國家”。這些停薪留職人員進可以得利,退可由國家保鹿。他們既享受了社會主%製度保障的優惠,又不冒破產失業的危險。因此,對這部分人要予以限製,停薪留職不能從亊私營企業工作。

要嚴格簾核、依法登記。審批私營企業是一項嚴肅的工作,它關係到企業的存亡,影響到社會經濟秩序。對達到私營企業開業條件的才能批準開業,否則不能發照,在審核中尤其要注意企業要素、開業條件是否具備,如人員構成、技術狀況、設備工具、資金數額、場地設施等,看這些條件是否與經營範圍相適應,堅持夠條件的登記,不夠條件的堅決不予登記,絕不湊數。要把登記工作的重點放在個體大戶轉辦和假集體轉辦的企業,尤其是對假集體轉辦私營企業,要事先劃清財產關係,防止化公為私。同時,在審批登記中要從嚴掌握分支機構的設立和企業聯普,防止重新出現經濟性質不清的伺題,還要注意行業結構的變化,對勞務性、技術修理性、生產服務性的行業,耗能低、不汙染環境的行業要支持,對商業批發業務要從嚴掌握。

作者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個休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