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工資偏低問題日趨嚴重(2 / 3)

1987年經市有關部門核定的上繳稅利基數為35%,實際完成75萬元,超過基數15.8好。按1卩。75的比例計提新增工資總額122.4萬元,人均增長195.9元,1988年經市核定的上繳稅利基數為82419萬元,實際完成11445.27萬元,趙過基數3178。按1:5.75的比例計提新增工資總額38601萬元,人均又新增479,75元。

由於各公司都超額完成了上繳稅利的任務,且增長漲度較大,工資總新相應增長,大職工的實際收入每年都有較大漲度的提高。1987年4個公司實行工效掛鉤,人均實際收入為1862.4元,比1986年增長14.5%。1988年7個公司實行工效掛鉤,人均實際收入達到22228元,比1987年增長15.6外。

企業實行工效掛鉤和經理負責製後,對內部分配擁有自主權,企業有權自行確定工資獎金的分配形式。據調查,除XXXX公兩部分工種實行計件工資製外,各公司目前大致有以下六種分配形式:1、基本工資(檔案工資),2、浮動工資,3、職務津貼(崗位津貼、崗位獎、責任工資、全員崗位責效工資、4、工齡津貼,5、綜合獎,6、承包兌現獎(效益工資)。1988年企業職工的基本工資人均約為76元,與職工的實際收入相比,基本工資約占實行工效掛鉤辦法兩年來,共超額上繳稅利423137萬元,新增工資總額50良41萬元,人均新增工資額675.65元,

這些數宇說明工效掛鉤的作用是明顯的,效益是顯著的,更重要的是把企業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1989年對於物資企業來說,困難是比較多的,銀根緊縮、生產滑坡、癤場疲軟等,對物資進銷業務乃至木材加工工業,都產生了不利影響。但大幹部和群眾共同努力,千方百計克服困難,仍實現上繳稅利12572.05萬元,超過基數禮5“。這個成績來之不易。除了上級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外,實行工效掛鉤辦法調動了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的7極性,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二、企業內部分配中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企業實行工效掛鉤後,職工的收入都有較大漲度的提高,幹鬱、群眾認為本單位的分配辦法比較合理或基本合理的占70%,認為不合理的占22.5;%,沒有表態的占5.5、

當前的主要問

“按職分配大,矛盾突出。

企業現行分配形式中除基本工資外,按職務分配的有職務津貼、承包兌現獎等,其所占比重大,矛盾突出。具體發放辦法與標準也不盡相同。橫向比較,各單位經理的職務津貼最高的每月65元,最低的每月30元縱向比較,職務津貼最高的比最低的每月多55元。顯然,職務津貼和承包兌現獎成為獎金拉開擋次的主要因素。

大麵積浮動升級,形成新的平均主%,

實行浮動升級本來是具有獎勵性質的。實行工效掛鉤後,市裏曾有明確規定,企業每年浮動升級應控製在30%以內,但各公司在執行中,除了判刑、勞教、受處分、超假及表現極差者外,其餘人人浮動,這就失去了浮動升級的意%,形成了新的平均主義。

攀比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與行政事業單位的結構工資製攀比,如工齡津貼,許多企業職工覺得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資中有工齡工資,而企業職工沒有,吃了虧,所以竭力主張實行工齡津貼。實行職務津貼也有類似因素,二是與其它企業攀比,如浮動升級,別的企業浮動了本單位不浮動,群眾就有意見,領導就有壓力,寧可少發獎金,也要搞浮動升級。我們說這種攀比是盲目的,原因在於企業與行政亊業單位實行的是兩種不同的工資製度,不能拿其中的某一項來作比較。更重要的是,企業除基本工資外無論設立什麼名目,實質上都是獎金性質的,都隨經濟效益上下浮動,而不是固定不變的。按照工效掛鉤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的原則,事實上連基本工資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最近,社會上有些企業生產滑坡、效益下降,致使有的停發獎金,有的停發浮動工資,有的甚至減發基本工資的現象,就從一個側麵說明了問題。

在全部獎金性支出中相對固定部分比例過大,不利於調動積極性。

所謂相對固定的部分,包括職務津貼、浮動工資和工齡津貼等。據統計,這三種支出約占全部獎金支出的41%,且考核條件較寬而與本人當月出勤和工作情況掛鉤的綜合獎僅占59;%。這樣,相對麵定部分多,不利於調動大職工的積極性,尤其是實行定額管理的工種,隻要完成定教就能保當月綜合獎,超額增發不了多少獎金,挫傷了一些職工的積極性,有些分配方案未經職代會討論,不符合規定程序。《全民所有製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規定,企業的分配方案應經職代會審查通過。但也有違反規定的,如各公司的年終承包兌現獎,發放辦法、發放標準由公司領導商定,透明度不高,在群眾中造成不必要的猜疑和誤會,影響工作。

此外,各公司對於每年新增工資總鯁的使用,在總體上還缺乏長遠安排,有的甚至違背政策規定,巧立名目吃“空額”,不經年終審計撩自提前兌現年終承包獎等,都需要嚴肅對待,認真糾正。

三、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分配的意見

企業內部分配是二項複雜兩細致的工作,在研究分配辦法、製定分配方寒時,一定要體現按勞分配原則,立足於調動大幹部和群眾的積極性,莆戴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一是既要克服平均主%,又要防此舉殊過大;二是既要充分保障經理行使職權,又要切實發揮職代舍的作用三是既要尊重企業的自主權,又要加強必驀的標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