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宴前禮儀--你的形象影響著別人的食欲
赴宴之前,要注意自己的儀表是否大方得體,在必要的時候,要進行必要的修飾,男人赴宴比較簡單,隻要比平常多留意一下衣裝即可。但女子赴宴前的化妝問題,就要留心些,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在沒化妝之前,先洗個澡。沐浴後,最好用保護皮膚的化妝品塗在手臂、腿和頸部,輕輕地擦勻,然後躺在床上養養神,因為你當然不願在宴會時讓人發覺你有一點點疲倦。
(2)對著鏡子照一照。你穿上準備好的衣服以後,在全身鏡前麵照一照,看看還有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另外,還要注意鞋子是不是幹淨光亮,襪子有沒有臭味。有些人的家裏,進門或登樓就要脫去鞋子,換穿拖鞋,如果襪子有異味,便尷尬得很了。
(3)注意頭發。頭發應該事先洗淨梳好,若有充分的時間,上美容院做做頭發更好。
(4)臉部的化妝,要濃淡適中,如果你有一張漂亮的麵孔,那麼淡淡的修飾一下,更能顯示出你的秀麗和高雅的氣質。化妝的程序都應適當的場所完成,如家裏或洗手間,在別人麵前化妝,則是很不禮貌的。
中餐排座禮儀--中國傳統的席位禮俗
中國的飲食禮儀因宴席的性質、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區,也是千差萬別。古代的飲食禮儀是按階層劃分,如,宮廷、官府、行幫、民間等。而現代飲食禮儀則簡化為主人東道和客人。
作為客人,赴宴講究儀容,根據關係親疏決定是否攜帶小禮品或好酒。赴宴要守時守約。抵達後,先根據認識與否自報家門,或由主人進行引見介紹,聽從安排,然後入座。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飲食禮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麵朝大門為尊"。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
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右手邊依次為3、5、7……直至彙合。
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麵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8,右手邊為3、5、7。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筷子使用禮儀--關於筷子的習慣用法和禁忌
中式餐飲的主要進餐工具是筷子,筷子又稱"箸"。長期以來,人類在使用筷子時也形成了一些禮儀,具體如下:
(1)席間擺筷子的禮儀。筷子是成雙成對出現的,同一餐桌上應使用等長、同色、同質的筷子,擺放時應將它們擺整齊,不可一根橫放一根豎放或交叉擺放。筷子擺放時應小頭向裏,擱在筷架上或放在自己的菜盤上,大頭與桌沿並齊。
(2)用筷子夾菜的禮儀。用筷子夾菜時,不要"舉筷不定"。不要從盤裏挑菜揀食,不要用筷子來撕口中的魚肉,更不能用筷子當叉來戳食菜肴。在夾菜時,要注意避開其他客人的筷子。在餐桌上談話時要放下筷子,決不可用筷子做手勢。舉筷在別人麵前指來劃去,使筷子在餐桌上亂舞,這是粗魯和缺乏教養的表現。
(3)筷子的持法。應用右手握筷子,握筷子若左右手不分,在就餐或取菜時會出現筷子"打架"現象。握筷子的位置要適中,不可握得過高或過低。
(4)席間使用筷子的禮儀。拿筷子要輕拿輕放,切不可隨便扔擲,更不能在菜上來前用筷子敲擊桌碗。因為中國人認為用筷子敲碗、碟是乞丐要飯的方式。席間不用筷子時,應將其對一般齊,放在自己的味碟上麵,或放在自己的杯子右側,不可架在公用菜盤上或擱在鄰座賓客麵前。
(5)使用筷子有一些忌諱,如:不要將筷子豎插在碗內或菜上,因為這是祭祀時常用的規矩;席間停用筷子時忌橫擱在味碟上,這會讓主人誤解為飯菜難吃,你不願吃了;忌用筷子掏菜;忌用黏著飯的筷子去夾另一種菜;忌用筷子剔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