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台上。
(7)在進餐尚未全部結束時,不可抽煙,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結束時方可。如左右有女客人,應有禮貌地詢問一聲"您不介意吧?"
餐巾的使用方法--教你怎樣正確使用餐巾
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後,在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折1/3,讓2/3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千萬不要用餐巾擦拭自己的盤杯刀叉或者將之當抹布來抹桌子,那麼,就表示你對主人和服務人員的衛生服務不信任。這種行為,是對主人的極大汙辱,是極失禮的。
餐巾的主要用途是擦拭嘴巴,否則喝酒時把油漬留在玻璃杯上是很不雅的,同樣對於女士來說,為了避免將唇印沾在酒杯上,也可以用餐巾擦一擦。擦嘴巴時,要用餐巾擦拭,不要用自己的手帕。用餐巾反摺的內側來擦,不要弄髒正麵,這是應有的禮貌。手指洗過後也是用餐巾擦的。如果餐巾太髒了,請侍者重新更換一條。
宴席中最好避免中途離席。非暫時離席時,許多人會把餐巾疊好放在椅子上,這種處理方式並沒有錯,因為餐巾擺放在桌上容易被誤會已經離席。其實,最理想的方式是用盤子或刀子壓住餐巾的一角,讓它從桌沿垂下,當然髒的那一麵朝內側才雅觀。
刀叉使用方法--右手持刀,左手持叉
刀叉的使用,源自西方,一般可借鑒英國和美國的使用方法。英國式的刀叉使用方法要求在進餐時,始終右手持刀,左手持叉,一邊切割,一邊叉而食之。美國式的方法具體做法則是,先是右刀左叉,一口氣把餐盤裏要吃的東西全部切割好,然後把右手裏的餐刀斜放在餐盤前方,將左手中的餐叉換到右手裏,再大吃一氣。
不論采用上述哪一種方式,在以刀叉用餐時,要注意在切割食物時,不可以弄出聲響,要切記雙肘下沉,而切勿左右開弓。否則,就會有礙於人,看上去也不雅觀。另外還要注意使用刀叉時的其他一些事項:
(1)被切割好的食物,應剛好適合一下子入口。切不可叉起它之後,再一口一口咬著吃。並且應當以叉鏟著它吃,不能用刀紮著它吃。
(2)注意刀叉的朝向。將餐刀臨時放下時,刀口不可向外。雙手同時使用刀叉時,叉齒應當朝下;右手持叉進食時,則應叉齒向上。但不可將其交叉放成"十"字形。西方人認為,這是令人晦氣的圖案。
(3)用餐者與人攀談時,應暫時放下刀叉。
(4)如果吃完了,或不想再吃了,則可以刀口內向、叉齒向上,刀右叉左並排縱放,或者刀上叉下地並排橫放在餐盤裏。
一主六配西式點菜法--西餐中的點菜方式
西餐的菜式,雖不像中餐那樣繁多,但是每道一般隻有一種,下麵我們就將其上菜順序作一簡單介紹,對此有所了解,對您在點餐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幫助。
(1)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為開胃品,一般數量較少,質量較高,有冷頭盤或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熏鮭魚、雞尾杯、奶油雞穌盒、鋦蝸牛等。
(2)在西餐中,第二道菜往往是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四類。
(3)魚類菜肴一般作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為副菜。因為魚類等菜肴的肉質鮮嫩,比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類菜肴的前麵。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通常蛋類、麵包類、酥盒菜肴品均稱為副菜。
(4)肉、禽類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為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為沙朗牛排、菲利牛排、"丁"骨型牛排、薄牛排等。禽類菜肴的原料取自雞、鴨、鵝。另外,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歸入禽類菜肴。
(5)蔬菜類菜肴在西餐中稱為沙拉,可安排在肉類菜肴之後,也可以與肉類菜肴同時上桌。與主菜同時上桌的沙拉,稱為生蔬菜沙拉,熟食的蔬菜通常是與主菜的肉食類菜肴一同擺放在餐盤中上桌,稱之為配菜。
(6)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煎餅、冰淇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