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擦亮眼睛,了解老板欣賞誰(2)(2 / 2)

高效率的員工人人喜歡

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一種壞習慣,那就是凡事都拖拖拉拉,今天的事推到明天,明天的事情推到後天,現在該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以後才打,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到下個月,這個季度該達到的進度要等到下一個季度等等。

要知道,一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企業內每位員工的共同努力,如果我們將企業比作是航行在大海裏的一艘船,那麼員工就是推動這艘船不斷前進的動力源,不管他們的力量大還是小,但是他們都是保證船能順利前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板衡量一個員工好壞的標準,則是要看他能否以高質量高效率的工作為自己的企業創造出一個好的效益。

【案例傳真機】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是全球500強企業之一。在這家公司各個領導的辦公室裏幾乎都懸掛著一個數字電子白板,白板上一直顯示著一段話:“絕不拖延!如果我拖延下去,我將會怎麼樣?如果將工作拖到以後再去做,那麼會發生什麼?”這一段話是公司員工的行為準則之一,這一準則的創意來自原來的公司總裁約翰·丹尼斯。

有一次,丹尼斯到公司各部門巡視工作。當他到達休斯敦某區加油站時已經是下午3點鍾了,丹尼斯卻看見加油站的油價告示牌上公布的並不是剛剛下調的價格,而是昨天的數字。丹尼斯十分生氣,立即找來了加油站的主管弗裏奇。

丹尼斯指著報價牌對弗裏奇吼道:“弗裏奇先生,你大概還在昨天的睡夢中吧!你知道你的拖延會給公司的榮譽造成多大損失嗎?我們公司將被客戶傳為笑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弗裏奇先生連忙說道:“是的,我立刻去辦。”

當告示牌上的油價得到更正後,丹尼斯恢複了微笑,他對弗裏奇說:“你應該記住,如果腰間的皮帶斷了而不立刻去更換它,就會當眾出醜。”從此之後,弗裏奇做事再也不拖拖拉拉了。

【心思解讀】

在當今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效率就是金錢。短短的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分鍾,就有可能關係到整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做一個能與時間賽跑的高效能員工,是老板衡量一個員工好壞的重要標準。

有這樣一項研究數據顯示:行業內的第一名比第二名創造出來的價格要平均高出15%,比第三名則高出30%。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這就是說企業裏最有工作效率的員工為企業創造的價值比落後於他的員工要高出許多。老板的最終目的在於盈利,而能夠在本職工作中能做出優異成績、能為企業創造出更多價值的人,自然就會受到老板的歡迎。

【解讀在行動】

要想成為一名高效率的員工,首先要正確地認識有關高效的概念,千萬不要盲目地把高效和工作時間畫上等號,因為辛苦並不代表你有能力,相反,工作時間過長還可能意味著你不能勝任工作。假如你發現自己沒有高效工作,極有可能是由於你做事主次沒分清楚,缺乏條理性,以至於老板等你彙報工作的時候你還亂得一團糟。職場人的工作效率低下,有好幾種原因存在。除了能力欠佳、業務不熟悉等原因之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職場的工作習慣。一些不好的習慣總是讓職場人變得縮手縮腳,捉襟見肘。當然,要想提高效率,這些壞習慣不得不除。

1.拒絕無效加班。

加班其實沒有什麼,關鍵是加班要有效率。大部分企業老板可能覺得員工多留在辦公室就可以多勞動,其實不然,如果沒有創造效率的話,員工留在辦公室隻是在耗費公司的成本。因此,職場專家的建議是:拒絕一些無效的加班。

2.早點離開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