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得從一次和客戶談判說起。那天老板派遣他和自己的一個同事接待一個客戶,並且叮囑他們這是一個大客戶,一定要好好接待,並且最好能將他爭取過來,為公司多創造一點利益。王誌和同事躊躇滿誌地出發了。在談判當中,對方對王誌非常感興趣,並且要王誌給他遞交一份可行性報告。第二天王誌按照對方的要求做了,就這樣邊談邊做,十天之後,這個大客戶終於向王誌他們拋出了橄欖枝,簽下了合同。
回到辦公室,王誌本想和老板彙報一下的。可是等他到老板辦公室門口的時候,他發現那個同事已經在向老板彙報了。王誌心想,隻要有一個人彙報就可以了。就這樣,王誌開始了下一步的計劃。
不過後來王誌發現一個規律,凡是自己想要彙報的時候,那個同事都已經彙報完了。不過王誌也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他總是覺得,公司虧待不了我的。
最終,事情終於忙得差不多了,王誌和同事的此次努力將每年為公司創下將近100萬元的收入。根據大家的建議,王誌決定向老板提出加薪。可是令王誌沒有想到的是,老板竟然拒絕了王誌的要求,並且還反問王誌憑什麼?王誌將自己的貢獻一一道來,但是老板又說了,這些不都是你那個同事做的嗎,你的價值又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什麼,都是那個同事做的?我的價值……我……!”氣急敗壞的王誌都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辯解了。最終王誌選擇辭職,加薪之事不了了之。
【心思解讀】
從表麵上看,是王誌的同事搶了王誌的功;而實際上卻是王誌缺乏自我價值表現力、沒有將自我價值表現給老板所致。最後的加薪失敗和辭職再次證明:職場人必須提高自我價值的表現力,否則留給自己的除了遺憾還是遺憾。試想,如果當初王誌在同事彙報完之後也能向老板彙報一下,讓老板知道自己在這次任務中做了什麼工作,為公司贏得了什麼樣的利潤,哪怕隻是彙報一次,結局就不會是現在這樣樣子。但是這隻能是試想,卻不是現實。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王誌身上得到一些經驗教訓。
不要想著老板會每天去看公司每個人的業績表,也不會去細究一個項目,你做了多少事情,貢獻了多少的價值。他沒有這麼多時間,也沒有這個閑情逸致。他隻關心他的公司是否會獲得盈利、部門的業績是否突出。所以說,做了多少事情不讓老板知道,是最愚蠢的行為。當然,如果因為這個而無法獲得老板的加薪,也是你自己的錯。
【解讀在行動】
很多人都覺得職場人發揮自己的價值無非就是多做一些工作,多為公司盈利。其實這隻是一個表麵現象。老板所期待的職場人的價值並不僅僅是在工作業績上,而且還在日常工作的行為表現上。我們都知道,如果有兩個員工讓老板選擇,一個是業績平平,但是日常表現非常好、一個是業績突出,但是日常表現非常惡劣,那麼老板肯定會選擇前者,而不是後者。原因何在?前者所能發揮出來的自身價值遠遠大於後者所能發揮出來的價值。
那麼職場人除了工作之外,還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價值呢?
1.不要推脫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