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練一場話劇的時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他實在找不到人,隻好叫他的大姐來擔任這個角色。他的大姐以前隻是幹些服裝準備之類的事,現在突然演主角,由於自卑、羞怯,排練時演得很差,這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不滿和鄙視。
一次,他突然停止排練,說:“如果女主角演得還是這樣差勁,就不要再往下排了!”這時,全場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沒說話。突然,她抬起頭來,一掃過去的自卑、羞怯、拘謹,演得非常自信、真實。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用“一個偶然發現的天才”為題記敘了這件事,他說:“從今以後,我們有了一個新的大藝術家……”
試想,如果不是原來的女主角因故不能演出,如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叫他大姐試一試,如果不是他大發雷霆,使他大姐受到刺激,如果沒有這一切偶然因素促成幹雜務的大姐參加排練,一位戲劇表演家就一定被埋
對於科學人才來說,也有許多自我埋沒的現象。愛因斯坦大學時的老師佩爾內教授有一次嚴肅地對他說:“你在工作中不缺少熱心和好意,但是缺乏能力。你為什麼不學醫、不學法律或哲學而要學物理呢?”幸虧,愛因斯坦深知自己在理論物理學方麵有足夠的才能,沒有聽那個教授的話。否則,我們的物理科學就不會像今天這樣碩果累累了。
人的興趣、才能、素質是不同的。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沒有把自己的所長利用起來,你所從事的行業需要的素質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麼,你將會自我埋沒。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於設計自己,從事你最擅長的工作,你就會獲得成功。
這方麵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達爾文學數學、醫學呆頭呆腦。一提到動植物卻容光煥發……”阿西莫夫是一個科普作家的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科學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機前打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我不能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卻能夠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普作家。”於是,他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創作上,終於成了當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倫琴原來學的是工程科學,他在老師孔特的影響下,做了一些物理實驗,逐漸體會到,這就是最適合自己幹的行業,後來果然成了一個有成就的物理學家。
一些遺傳學家經過研究認為:人的正常的、中等的智力由一對基因所決定。另外還有五對次要的修飾基因,它們決定著人的特殊天賦,起著降低智力或升高智力的作用。一般說來,人的這五對次要基因總有一兩對是“好”的。也就是說,一般人總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麵具有良好的天賦與素質。
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環境、條件,才能、素質、興趣等,確定進攻方向。不要埋怨環境與條件,應努力尋找有利條件;不要坐等機會,要自己創造條件;拿出成果來,獲得了社會的承認。
切實可行性才是目標
一個人要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首先就要設立明確而合理的目標,並且要在發展過程中恰當地做出調整和修正,拿出最適合事業發展的目標。
目標的實現,才可以張弛有致,切實可行。
設立明確的人生目標,是所有人的共識。目標是行動的起跑點,一個人要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首先就要設立明確而合理的目標,並且要在發展過程中恰當地做出調整和修正,拿出最適合事業發展的目標,這一點,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