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態度是成功的原動力(5)(1 / 2)

他的這種思想和做法最終還是釀成了大錯。一次,市場上的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他檢查了一下,認為工藝原料等都沒有差錯,就覺得是技術問題。技術部門檢查後說技術也沒問題,他就認為是技術中心不配合,問題不好解決,就把事情擱置起來了。後來質量問題在市場上暴露得越來越嚴重,並最終造成大批量的退貨,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在追究責任時,他還堅持認為是技術中心不配合導致的結果,絲毫沒有認識到作為對質量負總責的他,應該在這個過程中充當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由於他缺乏管理者的基本素質,當場就被老總解雇了。

承擔責任還有一個最本質的要求,就是工作中出現了問題要勇於承擔,不推諉塞責。

企業裏再沒有比麵臨老板追究責任更尷尬的時候了,這時更要表現出自己的風格。要給老板一個好的印象,是自己的責任就是自己的,隻要有錯就勇敢承認,不進行任何辯解,也不要去找其他客觀理由。如果其中多少也有其他人的責任,除非他的錯誤更嚴重,否則沒有必要去計較,要相信日久見人心的道理。更不要把別人拉來墊背,不要產生替別人背了黑鍋的想法。這絲毫解決不了你的問題,隻會“賠了夫人又折兵”,連良好的同事關係也搭了進去。

要用樂觀的態度去對待責任。我們倡導“快樂地承擔責任”,並認為這是一種境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快樂地承擔責任,因為不同的人對責任的理解是不一樣的。這不僅與員工的生活哲學、生活態度有關,還與員工對工作的理解有關。

當一個人能夠對他所做的工作感覺到快樂,並且為承擔責任而感到幸福時,那麼他才會真正體會到工作和承擔責任帶給他的樂趣,而這就是工作的最高境界。

作為企業的一名員工,因為他對企業責任的擔當和出色的表現,為企業創造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那麼他所獲得的就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獎勵,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是人生自我實現的需要,也是人的最高需要。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時,人才會獲得最大的快樂,而且這才是一種真正的快樂。

作為一名企業的員工,如果能以承擔責任為快樂,而以抱怨自己的責任繁重為恥辱,那麼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他一定會更好地承擔起責任,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進步源於精益求精的態度

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中都有這樣那樣的瑣事,而多數人都采取敷衍了事的態度。也正是因為如此,成功的總是那些對待小事仍然“斤斤計較”的人。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好員工,細化工作,把每個環節都做到完美是至關重要的。

事無巨細,小事情包含著大道理,小問題包含著大智慧。成功的人往往是比別人更注重細節的人,他們於無聲處聽驚雷,在細節中見真知,這就是他們與平凡人的最大區別。

我們對於現在的工作,要給予百分之百的關注,這樣才能夠把工作做到最好。工作中無小事,任何驚天動地的大事,都是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情連綴而成的。也就是說,我們要關注工作中的細節,將每一個細節做到最好。這不僅可以讓我們腳踏實地地做事,還能夠培養工作中精益求精的態度。

每個人都想展示自己的不平凡。實際上,把每天工作中的小事做好。就是展現你不平凡的最好機會。商店的售貨員將每一件商品擦得幹幹淨淨、公交車司機讓自己的車保持清潔、書店的營業員把書架上的書擺得整整齊齊,這樣的小事,天天堅持下去,就會變成一種習慣。當你習慣了把自己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做得幹淨、徹底的時候,你就已為自己的前途儲存了更多的資本,也就能夠更快地到達你理想的殿堂。

人與人之間真正的差別就表現在工作的細節之上。如果一位與你同時進入公司、在同一個崗位上工作的同事比你更受器重,他總是能夠拿更多的薪水;得到更快的升職,這時你千萬不要心懷怨恨,不要懷疑上司與他的關係,也不要認為他的實力或能力非比尋常。隻要留心。你就會發現,他的業績都是源於對工作細節的更多關注。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20世紀最偉大的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曾用一句話來描述自己成功的原因:成功藏在細節之中。

工作中的細節看起來毫不引人注意,卻恰恰是一個人工作態度的最好證明。那些超常關注現在工作的員工,總能認真對待工作的任何細節,將工作做得細致入微。也正是由於他們的工作態度,才使他們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一位工作中十分注重細節的工程師的座右銘是:我做的事情,不會讓任何人操心。有一次,這位工程師被派往一家與公司有合作關係的企業考察一個項目。為了能夠將項目的全景拍下來,他不惜徒步走了兩公裏山路,爬到一座山頂上拍攝。連項目周圍的風景都拍得很清楚。其實,他站在公司會議室的樓上完全可以拍到項目的情況。那家合作公司的領導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我回去後要向董事會彙報整個項目的詳細情況,周圍的風景也是項目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所以要帶回去給領導和設計師看。哪怕是工作中的一個小細節也不要錯過,否則工作做得再出色也不算完成任務。”一個如此細致縝密,把工作做到完美的人得到提升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