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方來勢洶洶,盛氣淩人,指責辱罵你,而你確信真理在手,則應保持藐視的目光、冷峻的笑容,讓他盡情地發泄個夠,而不予理會。有時沉默無言的蔑視,能力勝千鈞,抵得上萬語千言。假如有人衝著你橫眉豎眼,惡語中傷地罵道:“你這個人兩麵三刀,專門告我的陰狀,想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沒門!”如果你心中無愧,完全不必大發雷霆,倒不妨解嘲地反詰:“哦!是真的嗎?我倒要洗耳恭聽。”然後誘使謾罵者說下去,直到對方找不到言辭了,你再“鳴金收兵”。在這種情況下,你以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方式笑迎攻擊者,顯然比暴跳如雷、大動肝火要好。
須知,在人數眾多的場合中運用針鋒相對的手法,還有個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的問題。若你頂得過於刻薄,引起爭鬥,那就會失去意義。比如,在一次演講中,台下有人喊道:“你講的話我聽不懂。”演講者知其來者不善,就馬上尖酸地當眾頂了回去:“你莫非是頭牛!原來我是在對牛彈琴呢!”這樣的反唇相譏,講者雖然痛快,但卻有可能失去聽眾。所以,一個人應該要有自我控製能力,要善於約束自己。
假如有人以半真半假的口吻問:“你得了一大筆獎金,該‘發財’了吧?”如你就實避虛地回答:“你也想嗎?咱們一塊來於”語中帶點陽剛銳氣,別人再問,也不大好意思了。
你剛被提拔到某領導崗位,有人對此揶揄道:“這下子你可平步青雲、扶搖直上了吧?”你聽了不必拘謹,可一笑了之:“是這樣嗎?你算得這樣準?”用這種不卑不亢的應酬方法,立即使對方語塞。相反,你過於計較,說出一大堆道理,倒顯得太認真,反而適得其反。
如果有人用過於唐突的言辭使你受到傷害,或叫你難堪,你應該含蓄以對,或裝聾作啞、拐彎抹角、閃爍其詞,或順水推舟、轉移“視線”、答非所問,談一些完全與其問話“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用這種委婉曲折的方法反駁對手,一定會取得奇特的功效。
有的時候,可能會遇到棘手犯難的問題。對此,若以幽默諧趣的方式回答,往往會化險為夷,改變窘態。在山重水複疑無路時,轉為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尷尬局麵消失在談笑之中。
會說能化矛盾為共識
實話實說本身並沒有錯,心胸坦蕩、為人正直這是許多人都讚賞的美德。但問題在於,實話實說也要考慮時間、地點、對象以及他人的接受能力。
如果說話過於直率,言辭過於生硬或激烈,隻會產生不良效果。
金焱在職場上已經“浮沉”了好些年了,也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本來應該也算是一個“交際能手”,但不知為什麼,她總是很容易得罪人。她心裏總擱不住事兒,有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會隱瞞自己的觀點。
有的同事把茶水倒在紙簍裏,弄得一地是水,她會叫他不要這樣做;有的人在辦公室裏抽煙,她會請他出去抽;有的人愛沒完沒了地打電話,她就告訴她不要隨便浪費公司的資源……她這樣做是好心,因為如果讓經理看見了,不是一頓責罵,就是被扣獎金。
可是,好心沒好報,她這樣做的後果是把同事們都給得罪了。每個人都對她有一大堆的意見,甚至大夥一起去郊遊也故意不叫她。有一次她實在氣不過,就向經理反映,沒想到經理也不怎麼支持她,並沒有批評有錯誤的人,反倒弄得她在公司裏更加被動。她非常想不通,明明我是實話實說,為什麼結局是這樣的?難道做人就一定要虛偽做作嗎?
金焱的這種情況其實是很普遍的。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與人打交道,如果與自己的同事關係處不好,又要天天見麵,的確叫人難受。
從上述事例來看,實話實說本身並沒有錯,心胸坦蕩、為人正直這是許多人都讚賞的美德。但問題在於,實話實說也要考慮時間、地點、對象以及他人的接受能力。
如果說話過於直率,言辭過於生硬或激烈,隻會產生不良效果。不但達不到善意的初衷,而且有時會走向極端,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在指出對方錯誤的同時,也可以反省自己是否說話不得體。如果是因為沒有講究方式方法,而造成同事關係的緊張,就要考慮自我調整,克服過於直率的毛病了。有話當麵說,不在背後說長道短,這無疑是對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複雜性。隻求敢說,不講效果,這根本就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人們一般都很愛麵子,愛聽讚揚的話,不妨為對方想想,不要隻管自己說得痛快。盡管你是善意的,也會傷害對方,有可能會造成對方的誤解和怨恨。如果找一個恰當的機會,比如大家一起吃飯或聊天的時候,婉轉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與當事人個別交換意見,也許更會得到對方的理解。也可以用一個幽默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肯定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金焱處事的這樣一個結局,值得我們深思。
會說可以敲開門
在上司麵前,你最好不要表露“我比你聰明”的意向,在謙虛的請教之中表達你的意見是你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