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導師列寧曾經指出:“一個鼓動家就是善於對群眾講話,善於用自己熱情之火煽動群眾,善於抓住突出的、說明問題事實的人民演說家。”列寧本人也是一名卓絕的演說家、雄辯家,他一生的光輝燦爛、名垂青史,與他那超凡出眾的演說能力以及出類拔萃的辯論之術休戚相關。此處俯拾一例,1895年隆冬,正在彼得堡領導革命鬥爭的列寧,被沙俄當局投進監獄,一間陰森恐怖的監房,立即成了列寧著書立說的場所,列寧著手寫作時什麼文具也沒有,他使用母親送來的牛奶,在書的空白地方寫,這樣表麵上什麼也看不出來,但用火一烤,紙上就顯出茶色的字母來了。在監獄裏寫作是犯禁的,若被發現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為了不被看守發覺,列寧掏空麵包,倒進牛奶,做了一隻特殊的“墨水瓶”,把撿來的一支小鋼筆往裏一蘸就能寫出字來。有一次,看守從門上的小洞裏看見列寧正在寫字,即刻衝進門來:“哼,到底給我捉住了,你正在寫字!”列寧鎮定的拿起“墨水瓶”放在嘴裏大嚼起來,看守發懵了,說道:“你吃墨水瓶?”列寧回答說:“你眼瞎了,這明明是麵包。”看守仔細一看,的確是麵包,隻得默默地走了。看到這裏,我們至少可以說,列寧正是用一句話打敗了一個敵人。
在我國的老一輩革命家中,出現過許多能言善辯的人物。周恩來可謂其中的傑出代表。他的口才聲蜚海內外,其應變的機敏,非凡的氣魄,犀利的言詞柔中有剛,就連敵手也情不自禁的給予讚歎之詞。美國前總統尼克鬆說,周恩來在談話中有四個特點:“精力充沛,準備充分,談判中顯示出高超的技巧,在駁理方麵表現得泰然自若。”這種評價是比較恰當的。有一次,周恩來在北京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中國經濟建設的成就及對外方針,一西方記者出於對中國貧窮的譏笑,突然提問道:“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周恩來妙語以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對此回答,記者們不禁愕然。周恩來然後不慌不忙地細作解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麵額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中國人民銀行是由全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金融機構,有全國人民作後盾,信用卓著實力雄厚,它所發行的貨幣,是世界上最有信譽的一種貨幣,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周恩來此話一出,語驚四座,激起了場內聽眾雷鳴般的掌聲。
有人說,語言的能力能征服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人的心靈。又有人說,是人才未必有口才,凡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這都說明:說話、演講的能力已成為現代人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更是創造型、開拓型人才的必備素質。深圳蛇口工業區黨委書記袁庚的故事更能幫助我們說明這個問題,一次,袁庚出訪某國,同某國外財團談判關於合資經營新型浮法玻璃廠問題,對方以其技術設備先進優勢,向中國漫天要價,談判一度陷入僵局。後來該財團所在地方的市商會邀請他發表演講,他在講話中若有所指地說:“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早在1000多年前,就將四大發明的生產技術,無條件地貢獻給了人類,而他們的後代子孫,從未埋怨他們不要專利是愚蠢的,相反卻盛讚祖先為推進世界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現在,我國在與各國的經濟合作中,並不要求各國無條件的讓出專利權,隻要價格合理,我們一個錢也不少給。”這場不卑不亢的精彩演講,贏得了與會者的讚賞,更贏得了那個國外財團在談判中的妥協與讓步,致使雙方的合作得以實現。總而言之,良好的口才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發明大王”愛迪生小時候在車站上當小販時曾被一管理員打過一個耳光,導致了他後來的耳聾。當有人問及此事,他說:“耳聾使我杜絕外界無聊的談話,使我能更專心地工作。”愛迪生正是以這樣輕鬆愉快的心情麵對自己和工作,使自己的生活多彩多姿。可見,在工作中,開朗能助你成功,尤其是你用積極的行動去達到更高目的的時候。
借助開朗的態度,在工作中你若能與同事、上下級建立和諧關係,成為一個充滿樂觀精神、不怕艱難困苦,並能關心和信任別人,又能被眾多的人所信任和喜歡的人,就可以獲得人們的好感和事業上的成功。
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
1.共享笑聲帶來的愉快。
在工作中,無論是叱吒風雲的大人物或是聽人指揮的公務員,即使他們觀點不同、利益相異、興趣存在區別,但是若能和大家共享歡樂,那麼也必定會使大家感到你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
英國首相丘吉爾是個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給人帶來歡樂的大幽默家。“二戰”期間,丘吉爾為求得美國的軍事援助,在白宮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有一天,他在浴池裏洗澡,不料羅斯福突然闖了進來,看見堂堂大英帝國首相的窘相,這場麵確實令人尷尬。丘吉爾便發揮他的幽默天才,雙手一攤道:“你看,大英帝國的首相對你可是毫無保留啊!”兩人相視大笑起來,正是這笑聲,使兩人感覺到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羅斯福終於同意了對英國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