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可能員工過去就與某一位老板關係比較好,來往也比較多。新的老板來了,並與已經在位的老板發生矛盾。此時,員工就不好辦了。因為,如果員工還是采取一種中立的態度,在客觀上等於是與原老板疏遠了。這樣,他很可能會認為該員工是不值得信任的,從而對該員工產生種種看法。
其二,有些老板在彼此發生衝突的情況下,想拉攏一些人,建立自己的隊伍,他往往會在周圍的人中間選擇他認為信得過的人。當他找到該員工的時候,員工又以一種中間人的態度對待他,由此也可能會產生不好的後果。
其三,兩邊不得罪,往往會形成兩邊都得罪的結果。特別是在一些有直接利害衝突的事情上,員工如果完全采取一種與我無關的態度,實際上等於是放棄了機會,也使得老板們都不喜歡員工。
究竟何去何從?最好還是從實際出發,一切從工作出發,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工作程序規定該與哪位老板多接觸,就放心大膽地去接觸,沒必要考慮別的老板的看法。這樣,做員工的言談舉止才會自然得體。此外,還須牢記:和這些老板工作之外的接觸盡可能少,與工作無關的話題盡可能少談。
3不能僅與一個直接老板搞好關係
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在企業裏同樣如此。老板和老板之間、最高老板和直接老板之間有些工作上的矛盾是正常現象。如果員工在這些矛盾衝突中,隻對一方負責,就未免患了“近視眼”,這是典型的“短期行為”。在中國封建社會,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現象。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今天,當然是不正常的,但是,應注意的是,如果員工陷於一種矛盾漩渦中不能自拔,不是妥善地去處理各種關係,而是“剃頭的挑子一頭熱”,那麼一旦情況發生了變化,員工就會失去了自己的優越地位。
雖然直接老板才是那個操控著你命運的人,因為你的一言一行無不在他的視線之內,你的業績考評、工作表現也無不由他撰寫,但你不能因此就向一方倒戈,全然不顧最高老板,因為這個最大的命運操縱者可以操縱你的直接老板。
對員工來說,比較尷尬的是直接老板與最高老板出現關係問題的時候,作為員工的你,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緘默。畢竟,哪一個老板你都惹不起。老板與老板之間的事,你永遠都沒有發言權。
4不能隻服從自己認為是正確的老板
尊重和服從既是有條件的,也是無條件的。有條件的意義在於:不正確的,顯然是錯誤的,甚至是明顯違背法律政策的,員工應當去抵製,但是也應當是有組織地去抵製。所謂無條件的,就是說員工對老板的尊重和服從本身就是由體製和製度所決定的,所以即使錯誤,員工也應當遵從、執行。而員工的意見應當通過其他的渠道正常合理地提出。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完全正確的。因此,有些事情員工認為是不正確的,或者員工自己不能理解,並不見得就是錯誤的,凡事都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在這種情況下,員工最好遵從、執行,把疑問留在心裏。如果員工在執行中打了折扣,那就絕不會取得老板的信任,因此造成的不好印象和關係障礙是很長時間都難以克服的。
與老板交往應做到的幾個“不要”
不當老板的情人
這並不是否定老板和員工之間戀情存在的合理性——若雙方真的有此意並且合法。可是,若情人關係是發生在至少一方有了合法婚姻的情況下,就等於玩火自焚了。這時,你和老板建立了情人關係,最後等著你的往往是你在這家公司就職的終結。
再有一種結果,就是你和老板的情人關係給老板帶來了麻煩,上司發現了你們的關係所帶來的消極影響的時候,就是老板喪失職務的時候。
不做老板的哥們兒
若你的老板對待員工采取民主的方式,他喜歡聆聽員工的意見,願意和員工溝通;若老板的性格溫和,對人充滿了溫情;若老板很器重你,常常帶你出席社交活動,那麼,你絕不能得寸進尺,一定的距離對你是有利的。
老板再民主也需要威嚴。當眾和老板稱兄道弟隻會降低老板的威信。結果,其他同事也漸漸對老板的命令不當一回事。如果老板發現他的工作愈來愈難做,而最後給他發現是你破壞了他的威嚴,那麼,你的處境就不妙了。
不做老板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