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與老板過招 (4)(2 / 3)

在一般情況下,如果老板批評不當,你可以進行恰當的“辯解”,可是這必須建立在你自己充分認識到老板的正確性的基礎上,而不是文過飾非,胡攪蠻纏。

當然,最好是不要進行辯解,特別是對那些細枝末節的或無法弄清楚的事情,最好是保持緘默。

 充分肯定,感謝老板的誠意

不管老板的批評是不是有理,作為員工,首先至少要在口頭上對此表示充分的肯定,表現出你接受批評的誠意。

如果老板對你的批評是出於一種誠意,你的態度是會讓他感到欣慰和滿足的,老板的態度也會漸漸緩和下來;如果你的老板另有目的,那麼,一般來說,你表現出來的禮貌和涵養,也會使他感到心虛,從而表現得不自然。

如果采取了這種方法,你就可以從老板的反應中分析出是善意還是惡意。千萬不要暗示老板,認為他進行批評是出於某種不良動機。如果這樣,你和老板之間就會產生更深的隔閡和誤解,對於一個員工而言,這是極為不好的。因為如果老板確實出於某種不良的動機,那麼他更會由於你的這種暗示而產生出更多的不良動機。這樣你就很危險了。

 退後一步,請老板說得更清楚

當老板批評一個優秀的員工的時候,優秀的員工通常會靜下心來,盡量誘導老板說出為什麼要批評員工。有關調查顯示,這種方法有利於員工了解老板的動機和事情的真相,從而贏得老板的器重。

俗話說,言多必失,通過老板的連續說話,你就會發現很多他本來不想說的真實想法,這樣你就能了解到事情的緣由。

員工盡量采用認真、低調、冷靜的方法對待老板的批評,一般不僅不會損害你們之間的關係,而且會增進你們之間的溝通。

美國哈佛商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有個別老板在批評員工的時候,往往會含糊其辭,或明話暗說,這樣的老板不跟員工就事說事,因而讓員工琢磨不透。遇到這種情況,員工應該讓老板把想說的話都說完,他說得多,員工就會洞察到更多的真相,找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 不要頂撞,使老板感到受尊重

老板之所以批評員工,就是因為他認為你有他值得批評的地方。聰明的員工是很明白這一點的,他們善於利用老板的批評,化害為利,化腐朽為神奇。同時,不頂撞自己老板,就是對老板的尊重,很多老板都是會因此感激你的。如果老板是借批評你殺雞儆猴,你的這一招可能比獲得表揚還要有效。

老板也是人,他批評員工也有批評錯的時候。在這時,員工如果處理得當,也可以把壞事變好事。因為這樣老板會認為你“很虛心,沒脾氣,能成就大事”,從而把你當成心腹,甚至是接班人。

如果員工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牢騷滿腹,那麼,你雖然可以獲得一時痛快,可是往往會使自己和老板的關係進一步惡化,老板會認定你“批評不得”,“不謙虛”,“目中無人”,因而得出了結論——“這人重用不得”,“當個員工尚且如此,當了老板要吃人”。這樣的後果比批評本身要嚴重得多。

當麵頂撞老板絕對不是明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拍案而起”更不可取。因為這樣做通常會讓老板非常難堪,有時候甚至使員工自己也下不了台,這無疑是一種魚死網破的行為。

聰明的員工一般都讓老板把話說完,認認真真聽老板的“諄諄教誨”,然後才“輕言細語”地慢慢說出自己的“一孔之見”。很多資料表明,使用這種方法很容易獲得老板的好感。如果員工能夠在老板發火的時候給個麵子,大度一點,很多時候,老板都是會反省的,即使沒有向你表示歉意,也會感到虧欠你的。在一定的時候,在一定條件下,老板還可能采用其他的方式給你補償。

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 不作申辯,讓老板認為你有肚量

老板批評你幾句,他是老板,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又不是什麼正式的處分。因此,在通常情況下,你完全沒必要申辯,一定要弄出一個誰是誰非。

被批評會使你的心頭感到難受或使你在別人心裏的印象受些損害。可是如處理恰當,老板會產生歉疚之情、感激之情,你不僅會得到補償,甚至會獲得更有利的結果。這與你麵子上損失一比,哪頭輕哪頭重,顯然是不言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