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說敘事的空白和跳躍
在《情感教育》中,作者經常打破故事連續性的敘述,在一個情況沒有完全交代清楚時述說其他內容,給讀者在邏輯上造成“跳躍”的意識,這種跳躍像誘餌,引發讀者閱讀的渴望。片段間拚接沒有過度的痕跡,從而產生蒙太奇的效果,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也拓展了小說的空間。福樓拜不但在局部描寫上比較“跳躍”,在整體構思上也運用“跳躍”的手法,取消人物的行動力,讓物代替人來聯係故事。除了故事情節上跳躍的處理手法,福樓拜還擅長“空白”的表述方式,例如弗雷德裏克拜見阿爾努夫人,被告知沒在家,當他再看見阿爾努夫人時,發出“啊”的聲音,在減短的聲音後和解釋補充之間形成斷裂,製造出“空白”效果,這增加了讀者對故事情節的猜想,擴展了思考的空間,為之後人物間關係的微妙變化進行鋪墊。除了“空白”外,福樓拜的作品經常出現對話過程中無語言交流的現象。
在《情感世界》結尾的第三部第六節我們看到,福樓拜運用大段的“空白”來處理弗雷德裏克的經曆,這段描寫與前麵的節奏有所不同,相比之前敘事的緩慢,突然節奏加快,用帳篷、大型客輪、社交場等幾個地點,用索然無味、充滿心酸和驚愕的情感形容詞,把經曆情感和教育變化後一個情感遲鈍、精神閑散的弗雷德裏克勾勒出來,這段“空白”化處理讓人們對杜薩迪埃死後弗雷德裏克的生活一無所知,但是在我們閱讀過整篇之後,結合自身的理解,完全可以根據他的生活閱曆和性格想象出弗雷德裏克遇到過什麼人,去過什麼地方,他經曆過怎樣的痛苦……可以說,福樓拜在客觀上對敘事節奏的加快不僅讓人們看到了弗雷德裏克生命的頹廢,也讓人們讀懂了福樓拜對弗雷德裏克精神空虛的留白思索。
六、結語
福樓拜是法國的文壇巨匠,他在巴爾紮克現代小說的創作基礎上開創了更為嚴格精湛的小說藝術文體,對小說細節的安排和人物的勾畫打破傳統思維方式,把小說的領域變得更為廣闊,這種小說創新的變革像一根導火索,直接引發法國及整個歐洲小說界的重大變革,就其藝術價值來說,福樓拜的小說開辟了新的文本創作道路,為小說的發展開創了新的風格,在歐洲和法國小說史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參考文獻]
[1]範水平.論福樓拜與自然主義和現代性[J].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
[2]崔靜雅,於曉玉,尤丹丹.精神世界的捍衛者——淺析《情感教育》的主人公弗雷德裏克[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7).
[3]岑漢成.“超我”的缺場——精神分析視野下《情感教育》情節“非戲劇化”傾向探討[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
[4]林媚.福樓拜小說的文體特征[D].福州:福建師範大學,2013.
[5]李慧洋.論福樓拜《情感教育》創作風格的現代性[D].濟南:山東師範大學,2013.
[作者簡介]
楊華(1967—),女,河南信陽人,本科,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