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積極生存的心態(2)(1 / 3)

有一天,一位禪師為了啟發他的門徒,給了他的徒弟一塊石頭,他去蔬菜市場,並且試著賣掉它。這塊石頭很大,很好看。但師父說:“不要賣掉它,隻是試著去賣。注意觀察,多問一些人,然後隻要告訴我在蔬菜市場它最多能賣多少錢。”這個門徒去了。在菜市場,許多人看著石頭想:它可以做很好的小擺件,我們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們可以把這當做稱菜用的秤砣。於是他們出了價,但隻不過是幾個小硬幣。門徒回來後說:“它最多隻能賣得幾個硬幣。”

師父說:“現在你去黃金市場,問問那兒的人。但是不要賣掉它,隻問問價。”從黃金市場回來,這個門徒高興地說:“這些人太棒了,他們樂意出到一千元。”師父說:“現在你去珠寶商那兒,問問那兒的人但不要賣掉它。”於是門徒去了珠寶商那兒,他們竟然願意出5萬元。門徒聽從師父的指示,表示不願意賣掉石頭,想不到那些商人竟繼續抬高價格——出到10萬元,但門徒依舊堅持不賣。他們說:“我們出20萬元、30萬元,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隻要你賣!”門徒覺得這些商人簡直瘋了,竟願意花大筆的錢買一塊毫不起眼的石頭。

門徒回到禪寺,師父拿回石頭後對他說:“現在你應該明白,我之所以讓你這樣做,主要是想培養和鍛煉你充分認識自我價值的能力和對事物的理解力。如果你是生活在蔬菜市場,那麼你隻有那個市場的理解力,你就永遠不會認識更高的價值。”你了解自己的價值嗎?不要在蔬菜市場上尋找你的價值,為了“賣個好價”,你必須讓人把你當成寶石看待。為使自己充分發展,進行全麵準確的個人評價是非常必要的。記住:在很大程度,你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決定自己的價值!

發揮優勢,施展潛力

這世界上的路有千條萬條,但最難找到的就是適合自己走的那條道路。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環境、條件、才能、素質、興趣等,確定發展方向。不要埋怨環境與條件,應努力尋找有利條件;不能坐等機會,要自己創造機會;拿出成果來,獲得了社會的承認,事情就會好辦一些。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不僅要善於觀察世界,善於觀察事物,也要善於觀察自己,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應該盡力找到自己最佳位置,找準屬於自己的人生跑道。當你事業受挫了,你不必灰心也不必喪氣,相信堅強的信念定能點亮成功的燈盞,相信布滿血絲與勞頓的眼睛定能在總結失敗經驗的基礎上,考慮重新選擇和給自己定位。

很多成就卓著人士的成功,首先得益於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根據自己的特長來進行定位或重新定位。

如果不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隻憑自己一時的興趣和想法,那麼定位就很不準確,有很大的盲目性。歌德一度沒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樹立了當畫家的錯誤誌向,害得他浪費了十多年的光陰,為此他非常後悔。美國女影星霍利·亨特一度竭力避免被定位為短小精悍的女人,結果走了一段彎路。後來幸虧經紀人的引導,她重新根據自己身材嬌小、個性鮮明、演技極富彈性的特點進行了正確的定位,出演《鋼琴課》等影片,一舉奪得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和奧斯卡大獎。

古今中外,還有很多名人經過重新給自己定位而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阿西莫夫是一個科普作家,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科學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機前打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我不能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卻能夠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普作家。”於是,他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創作上,終於成了當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倫琴原來學的是工程科學,他在老師孔特的影響下,做了一些物理實驗,逐漸體會到,這就是最適合自己幹的行業,後來果然成了一個有成就的物理學家。

在生活中,誰都想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量。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並不是你想幹什麼就讓你幹什麼。目前,有許多人是在自己並不喜歡甚至厭惡的崗位上,幹並非自己所願幹的工作,於是人心不穩。在這種情況下,還是不要著急為好,所謂的生活其實就如寫文章一樣,當你發覺筆下的那一句不是自己最滿意的言語,甚至是敗筆的時候,那你就暫時停筆思考一下,等到精彩的華章湧向筆尖,不妨另起一行重新書寫,直至滿意為止。

利字當頭不糊塗

許多人急於成功,認為憑著自己一步步邁向成功道路的速度實在太慢,他們不想等待,於是在利字當頭時失去理智,被人當傻子利用而不自知。

釣魚的人要下餌,騙子往往先誘人於小利。許多“聰明人”在見到“便宜”的時候,就忘了“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道理,以致上當受騙。記住:盡管流氓惡棍詭計多端,隻要你堅持正道,他們就無隙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