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於忘懷是一種心理平衡。有一句話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的心靈,搞得自己狼狽不堪不值得。樂於忘懷是成功人士的一大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進。
從心理學角度看,無論你惦記的是快樂的往事還是悲愁憎恨,長期生活在過去的記憶裏,就會與現實生活脫節,會嚴重威脅心理健康和心智的發展。
忘懷,是忙碌的樹蔭。它讓我們在燥熱疲倦時,有機會休息,使體力恢複過來。然而,怎樣才能做到忘懷呢?隻有一個方法:放下。
哲學家康德是一位懂得忘懷之道的人,當有一天發現他最信任的仆人蘭佩,一直在有計劃地偷盜他的財物時,便把他辭退了。但康德又十分懷念他,於是,他在日記上寫下悲傷的一行文字:“記住要忘掉蘭佩”。
真正說來,一個人並不能那麼容易忘掉傷心的往事。不過,當它浮現出來時,我們必須懂得如何使自己不陷於悲不自勝的情緒,必須提防自己再度陷入憤恨、恐懼和無助的哀愁裏。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扭頭去專心工作,計劃未來,或者去運動,旅行。
學習忘懷之道,把許多憤恨的往事放下,日子久了,激動情緒就會越來越少,心靈和精神的活力就會得以再生,恢複原有的喜悅和自在。
有時候,我們的悲傷和內疚是因為自己做錯事引起的,這時可以用補償的方法來幫助忘懷。例如用誠懇的道歉,或者用其他方法補救,使自己身心保持平和。
有首禪詩,吟詠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一個人如果學會了忘懷之道,不愉快的心情自然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勃勃生機,成功將向你再度招手。
解壓的妙方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現代人就像海綿,必須不斷吸收最新的信息,加上業務量越來越多,無形中對人就產生了一股巨大的“壓力”。壓力對人們而言,有其積極的一麵,同時也有消極的一麵:積極的一麵是它可以轉化為前進的動力,使人們更加努力去完成該做的事;消極的一麵則是壓力也可能是我們生活的重擔,使我們生理與心理都因為過多不當的壓力而不堪重負,最後造成身心受創。
過多不當的壓力加諸於人體上,常見的軀體症狀為頸部肌肉僵硬、頭痛、失眠、倦怠感、腰部酸痛,且容易伴隨著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失調,造成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心理上,則首先表現在社會交往方麵,會有人際關係不協調、社會適應不良等問題,並進而可能影響到性格、氣質等人格素質。所以,長期不當的壓力累積會造成軀體、社會和心理等諸多方麵的問題,甚至影響人的一生。
既然承受不當的壓力會使人產生如此不良的結果,那麼,要如何來排解壓力呢?
第一,我們要認識、審視個人的人格特質,並努力加以完善。我們無法完全改變自己原有的人格特質,但可以努力發揮其積極的一麵,消除其容易導致不當壓力的消極方麵,培養樂觀、進取和積極的態度,認識到凡事盡皆在我,人是可以超越自己、戰勝自己的。
第二,了解哪些部位的肌肉容易因壓力導致張力過高,而產生壓痛點,初期可以用熱敷、按摩等方法達到局部放鬆,避免勞累過度,最終積勞成疾。
第三,工作中記得適時解除壓力,如做一些伸展運動、放鬆運動及深呼吸運動來放鬆。因為一般人注意力與集中力最好為1~2小時,之後就需要休息一下,放鬆緊張的肌肉及神經,避免肌肉長期緊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代謝物過度堆積體內,形成肌肉酸痛及僵硬。
第四,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工作結束後,盡量讓自己處在最放鬆的情境裏,如泡熱水澡、聽輕音樂等,讓自己從工作的緊張狀態中及早鬆弛下來,會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每天進行30分鍾的有氧運動,如慢跑、遊泳等,通過生理運動來改善心理緊張的狀態,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妨一試。
以下介紹幾種工作時可以自己做的能達到放鬆及緩解壓力目的的運動:
1.頂天立地深呼吸:雙手舉高,頭看上麵,吸氣後,雙手向外打開放下。
2.轉動肩膀放輕鬆:緩慢順時針轉動肩膀10次,再逆時針轉動10次。
3.頸兩側左右伸展:臉朝前,左耳往左肩下垂,左手置於右耳上方,輕輕往左拉,到感覺微酸,維持30秒,重複10次,換邊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