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等學校內部控製製度建設問題及對策(1 / 3)

高等學校內部控製製度建設問題及對策

高校財務

作者:高慶峰

【摘 要】 文章在對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內部控製製度建設工作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當前高校內部控製製度建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梳理,並提出了下一步加強高校內部控製製度建設的有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 高等學校; 內部控製製度; 製度建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2012年11月29日財政部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製規範(試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製規範(試行)》對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範內部控製,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製建設等做出了具體規定。如何適應當前財政部門關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製製度建設的新要求,進一步推進高校內部控製製度建設工作,加強對高校經濟活動風險的控製和防範,已經成為當前高等學校亟需研究解決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高等學校內部控製製度體係初步形成

根據對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內部控製製度建設情況的初步調查結果,總體來看,目前教育部直屬高校內控製度建設的體係初步形成,對於提高了學校規範化管理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防範財經風險構建了較好的製度防線。

從內控製度數量上看,無論從75所直屬高校總體情況看,還是具體到每一所高校,經過多年的建設和完善,目前在內控製度建設方麵都有一定量的積累。對75所高校內部控製製度建設情況的調查,共收集內控製度5 763個,各校平均有製度76.8個,高校內控製度最多的有157個,最少的有28個。初步分析,規模大高校比規模小高校的內控製度數量一般要多;綜合性高校比特色性高校的內控製度數量一般要多;合並高校比沒合並高校的內控製度數量一般要多;有新校區建設的高校內控製度數量一般較多。

從內控製度全麵性上看,各直屬高校內部控製製度基本貫穿了高校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實現對經濟活動的全麵控製。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製規範(試行)》規定要建立單位層麵內部控製製度,在業務層麵內部控製要建立預算業務管理、收支業務管理、政府采購業務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和內部監督等製度。上述製度在直屬高校現有的製度中都有所對應或體現,並且很多直屬高校結合高校經濟活動的特點對相關製度進行了細化或整合。如,有的高校將財務工作與廉政建設相聯係,紀委監察部門主動介入,提升防範作用;有的高校主動邀請校外紀檢監察部門直接指導和監督學校基建工程的招投標工作,發揮了率先接受監督、完善基建管理監督機製的良好效果;有的高校規定,各業務部門提交的經濟合同,需由專門成立的法律事務部審核確認後,才能由校長簽署,從而有效地防止了合同風險。

從內控製度規範性上看,各直屬高校內部控製製度基本上都符合國家有關財經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同一學校的各項內控製度之間保持了較好的政策一致性。特別是在領導幹部經濟責任製、“三重一大”決策管理、財務收支管理、內部審計、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麵的內控製度,各直屬高校建設情況普遍較好,製度設計比較成熟和完善。如,有的高校在基建項目管理方麵,建立了從項目立項、實施到驗收的全過程有效控製:立項時實行專家評審製度,要求會計核算與預算管理結合,實施過程中建立了定期通報和約談製度,項目完成後實行績效評價;在基建維修中,竣工決算實施了“三審製”,即對於竣工結算,基建處初審、審計處自審或委托開展二審、抽取部分工程三審。

從內控製度適應性上看,各直屬高校的內部控製製度,基本做到既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又符合高校的實際情況,並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經濟活動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如,與黨風廉政建設和民主管理相適應,近年來高校基本上都製定了“三重一大”的議事規則;適應公共財政體製改革的要求,高校大多都製定了“國庫集中支付實施管理辦法、政府采購管理方法”等製度;有些高校在建立新校區時,為了建設項目既能有效實施,又能保證建設資金安全和幹部廉潔,在建設之前就製定了比較全麵的新校區建設管理的內控製度;有的高校結合收支兩條線管理的要求,對學校的收費管理製度作了多次修訂;有的學校在教育部對學校銀行貸款管理出台新政策之後,很快修訂了學校資金籌集方麵的製度;在國家出台有關“差旅費管理”和“科研經費管理”的新文件後,大多數高校都先後修訂了“差旅費報銷管理規定”、“科研經費管理實施辦法”等製度。

二、高等學校內部控製製度建設存在的問題

調查發現,由於各高校領導重視程度、工作基礎以及涉及經濟活動內部控製的各部門幹部隊伍素質等因素的影響,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在內部控製製度建設上,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