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不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1 / 2)

一個人做事不可能一輩子一帆風順,就算沒有大失敗,也會有小失敗。而每個人麵對失敗的態度也都不一樣,有些人不把失敗當一回事,他們認為“勝敗乃兵家之常事”;也有人拚命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他的失敗是因為別人扯了後腿、家人不幫忙,或是身體不好、運氣不佳等。總之,他們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

其實,盡管有些失敗是來自於客觀因素,逃都逃不過,但還是不要找這種借口的好,因為找借口會成為一種習慣,讓自己錯過探討真正原因的機會,隻會滋生出更大更多的失敗。

麵對失敗是件痛苦的事,因為就像自己拿著刀割傷自己一樣,但不這樣做又能如何?人不是要追求成功嗎?因此碰到失敗,要找出原因來,就好比找出身上的病因一樣,以便對症醫治。老是為失敗找借口的人除了無助於自己的成長之外,也會造成別人對他能力的不信任,這一點也是無法避免的。

失敗並不可怕,怕的是身臨失敗之境卻毫無意識,甚至自以為勝,置身於借口的陷阱中而不知,這才是一種人生的悲哀,是人生最大的失敗。

成功人士都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他們絕不會在還未努力的情況下,就事先找好借口。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完成自己的工作。條件再困難,他們也會創造條件;希望再渺茫,他們也能找出許多方法去解決。優秀的人不管到哪裏,都不會無功而返。

日本人用商業“武器”蠶食著世界各地的市場。很多日本商界精英都不給自己尋找借口,而是找方法,這才造就了今天日貨遍天下的局麵。索尼的卯木肇就是這樣一位精英。

20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的索尼彩電在日本已經很有名氣了,但是在美國市場的銷售相當慘淡,還不被顧客所接受,但索尼公司沒有放棄美國市場。後來,卯木肇擔任了索尼國際部部長。上任不久,他被派往芝加哥。當卯木肇風塵仆仆地來到芝加哥時,令他吃驚不已的是,索尼彩電竟然在當地的寄賣商店裏布滿了灰塵,無人問津。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既成的印象,改變銷售的現狀呢?卯木肇陷入了沉思……

一天,他駕車去郊外散心,在歸來的路上,他注意到一個牧童正趕著一頭大公牛進牛欄,而公牛的脖子上係著一個鈴鐺,在夕陽的餘暉下叮當叮當地響著,後麵是一大群牛跟在這頭公牛的屁股後麵,溫順地魚貫而入……此情此景令卯木肇一下子茅塞頓開,他一路上吹著口哨,心情格外開朗,想想一群龐然大物居然被一個小孩兒管得服服帖帖的,為什麼?還不是因為牧童牽著一頭帶頭牛。索尼要是能在芝加哥找到這樣一隻“帶頭牛”商店來率先銷售,豈不是很快就能打開局麵?卯木肇為自己找到了打開美國市場的鑰匙而興奮不已。

馬歇爾公司是芝加哥市最大的一家電器零售商,卯木肇最先想到了它。為了盡快見到馬歇爾公司的總經理,卯木肇第二天很早就去求見,但他遞進去的名片被退了回來,理由是經理不在。第三天,他特意選了一個估計經理比較閑的時間去求見,但回答是“外出了”。他第三次登門,經理終於被他的誠心所感動,接見了他,但拒絕賣索尼的產品。經理認為索尼的產品降價拍賣,形象太差。卯木肇非常恭敬地聽著經理的意見,並一再地表示要立即著手改變商品形象。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