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話的時候,非常認真,李隆基和孫大眼一時都聽呆了,現場頓時靜了下來,一時間不知什麼。
測試這麼成功,所有人都精神振奮,特別是孫大眼那夥人,都在憧憬著李隆基給獎賞,沒料想鄭鵬突然出這番話,一下子全呆了。
什麼意思,火器署不是鄭將軍主張設立的嗎,測試這麼成功,沒趁機向皇上請賞也就算了,怎麼自己拆自己的台?莫非怕下麵的人搶了他的功勞,故意打壓一下?也不對啊,整個火器署的工匠都是奴隸,為了保密起見,見不了光,別搶,就是想分潤一下功勞也做不到,這是何苦呢。
現場靜了下來,一旁的高力士忍不住問道:“鄭將軍,依你這話,火器署是不是沒有存在的必要?”
孫大眼等人聽到高力士這番話,臉色突變:對他們來,火器署是他們的全部,在這裏他們找到了尊嚴、希望和自身的價值,要是火器署不存在,那掌握核心機密的自己怎麼辦?是悄無聲息被滅口還是重新做苦力?
隻是一瞬間,孫大眼感到自己的的心都吊在嗓眼上,感到自己的命運就像一葉沒有根的浮萍般在風雨中飄零。
鄭鵬深深吸了一口氣,一臉鄭重地:“什麼事都有一個瓶頸,遇到問題,那就解決問題,困難隻是暫時的,但前途是光明的,隻要解決這個問題,我敢保證,軍隊的戰力將會有一個不敢想像的增長。”
華夏有光輝燦爛的文明,也有沉重慘痛的曆史,特別是那段苦難的近代史,更讓人不堪回首,外夷用華夏人發明的火藥強行打開華夏的大門。
要知火藥在宋朝時就得到應用,到明朝時已發展成製式武器,然而清朝反而是後退了,統治者認為火器華而不實,不如他們手中的弓箭,以致火器的發展滯後甚至倒退,最後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
這些問題早晚都會遇上,鄭鵬先提出來,算是打一個預防針。
李隆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愛卿這番話,出乎朕的意料,想不到愛卿會自揭其短,很好,想必這道理跟愛卿修鐵路、打造火車有關,看似花費巨資做一些不切實際的事,實則是看好它未來的發展,可對?”
長洛路的花銷,就是貴為子的李隆基也吃驚,更別其它人,在他們看來,鄭鵬早就名利雙收,要什麼有什麼,而鄭鵬偏偏卻瞎折騰,萬貫家財都扔了進去,剛開始時李隆基不理解,直至鄭鵬解釋,這才崇然起敬。
這不是一種炫耀,而是一種境界。
李隆基貴為大唐子,也知有些事不破不立,就像軍器監最新一款投石機,剛設計出來時,花費是舊款投石機的三倍,可威力隻有舊款投石機的一半,當時很多人提議放棄,就是負責設計的工匠團隊的信心也動搖,李隆基跟負責的監總談過話,得到要是成功,不僅操作更簡捷,威力至少是舊投石機的一倍,毅然決定繼續,成了,大唐多一款進攻利器;不成,也就損失一些錢財,對於盛唐來不值一提,沒什麼,有錢,任性,沒想到最後還真是成功了。
“皇上英明”鄭鵬沒想到李隆基不僅好話,領悟能力也很高。
李隆基看看鄭鵬,又看看那些測試火銃的靶子,沉吟一下,很快道:“愛卿了未來可期,那就繼續努力”
到這裏,李隆基把目光放在孫大眼身上,滿意地點點頭,了聲不錯,轉身竟然離開了。
就這麼走了?
等李隆基一行的身影消失後,孫大眼呆了一會,有些不敢相信地眨眨眼,一臉呆滯地:“鄭將軍,皇上這是...起駕了?”
“嗯,應該是吧。”
“這...皇上是滿意,還是不滿意?”孫大眼有些忐忑不安地問道。
糾結啊,好不容易有一個在皇上麵前露臉的機會,這麼快就完了,也不知皇上是滿意還是不滿意,高興還是不高興,本以為這次表現好可以得到一筆豐厚的獎賞,沒料想是這個結果,不過孫大眼也不敢在鄭鵬麵前抱怨。
心裏隱隱有些怨念:都是鄭將軍的錯,這麼高興的情景這麼掃興的話,要不是鄭將軍這些話,獎賞不早就到手了嗎?你職高薪厚有爵位,可以不在乎,問題是自己在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