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瞄了一眼孫大眼,悠悠然地:“孫大眼,你是不是在心裏罵我,我多嘴壞事?”
孫大眼嚇了一跳,結結巴巴地:“沒...沒有,的...豈敢罵將軍...”
“哦,是不敢,而不是不想罵”
“不,不,不”孫大眼有些慌亂地解解:“將軍對的恩重如山,恩同再造,的...隻是有些不解,不明白將軍為什麼自揭其短,絕無責罵將軍的意思,絕無。”
這個鄭將軍,真是太精明明,好像能看穿人心一樣,自己心裏想什麼都知道,孫大眼腦門都有出了冷汗。
看到孫大眼一臉緊張的樣子,鄭鵬哈哈一笑,拍拍他的肩膀安撫道:“不用緊張,就算你真罵了,也沒什麼,這點氣量本將還是有的,放心吧,皇上向來獎罰分明,火器是有局限和瓶頸,但與你們無關,再你們的功勞沒人能抹殺,賞賜會有的。”
鄭鵬二世為人,還有過一段堪稱勵誌的奮鬥史,哪能不知孫大眼心裏想什麼。
孫大眼剛想解釋,沒想到離開的高力士去而複返,叫了一聲皇上有旨,讓眾人接旨。
待高力士完後,眾人才知是李隆基的賞賜下來了,孫大眼如願以償,成為火器署的署正,僅次於鄭鵬的第二號人物,鑒於鄭鵬三打漁二曬網的個性,可以孫大眼是火器署的實權人物。
孫大眼的組員也受賞賜,每人的工匠等級都提升了一級,別看隻是提升一級,可這一級可以提升很多待遇,除此之外,李隆基還賞賜給孫大眼所在的團隊一萬功績點。
火器署是一個特殊的地方,除了指導的鄭鵬,其餘的全是奴隸,為了保密起見,他們終身不得接觸外人,也不能離開火器署的範圍,錢和官職對他們沒有意義,功績點可以在火器署換兌換各種物資,包括用功績點兌換各種物資給外麵的親人,一萬功績點看似不多,要知在火器署內,一隻肥雞隻需要一點功績點,二十個功績點可以兌換一頭肥羊了。
作為火器署的一把手兼設計師,鄭鵬的首功誰也搶不走,得到的賞賜最多,除了破格賞了金魚袋外,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一大堆。
賞賜看似來,除了能提高逼格的金魚袋外,其他的對鄭鵬來可有可無,不過鄭鵬也不在意。
以鄭鵬對李隆基的理解,李隆基不會這般家子氣,要是猜得不錯,應是在自己兒子的生辰宴上給予補償。
一想到兒子,鄭鵬心裏泛起一股曖意,自己的血脈有了傳承,對了,崔源那老頭一直催著自己起名呢,這件事可不能拖,還有...也不知蘭朵和孩子怎麼樣了,這件事早晚得解決啊。
鄭鵬跟興奮莫名的孫大眼叮囑幾句,主要還是讓他再接再勵,改進火器,指點一下他研究的方向,二人還商議在火器署裏建立獨立的鐵匠鋪,專門研究適合打造火器的材料,一直商議到響午才離開。
換作平日,碰上這種喜事,鄭鵬會跟工匠們吃個慶功宴,來個一醉方休,大不了在火器署專屬的廂房內休息一晚再走,不過現在不同,心裏多了牽掛的人,是時候回去看看兒子了。
長洛路已進入全麵攻堅階段,每都有數不清的問題,鄭鵬一時還真走不開。
回到家裏,還沒看望綠姝和兒子,就看到崔源架著二郎腳在品嚐,看到自己回來,腦袋偏了偏,示意鄭鵬坐下話。
鄭鵬剛坐下,崔源就開口問了:“去了火器署?”
“是。”
“皇上心情如何?”
“尚好,龍顏大悅。”
崔源眼光在鄭鵬腰間的金魚袋停留了一下,點點頭:“看出了,連金魚袋都授了,這樣看來,新式火器的檢驗沒問題,如此一來,不僅新軍的領軍人選可以確定,想必新軍的武器也有著落。”
退而不休是崔源的工作模式,郭子儀回京的事崔源知道,鄭鵬提議建立新軍的事崔源知道,就是李隆基有意栽培郭子儀成為新軍統領的事也清楚,當然,新軍是鄭鵬提議的,看來這次主外的禦林新軍很快就會提上日程。
對郭子儀來,這是他仕途一個新起點。
沒等鄭鵬話,崔源突然開口道:“建立一支新軍也不錯,現在大唐的軍隊,除了戍邊的那點兵丁還有點血性,其餘多是不堪重用的花架子,是時候變一下了。”
鄭鵬深以為然地點點頭:“沒有經曆戰場曆練、沒有見過血的士兵,戰鬥力有待提高,練一支新軍補充一下新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大唐現在還是實施府兵製,這種製度有利有弊,剛剛建國的時候,為了好日子,將士都為了爵位軍功,浴血奮戰,是一支敢打敢拚的無敵之師,然而,隨著大唐國力的不斷增長,戰爭越來越少,別看大唐差不多年年有戰事,但大多都是負責守一部分將士能參與戰鬥,大部分士兵已多年沒有經曆戰火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