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好高騖遠,貪圖享受
優越的待遇和條件往往對畢業生最具誘惑力,但也是最容易導致大學生們擇業失敗的誤區之一。現在許多農村出來的畢業生一味追求大城市,總是想避開故土,遠走高飛到條件優越的地方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隻重地點、不顧專業,抱著“寧要城市一張床,不要農村一間房”的思想向大城市進發。有的外省市來的同學則是想方設法留在京、滬等大城市;有的情願放棄特長、專業、興趣,隻求找到能解決戶口的單位;更有某些個別者,畢業後孤身在都市中飄蕩,隻求有朝一日能有“合法”身份。在他們看來,隻有如此,才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雖然戶口的概念在逐漸淡化,但大學生中存在的盲目的就業觀是十分危險的。另有一些人則過分地追求“經濟”。許多非經濟類專業的畢業生,都將“經濟部門”“經商”作為自己求職的第一目標,他們其實對該行業並沒有太多的了解,更談不上是否有興趣。他們沒有看到,近幾年此類部門競爭激烈,成功者隻是少數,更多的是在盲目從眾後獨嚐苦果。更有甚者,一味向錢看,寧可高能低就。這類例子不勝枚舉,這些都是大學生們好高騖遠的表現。
(3)迷戀大型企業
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隻有到大型企業去幹,才能充分發揮出聰明才智,因為大型企業具備了實現人生價值的物質和精神條件,機遇好,福利好,工作穩定,而小企業隻有那麼幾十或幾百號人,資金不雄厚,更談不上什麼發展前途了。其實,有些大型企業裏麵人才濟濟,競爭十分激烈,而一般的小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如饑似渴,事實上近年,大企業裏的大學生大材小用,而小企業卻多小材大用。所以,不管在大企業裏,還是在小企業裏,隻要有真才識學,腳踏實地,同樣能幹出一番事業。
(4)追求熱門職業
行政、人事、財會是大學生追求的熱門,可畢竟僧多粥少,人才濟濟,用人單位隻好百裏挑一,落選者非常多,而一些冷門職業盡管急需大批人才,但問津者寥寥無幾。這樣,在人才市場就出現了熱門難進,冷門更冷的怪現象。
(5)躲避艱苦
害怕艱苦,不願到艱苦的地方工作已成為高校畢業生中的“傳染病”,這種思想局限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之路。許多畢業生雖然抱著遠大的理想,但又缺乏腳踏實地工作的精神。他們寧可在大城市東奔西走尋求落腳點,也不願到農村,哪怕是在郊縣找一份相對合適的工作。現在我國正實施開發中西部戰略,畢業生能否到那裏去發揮特長、一展身手呢?
(6)自我期望值過高
不少大學生自認為學識淵博,從政、經商、做學問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就可以出成果。自身條件好、素質較全麵、工作能力強的學生易自傲,表現為擇業中的狂妄自大、不屑一顧。因此,他們在擇業時極容易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自然擇業困難。
(7)缺乏主見,依賴他人
有的畢業生在求職擇業中缺乏主見,見異思遷,反複無常;而有的畢業生則把尋找接收單位的重任推給家長和學校,存在較強的依賴性。就業市場上父攜女手、母拉子臂的現象比比皆是。一些大學生在擇業中不想憑自身的實力去競爭,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親朋好友的關係網上。放棄選擇權利或選擇意識不強,將是不少大學生走向市場的一個致命傷。
(8)自卑膽怯
有的畢業生缺乏自信心和競爭意識,對進入人才市場感到膽怯,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便灰心喪氣,大失所望;有的大學生成績一般,與高材生比相形見絀,擇業時不敢大膽自薦;有的大學生相貌平平,怕用人單位看輕自己。這種自信心不強、自卑膽怯的擇業心態,是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