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戀愛考驗
愛情是人類亙古不絕的話題。這個一直與人類生死相伴為世人詠唱的精靈,因為沾染上了功利色彩已裂變得麵目全非。陶醉在伊甸園的高校學生無法麵對一個殘酷的考驗——畢業分配。盡管海誓山盟,在麵對一份誘人的工作考驗時,有的毫不留情地背叛了愛情,甚至拿其作交易的籌碼。求職時,戀人們將要麵對最實際的就是畢業後能否在一起。也許當萌動愛情之時並沒有想到這個問題,而麵對就業這樣嚴峻的問題又容不得回避,是以事業為重還是以戀情為重,常常是戀愛雙方最為苦惱的問題。對在就業中難以照顧戀愛關係這一點,多數畢業生是清楚的。所以事實上很多人也就根本不抱什麼希望,這就造成有戀愛關係的畢業生一方麵雙方在感情上的依戀加強,所謂“朝朝暮暮”都是情;另一方麵,他們在心理上又需要麵對將來的“牛郎與織女”的現實。這種心理上的急劇衝突造成的兩難處境是顯而易見的。
以上是大學生中極為常見的幾個擇業誤區,這對大學生擇業是十分不利的。誠然,具有美好的職業理想是無可厚非的,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庸庸碌碌,特別是經過了十幾年寒窗苦讀的大學生,個個都希望能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在崗位上大顯身手。但職業理想不過是一種追求與向往,而理想的職業則是個客觀存在,具備一定能力與素養的大學生更應清楚地認識這一點。
古今中外,即使在同樣的條件下,有的人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建功立業,有的人卻碌碌無為;有的人從事的職業雖然平凡,卻能受到社會的尊重和人們的讚揚;有的人雖名噪一時,卻最終遭到人們的唾棄。造成這種截然不同結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麵的,但最根本的一條則在於一個人有無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在於一個人有無崇高的職業理想。
3當代大學生應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準確擇業
高爾基在談到理想的作用時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這句話對青年大學生確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同樣適用。崇高的職業理想,能給人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促人奮發向上,激勵人們堅強勇敢,去戰勝邪惡,去克服困難。事實也證明,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有正確的、牢固的職業理想,並為之去努力奮鬥,去開拓進取。
馬克思曾經說過:“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太明顯不過了,造福人類與追求自身完美,是我們擇業時應把握的主要原則,應是我們正確的擇業觀。盡管一切均在改變,但把社會需要、國家需要、曆史賦予的責任和個人的潛能發揮結合起來,以事業為重,以建功立業為重應始終是我們的“命運交響曲”。
大學生們在樹立了正確高尚的職業理想之後,便可以恰當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了,然而在擇業的過程當中,因為自身和社會的種種因素而有可能不慎步入誤區,若深陷其中,勢必會對其擇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因而,我們應對症下藥,盡快走出誤區。
(1)要有自知之明,客觀評價自己
此處的自知之明,是指在求職擇業時,能客觀地對自己的能力、優缺點,作實事求是的評價。過高的評價往往會使自己感覺良好、狂妄自大;而過低的評價,往往會缺乏自信、過於自卑。有一年初春,東方航空公司招飛辦到某高校,在應屆畢業生中招聘飛行員。應聘者中確有不少學生條件出眾,符合招聘條件。可有一些學生明明知道飛行員條件很苛刻,自己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和不足,當主考者通知他們初試被淘汰時,還不死心,一個勁地纏著要複試。事後,主考者感歎道:“這些學生太缺乏自知之明了。”
我們的一些畢業生在求職擇業過程中,考慮更多的是“我想做什麼”,而很少用“我能做什麼”的眼光審視自己,因而常常會使自己陷入誤區。畢業生隻有正確、客觀地了解自己,才能保持良好的適應性,在就業中做到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