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水電站(2 / 2)

以後,不論我們什麼時候出現在那裏,地質隊營地的柵欄門都會為我們而敞開。

這天晚上,每一個去過營地的孩子都給家人分發了糖果。我們還帶回去了一個消息:地質勘探隊要為機村設計一個水電站。

水—電—站!

水電站能讓每一家人的房子都亮起電燈!

水電站能夠讓很多我們沒有聽說過更沒有見到過的機器飛快地旋轉!

那是來到機村的最後一支地質勘探隊了。最初的那些地質勘探隊,都是趕著騾隊來的。後來,公路通了,有兩支勘探隊是開著自己軍綠色的卡車來的。卡車停下來,和那些帳篷排在一起,也成為營地的一個部分。我們帶回那個消息的第二天早上,地質隊營裏的柵欄外邊就堆滿了各家各戶大人趁天沒大亮送去的東西。白菜、蘿卜、土豆、醃肉、新鮮牛奶,還有整捆的劈柴。那段時間,機村人與伐木場的關係非常緊張。機村人不高興他們的斧鋸那麼快地吞噬著森林。所以,兩邊常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大起衝突。這種衝突本是因樹而起,至今還被描繪成漢人跟藏人的衝突。因樹而起的衝突是可以消弭的,但一上升到兩個民族的層麵,就好像是與生俱來了。但是,工作隊也是漢人為多啊!工作隊沒來以前,機村也是有漢人的。保管員楊麻子也是漢人啊。而肯為機村的孩子舉辦科學主題活動日的勘探隊也是漢人啊,他們還要為機村設計水電站呢!

那支勘探隊留給機村是多麼美好的記憶啊!

他們把寬邊的白色帽子背在背後,扛著儀器順著河邊往上遊走出半裏。在河邊打上了幾根木樁,又用紅色油漆寫上數字和字母。那是引水渠的進口。他們就在那裏打開三腳架,支起科學的神奇鏡子。他們用這些鏡子去找另一些人從岩石邊、從淺樹林裏伸出來的三角彩旗和可以伸縮的高高的尺子。然後,就把寫著紅色數字與字母的木樁一路釘進地裏。當他們忙完了這些事,就回到營地裏畫圖去了。這一天,機村人全體出動,沿著那些木樁芟掉荒草,砍去灌木與箭竹叢,在荒地中開出了一條筆直的通道。通道橫行一段,馬上急轉而下,直跌到營地旁邊的窪地上。大家都懂得這是一條水渠,機村的磨坊也是這樣引水來衝轉沉重的石磨的。勘探隊的大部分人把收集的標本裝箱,整整齊齊裝上卡車,拆除那些測量風與水的儀器,隻有幾個人還在大張的紙上畫圖。他們彎著腰趴在桌子上,耳朵上夾著鉛筆,手裏拿著圓規與不同形狀的尺子。

那天,機村的大人們也忘記了該要在這些神氣的家夥麵前保持自己的矜持,差不多都來到了勘探隊的營地。勘探隊的人並沒有因此擺出要與機村人特別親近的意思。他們自顧自忙著自己的事情。中午時分,最後一個帳篷拆下來,折疊好的帆布用結實的繩子捆紮起來,被抬上了車廂。卡車隆隆地發動起來。這時,機村的水電站在最後兩張桌子上誕生了。一張桌子被疊起來裝車。

機村幾個頭麵人物圍在最後那張桌子四周,聽畫圖的人指點進水口的水閘,水渠後端的蓄水池,安裝水輪機的泵井,泵井上麵的房子和房子裏的發電機。

原來,勘探隊送給機村的是一座畫在紙上的水電站。

勘探隊的幾輛卡車開遠了,剩下機村人站在空空蕩蕩的營地裏,麵對這座紙上的水電站,弄不清自己的心情是高興還是失望。

看人家那麼利索,那麼井井有條把個營地收拾得幹幹淨淨,機村人不得不歎服:“這些人他媽有資格神氣。”

此外,他們就說不出什麼別的感受了。

又過了三年,機村真的修起了水電站。而且,用的真就是勘探隊留下的那套圖紙,水電站安置的發電機房,就在原來的營地之上。而在旁邊那個窪地上,被水輪機飛轉的翼片攪得粉身碎骨的水,變成一片白沫飛濺出來。黃昏時候,發電員打開水閘,追著水渠裏奔跑的水流小跑著回來,這時,水輪機飛轉,皮帶輪帶著發電機嗡嗡飛轉,牆壁上的電流表、電壓表指針顫動一陣,慢慢升高。到了那個指定的高度,發電員合上電閘,整個機村就在黃昏時分發出了光亮。

從此,勘探隊再也沒來過機村。

那些穿著整齊、舉止斯文又神氣的人設計了這座電站,所以,機村人在下意識裏就覺得,一定也是那樣一種人才能讓這座電站運轉起來。所以,當村裏的發電員穿著說不上多肮髒,但也絕對算不得幹淨整齊的袍子,用一雙從來沒有寫下過一個字母的手合上了電閘,並把整個機村的黑夜點亮時,大家都有一種如在夢境的感覺。

這可真是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