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補肝腎,養心安神。適用於肝腎虛損、智力低下、記憶力不佳等症。
【製作】
1.將酸棗仁用沙鍋煮取藥液適量;核桃仁用素油炸香;牛肝、牛腰洗淨,均切薄片,用水豆粉抓勻,放置30分鍾;芹菜去葉,洗淨,切段;薑切片,蔥切段。
2.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至六成熱時,下薑、蔥爆香,隨即下入牛肝、牛腰,炒變色,加入料酒、藥液、芹菜、核桃仁、鹽炒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或單獨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酸棗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種子。性味甘,平。入心、脾、肝、膽四經。能養肝寧心,安神斂汗。《別錄》:“主煩心不得眠,……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令人肥健。”核桃仁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補腦。以上二藥與補肝明目、養血益氣之牛肝,固精補腎之牛腰同烹後,能增強補腦益智,養心安神之功效。適用於虛損不眠,驚悸心煩,反應遲鈍,智力低下,腎虛勞損等症。婦女長年食用能養顏美容,正常人長年食用能增強體質,達到延年益壽之作用。
枸杞葉炒牛肝(溫)
【配方】枸杞葉250克,牛肝250克,料酒、薑、蔥、鹽、素油、豆粉各適量。
【功效】益智,補腎,明目,安神。適用於智力低下、視物不清、肝腎虛損等症。
【製作】
1.將枸杞葉洗淨,瀝幹水分;牛肝切薄片,用豆粉抓勻,放置30分鍾;薑切片,蔥切段。
2.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至六成熱時,下蔥薑爆香,隨即下入牛肝、料酒炒變色,再下入枸杞葉、鹽炒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或單獨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枸杞葉為茄科植物枸杞嫩莖葉。性味苦、甘,涼。入心、肺、脾、腎四經。能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藥性論》:“能補益精諸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枸杞葉既可泡水飲用,又可煮食、炒食,與補肝明目,益氣養血之牛肝同烹後,能增強補腦益智,寧心安神,補腎固精之功效。適用於視物模糊,智弱,失眠,肝腎虛損等症,正常人可作為增強體質之膳食長年食用。
健腦牛肉湯(溫)
【配方】遠誌20克,枸杞子20克,牛肉250克,青菜葉100克,薑、蔥、料酒、鹽、色拉油各適量。
【功效】健腦益智,強骨壯精,養心安神。適用於精神倦怠、心悸頭暈、失眠健忘、頭暈耳鳴等症。
【製作】
1.將牛肉洗淨,用開水煮變色撈出,稍涼,切成薄片。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薑蔥炒香,加水適量,放入牛肉、遠誌、枸杞子、青菜葉、鹽,先武火燒開,再用文火燉1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或單獨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宜。
【解析】遠誌性味苦、辛,溫。入心、腎經。能安神益智,祛痰,解鬱。《滇南本草》:“養心血鎮驚,寧心,散痰涎。”枸杞子能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牛肉能補脾胃,益氣養血。以上藥食同烹後,能增強健腦益智之功效,正常人長年食用可增強體質,達到強身健體之作用。
芝棗牛肉膠凍(溫)
【配方】靈芝粉30克,牛肉1000克,大棗(去核)30個,黃酒200克,鹽少許。
【功效】補氣益血,益智安神。適用於氣血虛弱消瘦、少食消渴、精神倦怠、腦力衰退等症。
【製作】將大棗切碎。牛肉洗淨,切碎放入大鍋內,加水適量,放入靈芝粉及大棗,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繼續煎熬2小時,同時加入黃酒和鹽,至稠黏時停火,倒入盆內冷藏成膠凍狀食用。
【食法】每日1次,佐餐或單獨食用。
【宜忌】痰多及泄瀉者不宜多食。
【解析】靈芝是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性味甘,平。能治虛勞咳嗽,氣喘失眠,消化不良。《本經》:“……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靈芝是補益身體之聖品,有“扶正培本”的效果。大棗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牛肉是補益脾胃,益氣養血之常用食補肉類。以上藥食同烹後,能增強補氣血,益智安神之功效。適用於失眠多夢,身體虛弱,記憶力減退等症,正常人也可作為補益身體健康之膳食長年食用,達到益壽延年之目的。
茯苓芹菜炒牛肝(溫)
【配方】茯苓20克,枸杞子25克,桂圓肉10克,芹菜200克,木耳10克,牛肝300克,豆粉、料酒、薑、蔥、鹽、雞精、素油各適量。
【功效】安神,益智。適用於心神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製作】
1.茯苓研成細粉;芹菜擇好,洗淨,切段;木耳用溫水發透,撕成瓣狀,瀝幹水分;牛肝洗淨,切薄片,用豆粉、茯苓粉、鹽、雞精抓勻,放置30分鍾;薑切片,蔥切段。
2.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至六成熱時,下薑、蔥爆香,隨即下入牛肝、料酒,炒變色,再加入桂圓肉、木耳、枸杞子、芹菜、鹽、雞精炒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或單獨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皆宜。
【解析】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腎經。能滋腎潤肺,補肝明目。《藥性論》:“能補益精諸不足,明目,安神。”桂圓肉具益心脾,補氣血,養血安神之效。茯苓能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牛肝具有補肝明目,養血益氣之效。芹菜可涼肝清心。以上藥食同烹後,可發揮安神益智之功,並有明目之效,適合四季補腦安神之用。
核桃地黃雞(平)
【配方】核桃仁50克,生地黃50克,飴糖50克,烏雞1隻。
【功效】補髓養血,益智安神。適用於腰膝酸痛、不能久立、骨蒸盜汗、神煩頭暈等症。
【製作】
1.將烏雞宰殺後,去毛茬,除去內髒,洗淨;生地黃與飴糖拌勻,同核桃仁一起裝入雞腹內,將雞放入盆中,加水適量,但不要放鹽、醋等。
2.將盛雞的盆置入蒸籠中,蒸熟即成。
【食法】吃肉,喝湯,可每3日1次。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皆宜。
【解析】核桃仁性味甘,溫。入腎、肺經。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生地黃味甘、苦性寒,具滋陰,補血之效。以上二藥與溫中益氣、補精添髓之烏雞同烹,能增強補腦益智,養心安神之功效。適用於患者及正常人四季食用。
桂圓首烏煨雞(溫)
【配方】桂圓肉30克,製首烏30克,母雞1隻,食鹽、生薑、料酒各適量。
【功效】補肝養血,滋腎益精,健腦益智。適用於血虛、肝腎陰虛所引起的頭昏眼花、失眠、脫肛、智力低下等症。正常人食用有保健作用。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