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母雞宰殺後,去毛茬和內髒,洗淨,用布包生薑、製首烏和桂圓肉放入雞腹內,雞放沙鍋內,加水和料酒各適量,煨熟。

2.從雞腹內取出藥袋,湯中加食鹽適量即成。

【食法】吃肉,喝湯。每天服2次。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皆宜。

【解析】桂圓肉性味甘,溫。入心、脾經。能益心脾,補氣血,安神。《滇南本草》:“養血安神,長智斂汗,開胃益脾。”製首烏具補肝益腎,養血祛風之效。此方以何首烏補肝腎,桂圓肉益智補腦,母雞補氣血,共為益智補腦佳方。

人參山藥炒雞胗肝(溫)

【配方】人參15克,山藥30克,枸杞子15克,芹菜100克,雞胗150克,雞肝150克,料酒、薑、蔥、鹽、素油各適量。

【功效】補氣血,益智慧。適用於氣血兩虧、腦力欠佳、智力低下等症。

【製作】

1.將雞肝、雞胗洗淨,切薄片;芹菜洗淨切段;薑切片,蔥切段;人參、山藥、枸杞子放入沙鍋內熬取藥液少量。

2.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至六成熱時,加入薑蔥爆香,下入雞肝、雞胗、料酒翻炒後,加入芹菜、藥液、鹽炒熟即成。

【食法】佐餐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皆宜。

【解析】人參性味甘、微苦,溫。入脾、肺經。能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本經》:“主補五髒,安精神……明目,開心益智。”山藥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效。枸杞子具滋腎,潤肺,補肝,明目之功效。以上三藥與補腎肝、健胃之雞胗、雞肝同烹,適用於體質虛寒患者及正常人四季食用。

芡實核桃煮老鴨(平)

【配方】芡實100克,核桃仁50克,老鴨1隻,蔥、生薑、食鹽、料酒各適量。

【功效】健脾固腎,養心安神。適用於消渴症、脾虛水腫、腎虛遺精、智力低下等症。正常人食用,有保健作用。

【製作】

1.老鴨宰殺後,去毛茬和內髒,洗淨血水,將芡實、核桃仁放入鴨腹內。

2.將鴨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放入蔥、生薑、料酒,再用文火燉熬約2小時,至鴨肉熟爛後加鹽攪勻即成。

【食法】吃肉,喝湯。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核桃仁性味甘,溫。入腎、肺經。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綱目》:“補氣養血……溫肺潤腸。”芡實具固腎澀精、補脾止瀉之效。以上二藥與補益脾胃,補虛勞之老鴨同烹,補益作用獲得加強,健脾固腎作用明顯。

圓杞蒸鴨(平)

【配方】桂圓肉20克,枸杞子20克,鴨肉500克,料酒、薑、蔥、鹽各適量。

【功效】補心肝,養心安神。適用於肝腎虧損、心血不足、視物不清、腦力衰退等症。正常人食用有悅色養顏作用。

【製作】

1.將桂圓肉、枸杞子洗淨;鴨肉洗淨,去毛茬並切塊;薑切片,蔥切段。

2.將桂圓肉、枸杞子、鴨肉、料酒、薑、蔥放入蒸盆內,加入水和鹽置武火大氣蒸籠內蒸4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皆宜。

【解析】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腎經。《攝生秘刻》中說:“安神養血,滋陰壯陽,益智,強筋骨,澤肌膚,駐顏色。”桂圓肉味甘,溫。歸心、肝經。能補心脾,益氣血,治健忘。本方以枸杞子補肝腎為君藥,佐以桂圓肉,並與養陰補血之鴨肉同烹,可增強其補心肝,益智慧,安心神之功效。適用於患者及正常人四季食用。

智仁鴨湯(平)

【配方】益智仁5克,枸杞15克,山藥15克,鴨1隻,薑、蔥、料酒、鹽各適量。

【功效】滋補脾腎,健腦益智。適用於智力不足、反應較遲、記憶力差、氣血虧損等症。正常人食用,有保健作用。

【製作】

1.鴨處理幹淨去毛茬、去內髒,與益智仁、枸杞、山藥片、薑、蔥、鹽、料酒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

2.將沙鍋置武火上燒開,文火燉熬1.5~2小時,鴨肉熟爛後即成。

【食法】佐餐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皆宜。

【解析】益智仁具有溫脾,暖腎,澀精之功效。枸杞具滋腎潤肺,補肝明目之功效。山藥具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效。以上三藥與補益脾胃,補虛勞之鴨同烹,能增強補腦益智,滋補脾腎之功效。

冬菇核桃全雞(溫)

【配方】肥壯仔公雞1隻,冬菇絲60克,筍絲60克,核桃仁50克,火腿絲25克,大棗15個,黃酒、白湯、白糖、食鹽、醬油、蔥絲、薑絲各適量。

【功效】氣血雙補,健腦益智。適用於氣血不足、身體虛弱等症。正常人食用,有保健作用。

【製作】

1.將仔公雞宰殺,去毛茬後,用刀在背脊自尾端剖至頸下端,剖開脊梁骨,不剖開腹部,除去內髒,洗淨;然後在剖開處扳一下,擴大切口,用刀根在脊梁骨上每一寸斬一刀,使脊梁骨逐節脫開,並焯八成熟,再用冷水洗淨,使雞肉白淨、清爽。

2.將冬菇絲、筍絲、核桃仁、大棗、薑絲、蔥絲、火腿絲從雞背剖開處塞入肚中,再加入黃酒、醬油、白糖、食鹽、白湯,扣放在合適的湯碗中。

3.將雞放入蒸籠,武火蒸半小時,蒸至雞肉熟透時出籠。

【食法】佐餐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皆宜。

【解析】核桃仁性味甘,溫。入腎、肺經。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綱目》:“補氣養血……溫肺潤腸。”大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與健腦益智核桃仁同用,可達補腦安神作用。二藥與健脾開胃之冬菇、竹筍、火腿配伍蒸雞,可發揮良好的氣血雙補之效,並可補腦安神。

遠誌炒羊肝(溫)

【配方】遠誌50克,羊肝250克,豆苗100克,木耳10克,料酒、薑、蔥、鹽、豆粉、素油各適量。

【功效】益智,補腦,溫胃。適用於智力低下、反應遲鈍、腦力衰退、胃寒等症。正常人食用,有一定保健作用。

【製作】

1.將遠誌放入沙鍋內用清水煮沸30分鍾,過濾,留汁液,備用;羊肝切成薄片,用遠誌藥液、鹽、豆粉抓勻,放置30分鍾;木耳用清水發透,去蒂,撕成瓣狀;豆苗洗淨;薑切片,蔥切段。

2.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至六成熱時,下薑蔥爆香,隨即下入羊肝、料酒炒變色,再加入木耳、豆苗,炒熟即成。

【食法】佐餐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皆宜。

【解析】遠誌性味甘、辛,溫。入心、腎經。能安神益智,祛痰,解鬱。《滇南本草》:“養心血鎮驚,寧心,散痰涎。”其與益血、補肝、明目之羊肝同烹,能益智開竅醒腦,並有溫胃健胃之功,適用於各種人士四季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