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死後,其弟孫權統領吳軍。他跟從曹操打敗了袁紹,兵力日益壯大,曹操下書責怪孫權並索要人質。張昭等人在一起討論,始終拿不定主意。孫權於是請周瑜到母親前商議。周瑜說:“以前楚國被封於荊山之下時,方圓不足百裏,但其後代很有才能,開拓疆土,在郢建立基業,後來又占據了荊州和揚州,到達南海,世代相傳了九百多年。現在你憑借父兄的威望兼並了六郡,兵精糧足,將士願為你效命。可開山煉銅,煮海曬鹽,境內土地富饒,民不思變;水路暢通,交通便利,百姓都英勇善戰,所向無敵。有什麼理由被逼迫而交納人質呢?人質一交,便隻能服從曹操,下令召見便不得不去,這樣就受製於人,哪能與南麵稱王相比呢?不如不聽他的而靜觀其變。倘若曹操能以正義,見稱於天下,將軍再歸順他也為時不晚。如果他企圖暴亂天下,戰爭猶如火勢,他將玩火自焚。將軍可振作軍威,等待時機,又何必送人質呢?”孫權的母親說:“公瑾說得對。”於是便沒有送人質給曹操。
孫策死的時候,孫權年少,初掌大權。太後很是擔憂,就把張昭、董襲等人引見給孫權。孫權問道:“江東可以保證長治久安嗎?”董襲回答說:“江東有險要的山川地勢為屏障,討逆將軍為政英明,有恩德惠及於人民;你繼承基業以後,群臣莫不盡心竭力。有張昭管理全局,我等做你的幹將,這正是地利、人和的局麵,沒有什麼可憂慮的。”眾人都很讚賞他這番話,後來曹操進入荊州,劉琮率眾投降。
原來,劉表死後,魯肅勸說孫權道:“荊、楚之地與我們相鄰,河流連接北方,外麵環繞長江、漢水,內部聳立著崇山峻嶺,如金城一般堅固。沃野萬裏,百姓富足。如果據為己有,就是帝業的資本。我請求奉命前往安慰劉表的兩個兒子,慰勞他們手下的軍將,並勸說劉備讓他安撫劉表的部眾,共同抗擊曹操。”但魯肅還沒趕到,劉琮已經投降曹操了。
曹操獲得劉表的水軍、戰船及步兵數十萬,東吳將士聞訊都很惶恐。孫權招見部下,詢問計策,大家都認為:曹操乃豺虎之人,他托名漢相,挾天子征伐四方,動輒以朝廷為借口,現在如果抗拒他,事情不會順利。況且對將軍來說,可以借以抗拒曹操的,唯有長江天險,現在曹操已經奪得荊州,占領了它的全部土地,劉表的水軍,大小戰船數以千計,曹操將其布置於江邊,再調動步兵,水陸齊下,這便與我共同擁有了長江天險,雙方勢力的多寡不可相提並論。所以依我們的愚見,最好還是迎接他。周瑜反對說:“曹操雖然托名漢相,其實是漢賊。將軍英武過人,才能卓越,又依仗父兄遺留的基業,割據江東,占地數千裏,軍隊精悍,物資充足,英雄豪傑都願跟隨你幹一番事業,應該縱橫天下,為漢朝掃除汙穢。況且曹操是自己來送死,怎可迎接他?讓我為你謀劃:現在如果北方已經穩定,曹操沒有內患,他可以曠日持久地和我們較量,也能和我們在舟船上爭勝負。而現在北方並未穩定,還有馬超、韓遂活躍在關西,成為曹操的後患。再說舍下鞍馬,操起舟楫與吳越爭鬥本來就不是中原人的特長。現在又正值寒冬,馬無草料,驅使中原的戰士跋山涉水來到江南,他們不服水土,必生疾病。以上四點都是用兵大忌,而曹操竟然都冒險做了。將軍擒獲曹操的機會就在今天。我請求帶領精兵三萬,進駐夏口,保證替將軍打敗曹操。”孫權說:“老賊早就打算廢漢自立了,隻是顧忌袁紹、袁術、呂布、劉表和我。現在他們幾位都已被消滅,隻有我還在,我和老賊勢不兩立。你說應當抗擊很合我意,這是上天把你賜給我的呀!”
當時,孫權駐軍柴桑,劉備駐紮樊城。曹操南征劉表,正遇劉表去世,劉表之子劉琮投降了曹操。劉備還不知道消息。曹操率軍突然到來,到了宛城,劉備才得知。劉備於是率領手下人南逃,被曹軍打散。劉備跑到夏日,諸葛亮說:“情況很危急了,請讓我去向孫權求救。”見到孫權,諸葛亮說:“將軍在江東起兵,劉豫州也在漢南興兵,共同和曹操爭天下。現在曹操消滅北方大敵的事業基本完成,又接著攻陷荊州,威震四方,各方英雄沒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也避逃了,你可以估計一下自己的力量再決定:假如吳、越之地的人馬能與曹操抗衡,不如早些與其斷絕關係。假如不能抵擋他,那為什麼不放下武器,臣服於曹操呢?現在將軍對外假托服從,內心卻是猶豫不決。情況危急卻沒有看到大禍就要臨頭了。”孫權說:“若如你所說,劉豫州為什麼不去臣服曹操呢?”諸葛亮答道:“田橫,是齊國的一個武士,尚能堅守忠義,不受屈辱,何況劉豫州乃皇室後裔,蓋世英雄,各方人士仰慕他,有如江河歸大海。假如事情成功,這是天意,怎麼能再去臣服曹操呢!”孫權激動地說:“我不能拿著整個東吳的土地和十萬將士受製於他人!我決心已定,除了劉豫州再沒有誰能抗擊曹操了。不過,劉豫州剛剛戰敗,怎麼能抗擊強敵呢?”諸葛亮說:“劉豫州雖然戰敗,但現在返回的士兵連同關羽的水軍計有精兵上萬人,劉琦聚集江夏士兵也不下萬人。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肯定很疲憊,他為了追擊劉豫州,輕騎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裏,這就是所謂‘強弩之末,穿不透魯編’的情形。這是兵法大忌,這樣勢必損失大將。再者,北方人不熟悉水戰,而且荊州百姓歸附曹操,完全是迫於武力,而非心服。現在將軍如果能派遣猛將率領數萬士兵,和劉豫州齊心協力,打敗曹操是必然的。曹軍一旦戰敗,勢必返回北方。這樣荊州和東吳的力量就會增強,鼎足而立的局麵就形成了。成敗的關鍵就在今天。”孫權十分高興,當即派周瑜、魯肅跟諸葛亮去拜見劉備,共同抗擊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