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軍隊在繼續進攻。同時,英國和瑞典看到俄國形勢混亂,也想乘這絕好時機插足俄國,攫取土地和財富。英國派出軍隊乘兵艦到達俄國港口阿爾罕格爾斯克,隨時準備登陸。瑞典的野心更大,它企圖借此機會,永遠取得對俄國的控製統治權。早在1609年,瑞典國王就借俄皇相伊斯基向他求援的機會出兵1.5萬人,開進俄國的諾夫哥德羅。如今俄國沙皇沒有了,瑞典國王的打算是,一方麵擊敗波蘭侵俄軍隊,另方麵消滅俄國的民團力量,使自己成為俄國主宰。
麵對這一複雜環境,波紮爾斯基知道,自己最大的敵人是波蘭,因此必須集中力量打擊它。同時英國和瑞典也野心勃勃,一有機會就會猙獰畢露。要想首先打擊最主要的敵人波蘭,就必須時刻警惕、牽製住次要之敵英國和瑞典,同時暫時先對它們實行安撫、迷惑,盡量讓它們沒有舉動。為此,波紮爾斯基派出一支兵馬到阿爾罕格爾斯克,預防美軍入侵;同時他又派另一支部隊前往別洛奧澤羅地區,堵截瑞典人到莫斯科之路。波紮爾斯基的用意是防止瑞典和英國對俄軍發動突然襲擊,保障自己西北後方的安全,這樣才能集中主力進攻莫斯科的波蘭軍隊。
對於野心巨大的瑞典國王,波紮爾斯基準備盡一切努力穩住和迷惑他。波紮爾斯基派出使者到瑞方,提出要同瑞典會化共同抗擊波蘭勢力。瑞王的使者也從諾夫哥羅德出發來到俄軍駐地。波紮爾斯基親自接見瑞典使者,熱情款待他,並表示出巨大的真誠與他談判。瑞典使者提出,瑞典幫助俄國抗擊波蘭軍隊,但打敗波蘭之後,必須由瑞典王子擔任全俄國的沙皇。這個條件當然是無法接受的,但波紮爾斯基卻裝做很感興趣,表示要認真考慮。波紮爾斯基每天都與瑞典使者會談,盡量拖長談判時間以便拖住瑞典,使瑞典不會立即動手。瑞典國王恰恰中了波紮爾斯基的計策。他見俄方有退讓的可能,就把賭注壓在談判上,一直沒有發動軍事攻勢。
背信棄義一舉三得
1700年,為了爭霸北歐,彼得一世的沙俄與瑞典之間爆發戰爭,史稱“北方戰爭”。波蘭橫亙於俄國和瑞典之間,因此,波蘭立場的向背對雙方是極為重要的。俄國拚命拉攏波蘭,企圖讓波蘭和自己站在一起共同與瑞典作戰。同時順國還有著更深的考慮和用心。在沙皇的利誘威逼下,波蘭終於同俄國結盟。1704年波蘭和俄國在納爾瓦商訂:波蘭加入對瑞典的戰爭,允許俄軍進入波蘭國土與瑞典作戰;俄國則答應戰爭勝利後把被瑞典占領的波蘭領土裏夫蘭歸還給波蘭。
納爾瓦協議之後,沙俄軍隊開進波蘭,與瑞典軍隊進行激戰。以後的15年裏,俄國與瑞典之間的戰爭一直在波蘭土地上進行。波蘭人飽嚐戰爭苦難,經濟遭受巨大摧毀,而俄國卻未受戰爭多少影響。1721年,瑞典被打敗,這時俄國立即變了臉,拒不將裏夫蘭還給波蘭。更有甚者,俄國借口種種原因,要求波蘭國王應允俄國軍隊留在波蘭。在波蘭呆了10幾年的俄軍已經占據了波蘭大量軍事經濟要地,成了不掉之尾。引狼入室的波蘭國王無可奈何,隻好答應俄國的要求。這樣,沙皇就達到了一箭三雕的目的:拉上波蘭和自己一同與瑞典作戰;使戰火在別國領土上燃燒;最後進一步控製了波蘭,為今後全麵吞並波蘭做好了準備。
丘吉爾丟卒保車
1940年11月12日,德國空軍司令部通過最新、最複雜的通訊密碼作出決定;為了報複英國皇家空軍同月8日對德國慕尼黑城的挑釁性空襲,將派空軍機群於14~15日對英國內陸的中心實行猛烈轟炸。這個被稱為”月光奏鳴曲”計劃的實施目標將在英國建築曆史上和工業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考文委城進行。
英國通過“超級機密”截獲了德國這一情報。但是,如何應付這次空襲,英國人卻麵!臨著兩難的選擇。種方案是采取主動措施保衛考文垂,當時曾製訂了一項代號為“冷衝”的行動計劃,即動用一切可以調動的飛機,在一開始就挫敗敵人的襲擊。因為當時有足夠的時間集中高射炮火、探照燈和煙幕防禦設施,加強全城的救火和救護工作。用炮火和探照燈配合作戰,至少可以迫使德國人在高空飛行或把他們驅離目標。然而,這樣一來,就有可能使德國人懷疑自己的密碼已被破譯,英國人已經事先得到了空襲的警告。接著,德國人就會更換一種新的密碼係統,而已被英國人掌握的”超級機密”也必將失去作用。因此,另一種方案就是讓考文垂的防務措施保持原封不動,對空襲作出合乎常情的反應,也就是要忍痛割愛,用犧牲考文垂城來保住“超級機密”。
畫對這種困難的抉擇,隻有丘吉爾首相有權作出決定。他經過反複權衡,認識到“超級機密”的安全比一個重要工業城市的安全更為重要,因為“超級機密”在未來的戰役中肯定是有決定性意義的重要武器。為了全局利益,為了保證整個戰爭的勝利,隻有犧牲考文垂來保住“超級機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