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逆者從治”:清裏泄熱。
【方藥】用三黃石膏湯或白虎湯。(見本章實熱證與寒轉化熱證中)
2.真寒假熱證
身熱口渴脈大虛,舌淡尿清便溏稀,
內真寒證外假熱,理中四逆加桂枝。
【理】身熱欲蓋衣被(陽虛發熱),口渴但喜飲熱水(內有寒氣),脈大反而無力(內真虛);尿清、便溏、舌淡、苔白皆為內裏虛寒所致。
【法】甘溫除熱
【方藥】可用理中湯、四逆湯或補中益氣湯等方治之。(見本章“裏寒證”與“寒證”中)
第三節 虛實辨證論治
虛與實是正氣強弱、邪氣盛衰的兩個方麵。《素問通評虛實論篇》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李念莪稱此為醫宗之綱領,萬世之準繩。這兩句經文也就是給虛實所下的定義。
一、虛證
虛證形瘦無精神,心悸氣短汗雨淋,
陰虛可見五心熱,陽虛麵白肢不溫,
舌亮無苔脈細小,大便溏瀉小便頻。
【理】多因老年體弱,或婦女生育過多,大病久病之損傷,或病中失治誤治等所造成。精津氣血虧奪,不能充肌肉養精神,故形體消瘦,精神不振。心氣虛則心悸。肺氣虛則氣短。衛陽虛則大汗淋漓。陰虛則五心煩熱。五髒陽虛則麵色白,四肢欠溫。大便溏瀉是脾陽不足中氣下陷。小便頻數是腎虛而不能封藏。舌光亮無苔脈細小皆屬虛證共有的征象。
【法】補益虛損
【方】十全大補湯
【藥】人參15克黃芪20克白術15克茯苓25克甘草10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肉桂10克水煎服。
【隨症加減】
(1)陰虛者去人參肉桂加地骨皮、沙參、玄參、以熟地易生地。
(2)陽虛者可加桂枝、附子、幹薑等藥。
二、實證
實證狂躁神不安,呼吸氣粗咳多痰,
脅肋脹滿頭眩痛,脘腹脹痛大便難,
裏急後重小便閉,舌紅苔厚脈牢弦,
莪牛三黃香附米,青陳木香檳榔丸。
【理】實證多由感受外邪,或氣機失調所造成氣滯、血瘀、痰飲、水濕、食積等因所致。痰火瘀血擾亂心神的心氣實,故精神狂躁不安。痰濁阻肺所致肺氣實,故呼吸氣粗痰多。肝氣鬱結所致的肝氣實,故脅肋脹滿疼痛。中焦阻塞不通的脾胃氣實故有脘腹脹滿大便困難。大腸實熱故大便秘結,或見痢疾的裏急後重。膀胱實熱則有小便不通、淋漓澀痛。舌紅苔黃,脈見牢弦皆實證的反應。
【法】開壅瀉實
【方】木香檳榔丸
【藥】莪術10克二醜5克黃連5克黃柏5克大黃10克香附米20克青皮10克陳皮15克木香5克檳榔10克水煎服。
【隨症加減】
(1)心氣實去莪術、二醜,重用黃連加半夏、枳實、竹茹。
(2)肺氣實去莪術、二醜加芒硝、蘇子、葶藶子、杏仁。
(3)肝氣實加膽草、柴胡。
(4)膀胱氣實尿閉者加烏藥、滑石、澤瀉、茯苓。
三、虛證與實證關係
虛證與實證往往不是單純出現的,而是相互聯結,混合出現的。有表虛表實、裏虛裏實、有虛實轉化、虛實錯雜、或虛實的真假等問題,必須詳加細辨在治療上才能提高。
(一)虛實與表裏關係
1.表虛證
自汗惡風身酸痛,清涕苔白脈浮緩,
太陽中風表虛證,辛溫桂枝湯加減。
【理】衛陽不足,不能固表,故自汗惡風,風寒之邪損傷肌膚故頭身酸痛。肺主皮毛,開竅於鼻。風寒傷於肌表而犯肺,故有鼻流清涕。風寒傷表故苔薄白脈浮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