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分病,是溫熱病由表入裏發展的深重階段。也是溫熱入血的輕淺時期。其病位多在心包、心、肝等髒。
一、營衛合邪
微惡風寒夜熱甚,煩躁不寐或神昏。
發疹譫語舌紅絳,立法雙清營衛分。
銀翹桔薄竹葉草,犀地麥丹連玄參。
【理】衛分之微惡風寒未罷,而熱已直入於營,故稱營衛合邪。微惡風寒是溫熱在衛的見證。熱入於營,營陰耗損故身熱熱甚。熱入於營,逆傳心包,心神被擾,故煩躁不寐,神昏譫語。熱迫營血於衛分而發斑疹。舌紅絳脈數皆為熱象。
【法】營衛雙清
【方】銀翹丸合清營湯
【藥】銀花25克連翹15克桔梗15克薄荷10克竹葉10克甘草15克犀角5克生地30克麥冬20克丹參15克黃連15克玄參20克水煎服(犀角今用水牛角代替)。
二、熱在營分
身熱夜甚心煩躁,譫語不寐舌絳紅。
細數地麥玄銀翹,丹竹犀黃湯清營。
【理】熱邪入於營血而傷陰故身熱夜甚。熱入心營,內擾神明故心煩躁擾,或譫語不寐。熱入營分則血液循環加速,故舌紅絳無苔,脈細數。
【法】清營透熱
【方】清營湯
【藥】生地25克麥冬20克玄參20克銀花20克連翹15克丹參15克竹葉10克犀角5克黃連5克水煎服(犀角以水牛角代替)。
三、熱入心包
高熱譫語與神昏,四肢厥冷抽搐深,
舌紅細數或滑數,清宮麥冬犀玄參。
竹心翹心蓮子心,安宮紫雪至寶珍。
【理】心藏神,熱入心包,心神被擾故神昏譫語。邪熱內閉,不能達於四末,故見高熱而四肢厥冷。熱極生風故見抽搐。熱甚則脈細數。挾有痰者則脈滑數。
【法】清心開竅
【方】清宮湯
【藥】麥冬心15克犀角5克玄參20克竹葉心5克連翹心10克蓮子心10克水煎服(以水牛角代替犀角)。或用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牛黃至寶丹等。
第四節 血分病
血分為病,其病邪的途徑有二:一是由氣分傳來,不經過營分,直入血分者。二是由營分傳來,即先見營分的血熱神昏而後傳入血分。血分病,是溫熱之邪深重危急的階段。其病變部位主要在於肝腎二髒,其病變的本質,主要表現為動血動風亡陰失水。動血者,是因熱邪迫血妄行,所造成的肝不藏血,而表現衄血吐血和發斑等。動風,是因熱邪傷血,血不養筋發生筋膜強急而表現出抽搐、瘈疭等證。其失水耗陰者,乃精血耗傷之甚,津血轉相耗奪,則損傷於腎所造成傷陰、亡陰、失水等證。
一、熱在血分(血熱妄行)
高熱夜甚五心煩,甚則神昏譫妄言。
口渴汗多吐衄血,皮膚紫黑出疹斑。
舌絳脈數清涼血,犀角地黃芍牡丹。
【理】溫熱之邪入於血分,所造成迫血妄行,而耗血傷陰,陰血虧虛,故高熱夜甚和五心煩熱。熱擾心神,故神昏譫語。熱甚傷津,或迫津外泄故口渴汗多。熱甚迫血妄行故有出血發斑等證。
【法】清熱涼血
【方】犀角地黃湯
【藥】犀角5克生地黃50克赤芍20克牡丹皮30克水煎服(以水牛角易犀角)。
二、熱動肝風
頭痛眩暈目紅赤,發熱口渴項背直。
陣發抽搐舌紅絳,弦數清肝熄風宜。
羚角鉤藤地桑菊,芍草茯神貝竹茹。
【理】熱甚傷肝,肝脈上於頭,開竅於目,故頭痛眩暈目紅赤。熱甚傷津故發熱口渴。督脈上巔頂下頸項,過脊背,肝脈與督脈絡於巔頂,肝風內動則肝脈督脈拘急,故項背拘急強直,陣陣抽搐。熱盛內熾故舌紅絳,脈弦數。
【法】清肝熄風
【方】羚角鉤藤湯
【藥】羚羊角2克鉤藤40克(後下)生地40克桑葉10克菊花20克白芍15克甘草15克茯神25克貝母10克竹茹20克水煎服。
三、血熱傷陰
身熱潮熱麵赤紅,五心煩熱耳鳴聾。
神疲不寐口舌燥,虛數滋陰複脈靈。
黃連阿膠滋泄火,青蒿鱉甲養陰能。
【理】熱入血分損耗陰液,陰虛則陽浮於上,故有身熱麵赤、陰虛陽盛,化熱,虛火上升故口舌幹燥,耳鳴耳聾。陰虛化熱不能養神故神疲不寐五心煩熱。陰虛陽盛故脈虛數。
【法】滋陰養液、滋液泄火、或養陰清熱
【方】
(1)滋陰養液可用加減複脈湯。“芍草阿麥麻地黃”.白芍30克甘草15克阿膠15克麥冬20克火麻仁30克生地黃30克水煎服。
(2)滋陰泄火,心煩不寐者,可用黃連阿膠湯。“連膠芩芍卵黃新”.黃連15克阿膠15克黃芩20克白芍30克雞卵黃1個水煎服。
(3)潮熱五心煩熱者,可用青蒿鱉甲湯以養陰清熱。“青蒿鱉甲知丹地”.青蒿20克鱉甲25克知母15克丹皮25克生地40克水煎服。
四、亡陰失水
肢體瘦弱又幹枯,唇萎舌縮齒積垢。
目陷睛迷昏沉睡,肢端厥冷拘急抽。
脈微欲絕指蠕動,三甲複脈芍草收。
龜鱉牡地麥阿火,抽搐五雞定風珠。
【理】亡陰是津液虧竭的失水狀態。此乃溫熱傷血,久留而不去的危重證候。腎藏精,精為生血之源,溫熱傷腎,久久不愈則亡精耗液,精血虧奪故有消瘦枯萎等上述諸疾。
【法】滋陰潛陽
【方】三甲複脈湯
【藥】龜版20克鱉甲20克牡蠣50克白芍25克甘草15克生地20克麥冬20克阿膠15克火麻仁40克水煎服。若四肢抽搐較重者,以本方再加五味子20克雞子黃1枚,名大定風珠。
第五節 上焦濕熱
濕熱病邪在上焦,是濕熱傷人的初期階段。其病邪主要在肺和皮毛,但由於濕邪黏膩礙脾,故病雖在上焦,也往往有脾胃和肌肉之濕的見症。又因濕為陰邪,故初期熱象多不明顯,而其症狀多以惡寒為主。
一、濕困肌表
惡寒重而發熱輕,無汗多汗身重痛。
頭沉如裹昏蒙脹,神識呆滯耳鳴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