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中補虛黃芪建中湯
白芍40桂枝20
甘草15黃芪50
飴糖3匙生薑25
大棗25
水煎服兼消化不好者
加麥芽50、陳皮25、內金10,
兼體倦乏力者加黨參50
虛痛
陰虛胃脘灼熱隱痛,綿綿不休,唇幹舌燥口微渴,納少,食後飽脹,便秘或幹嘔呃逆,兼有五心煩熱、少寐多夢,舌紅脈細數脾胃虛弱、津液化源不足,不能濡潤胃脘,故胃脘灼熱隱痛,陰虛陽盛而耗津,故唇舌幹、口微渴,食後飽脹便秘等。陰虛則陽盛,故有五心煩熱、少寐多夢等。
滋陰養胃益胃湯
沙參20麥冬20
生地50玉竹30
冰糖15
水煎服胃熱脹痛加
生百合50、
荔枝核20、
烏藥15、
元胡15,
全身乏力,加
黨參25、
黃芪25
實痛
氣滯胃脘脹滿,攻痛連脅,噯氣頻多,按之較舒,苔薄白脈沉弦氣滯胃脘不散,故胃脘脹痛,胃氣不降則肝氣不舒,故攻痛連脅噯氣頻多。
降氣和胃沉香降氣散
沉香10砂仁15
香附25元胡15
川楝子25炙甘草10
水煎服疼痛不止者加
木香10、
青皮10、
蘇梗15
血瘀胃脘刺痛不移、拒按,食後痛甚或吐血便黑,舌隱青有瘀斑脈澀有形之血,瘀於胃脘而不散,故胃脘刺痛不移,食後,或揉按,可使瘀血加劇故痛甚。胃絡出血則便黑。
通絡活血失笑散
蒲黃15靈脂15
共為細末每服15
日服二次痛甚者,可加
香附15、烏藥15、青皮10(理氣活血止痛)
食積食後胃脘脹痛,拒按,噯腐吞酸口臭不思飲食,大便不爽或泄瀉,苔厚膩,脈滑大食滯胃脘而不通,不通則痛。胃氣鬱滯不暢則噯腐吞酸口臭。消化不良則大便不爽。
消食導滯保和丸
陳皮15半夏15
茯苓15萊菔子15
連翹15山楂15
神曲15
水煎服食滯腹脹加
麥芽50、香櫞20、青皮10
四、腹痛的辨證論治
腹痛,是指腹部發生疼痛的症狀而言。其範圍包括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大腹小腹的整個位置。凡在此範圍內出現的症狀,均稱為腹痛。
肝、膽、脾、腎、大、小腸、胞宮等髒腑,均位居於此。手足三陰、足少陽、足陽明、衝、任、帶等經脈,均循行於腹部。若外邪所襲,或內有所傷,以致氣血運行受阻,或氣血不足以溫養,或腸管阻塞,腸體病變,均能產生腹痛。以疼痛的部位而言,大抵痛在下脘,屬太陰脾;痛在少腹左右屬厥陰肝;痛在臍腹正中屬少陰、衝、任。繞臍痛者,多屬蟲積;臍右下方痛者多屬腸癰;小腹痛與月經有關者為痛經。以疼痛性質來說,氣鬱、寒、熱、血虛為無形;食積、瘀血、蟲積、癥塊為有形。有形之痛,痛有定處,而脹無休止;無形之痛,痛無定處,而或脹或止;氣聚之痛而見形,氣散則平而無跡。痛而滿悶拒按者多實;腹部空痛喜按者為虛。饑則悶者多虛;飽則脹痛劇者多實。臨床隻有辨明寒熱虛實,才能給予恰當的治療。
腹痛
證候主症理法方藥(單位:克)隨症加減(單位:克)
寒邪內積腹痛急暴,脹痛拒按,遇冷更甚,得熱則痛減,小便清利,大便溏薄。苔薄白,脈沉緊寒邪凝結,氣滯不通故腹痛急暴。陰邪凝結不通,故脹痛拒按。寒則陽衰氣化不行,津液不布故尿清便溏。
溫中散寒正氣天香散
烏藥20香附25
幹薑25紫蘇15
陳皮20
水煎服①臍中痛不可忍者加附子15、甘草15蔥白2頭
②少腹拘急冷痛者加吳萸15、白芍50、肉桂10
火熱內熾腹熱脹痛,痛而喜冷惡熱,拒按,大便秘結,口渴舌紅,苔黃幹,脈滑數熱邪內結,氣機不通,故腹熱脹痛,拒按。寒能勝熱,故痛而喜涼惡熱。熱邪內結傷津液,故口渴大便秘結。
攻下泄熱大承氣湯
枳實20厚樸15
大黃20芒硝15
水煎服腹部劇痛者,可加金鈴子25、延胡索15
脾陽不足腹痛綿綿,痛在臍周,喜溫喜按,時作時止,四肢發涼大便溏瀉,舌質淡嫩,苔薄白,脈沉弱脾陽不足,寒從中生,虛寒不能化氣,故臍周綿綿作痛。溫熱與揉按均能助陽散寒,故喜溫喜按時痛時止。陽虛不能通於四末故肢冷,脾陽衰則便溏。
溫中補氣健脾理中湯
人參15幹薑20
白術15甘草15
水煎服①四肢厥冷加
附子15
②腹滿納少加
青皮15、
陳皮20
氣滯不通腹部脹痛,無定處,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疼痛而脹,時減時複,揉按得矢氣則舒。苔薄膩脈沉弦氣滯不通的部位不定,故腹部脹痛無定處。氣機通暢則痛止,氣機滯塞則痛作。揉按與矢氣,皆可使氣機通暢故揉按與得矢氣則。
舒行氣散滯木香順氣散
木香5香附25
檳榔10青皮10
陳皮15厚樸15
蒼術15枳殼10
砂仁10甘草10
水煎服若飲食減少者,可加
麥芽15、神曲15、萊菔子15、山楂15
瘀血不行腹部疼痛固定不移,痛如針刺,日輕夜重,或有積塊可按,口唇色暗,舌見瘀斑,脈沉澀瘀血有形,阻塞氣機則腹部刺痛固定不移。晝則陽盛,氣機暢旺,夜則陽衰,氣機減退,故日輕夜重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湯。
小茴15炮薑15
元胡15靈脂15
沒藥15川芎15
當歸15蒲黃10
官桂10赤芍15
水煎服①腹痛拘急可加白芍30、
甘草20
②少腹脹悶加
烏藥15、荔枝核15
蟲積內擾繞臍而痛,乍痛乍止,按之或有條索感,麵部有白斑,唇內有碎點,大便有時帶蟲回腸位於臍周,乃蛔蟲寄居之處。故蟲積多繞臍疼痛。因蟲體時動時靜,故乍痛乍止。大小腸經脈循麵環唇口,故麵有蟲斑,唇內有碎點消積殺蟲追蟲丸。
榔片15木香10
雷丸15皂角10
茵陳15苦楝皮25
水煎服大便不通可加
大黃10、黑醜10、白醜10
癰
內熱鬱滯腹痛陣作,初走痛在上腹或臍周,繼則轉移右下腹,按之劇痛、腹部拘急。右下肢屈踡不敢伸。輕度發熱伴有惡心嘔吐。苔黃膩脈弦數腸內鬱熱積滯不得通暢、胃氣不降。故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大小腸會合處謂之闌門,闌門位於右下腹故右下腹拘急劇痛泄熱祛瘀大黃牡丹皮湯。
大黃25牡丹皮20桃仁20芒硝15冬瓜仁50
水煎服①腹痛拘急劇痛者加
白芍50、
甘草15
②惡寒發熱往來寒熱者加柴胡25
③腹部熱痛加枳殼、金銀花、紅藤
膿腫固定於右下腹部拘急疼痛拒按,或右下腹觸到包塊便秘尿黃赤苔黃膩脈弦洪數闌門處腫脹潰膿,故右下腹部拘急劇痛,拒按活血散瘀消腫排膿薏米附子敗醬散。
薏苡仁50附子10敗醬50
水煎服①拘急疼痛加
白芍50、甘草25
②化膿已成加
蒲公英50、地丁40、雙花50
月經痛
血虛經期或經後小腹綿綿作痛按之痛減月經色淡量少平素血虛,行經之時血海空虛,胞宮失養,無力運行經血故經期或經後腹痛補氣養血當歸建中湯。
桂枝15白芍15甘草15飴糖3匙當歸25
水煎服體弱乏力者加
黨參50、
肉桂10
氣滯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脹重痛輕連及胸脅乳房脹痛,經量少色紫挾瘀塊氣滯經血不得暢行,滯塞不通,故小腹及胸脅乳房部脹重痛輕。
疏肝理氣
加味烏藥湯烏藥15縮砂仁15
延胡10甘草15
木香5香附15
檳榔10
水煎服或用逍遙湯加
麥芽100、香櫞20、烏藥15、香附25
血瘀經前或經期小腹刺痛、拒按、痛重脹輕、經色紫黑有瘀血塊,塊下後則痛減經血瘀滯於胞宮不得通行。不通則痛。瘀血有形,不散故腹刺痛有瘀血塊。
活血行腹琥珀散
三棱5莪術10
丹皮15官桂5
延胡15烏藥15
寄奴15當歸15
赤芍15生地20
水煎服或用少腹逐瘀湯加桃仁、紅花
虛寒經血過多經後腹部冷痛喜按者脈沉遲無力經水來多、胞虛受寒所致,或受寒而過期不行。
溫經補虛散寒大溫經湯
吳萸10丹皮15
阿膠15半夏10
麥冬15當歸20
川芎10白芍25
人參15肉桂10
甘草15
水煎服或用八珍湯加官桂重用白芍、甘草
寒邪凝滯月經過期不行,少腹冷痛拘急,喜溫熱。脈沉緊者寒濕之邪,襲於胞中,搏於衝任,客於胞宮,與血相結,經行不利而痛。
溫經散寒吳茱萸湯
吳萸15防風15
槁本15細辛5
幹薑15茯苓15
木香5甘草10
當歸15肉桂10
丹皮15半夏15
寸冬20
水煎服腹痛拘急加白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