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症狀辨證論治(五)(2 / 3)

赤芍15紅花10

桃仁15丹參25

山甲10澤瀉25

白術15青皮10

牡蠣25

水煎服

胃苓湯:蒼術、厚樸、甘草、陳皮、豬苓、茯苓、澤瀉、白術、肉桂

後期

腹大脹滿,如囊裹水,麵色蒼白萎黃,肌肉消瘦,舌質淡,脈緩

脾不健運,水濕停聚,氣血結聚而腹大。脾不運化精微,不能充養肌肉。故麵黃肌瘦

化瘀通絡調和氣血

化瘀湯與六君子湯

可用化瘀湯與香砂六君子湯交替使用水煎服

第十六節 失血的辨證論治

失血,是指血液通過孔竅,流出於體外的出血症狀,由於出血的部位不同,則有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婦女經漏經崩等。其失血的病因總不外,血熱妄行;氣不攝血;瘀血陰絡,血不歸經等,必須詳查病因才能確定治療方針。

一、吐血

證候主症理法方藥(單位:克)隨症加減(單位:克)

胃熱

吐血鮮紅,或暗紫,或夾有食物,脘腹脹滿,經常胃脘脹痛,大便色黑,或便秘,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胃中有熱,熱傷陰絡,陰血上溢,故口吐鮮紅。熱則胃氣不降,故脘腹脹滿疼痛。熱甚耗津,胃中出血下於大腸,故便秘色黑

清熱瀉火止血

十灰散

大薊25小薊25

生荷葉15側柏葉15

丹皮15棕櫚皮15

茜草根25白茅根25

山梔子15大黃10

溫水送服

或用瀉心湯:大黃、黃連、黃芩與前方合用

肝鬱

嘔吐鮮血,兼口苦,胸悶氣短,善太息或兩脅作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煩躁不安,舌紅質絳,脈弦數

肝鬱化火犯胃爍傷胃府絡脈,絡破血溢故嘔吐鮮紅。肝膽相表裏,肝脈布脅肋,肝誌怒藏魂,肝鬱火熱,故有口苦,胸悶脅痛煩躁易怒失眠多夢等證

疏肝瀉火止血

丹梔逍遙湯

當歸15白術15

茯苓25白芍25

柴胡15薄荷10

甘草15山梔子15

丹皮15

水煎服

吐血不止加花蕊石、三七麵。如暴吐血不止可改服犀角地黃湯:犀角、生地、赤芍、丹皮。

二、咳血

證候主症理法方藥(單位:克)隨症加減(單位:克)

風熱傷肺

咳嗽咽癢,痰中帶血,口幹鼻燥,或有身熱,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風熱之邪損傷於肺,肺絡血溢,故咳嗽痰中帶血。肺主皮毛,開竅於鼻,風熱傷肺故身熱鼻幹

清熱潤肺止血

桑杏湯加減

桑皮25杏仁15

沙參20川貝15

梔子皮15梨皮15

香豉15

水煎服

去香豉加白茅根、茜草炭。身有熱者加薄荷、菊花。

肝火犯肺

咳嗽痰中帶血,兼口苦,胸悶,氣短,脅痛,煩躁易怒,大便幹燥,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

肝火亢盛爍傷肺氣,肺絡血溢故咳血。肺居於胸中,肝脈布胸脅,故胸悶氣短脅痛煩躁易怒。

清肝潤肺

瀉白散合黛蛤散

桑皮50地骨皮25

甘草15青皮15

蛤殼15

溫水送服

加入藕節50、

茅根50、茜草25、仙鶴草25止血作用更大。

肺癆咳血

咳嗽痰中帶血,或咳純血,血色鮮紅,兼有潮熱盜汗,兩顴發赤,形體消瘦,舌紅無苔脈細數。

虛損成癆,肺液耗損,陰虛陽亢。肺熱則絡脈之血外溢而有咳血。陰虛生內熱故盜汗形瘦、顴赤脈細數。

養陰清肺

百合固金湯

生百合50

生地50熟地25

玄參25貝母15

桔梗15麥冬15

白芍15當歸15

甘草15

水煎服

午後低熱五心煩熱,可加銀柴胡、胡黃連、地骨皮、鱉甲、青蒿等藥

肺寒咳血

喘嗽日久,咳唾稀痰,痰中帶血或咳吐純血,皮毛焦枯,形體消瘦,舌淡白無華,脈沉遲無力

長期喘嗽,肺氣不足、肺絡弛張,陽氣不能固守,而陰血外溢。故有咳血、形瘦等症

補肺益氣

鍾乳補肺湯

人參10麥冬15

五味子15冬花15

紫菀15雙皮25

桂枝15鍾乳石15

白石英15糯米5

生薑15大棗25

水煎服

氣虛不止咳血短促者,加黃芪、阿膠、地榆等藥

三、衄血

證候主症理法方藥(單位:克)隨症加減(單位:克)

鼻衄

肺熱鼻內幹燥而衄血,兼有口幹咳嗆無痰,舌紅脈數肺開竅於鼻,肺熱耗陰則鼻幹,熱傷鼻內絡脈,則衄血清熱涼血加味桑菊飲桑葉15菊花15連翹15薄荷10杏仁10桔梗15甘草10蘆根25丹皮15茅根25

水煎服如無表證者,去薄荷、桔梗,加山枝、麥冬、玄參、黃芩等

鼻衄

胃熱

鼻衄口渴引飲,鼻燥口臭,煩躁,舌紅苔黃,脈洪數

胃熱熾盛、耗損陰液口渴引飲。胃脈起於鼻,交中,內熱熏蒸於鼻,故衄血、鼻燥口臭

清胃涼血玉女煎知母15石膏50麥冬25生地50牛膝25

水煎服熱盛衄血不止可加丹皮、梔子、荷葉、柏葉、地榆等

肝熱

鼻內衄血,兼有頭痛眩暈,口苦目赤,急躁易怒,舌紅脈弦數

肝經火盛,迫血妄行所致鼻衄。其他頭痛眩暈等症皆為肝經的症狀

清肝瀉火當歸龍薈丸當歸15龍膽草15

蘆薈3黃芩15

黃連15黃柏15

大黃10梔子15

青黛5木香5

麝香(少許)若肺腎陰虛可去四黃加麥冬、玄參、知母、石斛等

齒衄

陽明熱盛

齒齦出血,兼有齒齦紅腫疼痛血色鮮紅,頭痛口臭,便秘,苔黃脈洪數

陽明胃脈入上齒中,胃火熱盛,則脈絡血液妄行,故衄血。熱盛則腫,故齒齦紅腫疼痛、口臭等清胃瀉火

加味清胃散

生地50黃連15當歸15丹皮15甘草15犀角15連翹15

溫水送服

便秘者加大黃。胃熱甚者加生石膏

脾氣不足

齒齦出血,血色潮紅,齒齦色淡,兼有周身出現或散在的紫癜。舌胖嫩,脈濡緩無力脾藏營而統血,脾氣不足,營氣已虛虧,不能統攝血液,而有皮下出血及齒齦出血

健脾益氣

薏仁白術茯苓湯

薏仁50茯苓50

白術25車前子15

澤瀉15防己15

黨參25黃芪25

當歸15川芎10

溫水送服

若神誌不寧少寐多夢者加棗仁、遠誌如胸腹痞滿加木香、香附

腎虛火旺

齒齦出血,血色淡紅,牙齒微有動搖疼痛。兼腰酸膝軟,舌紅脈細數

牙為骨之餘而屬腎、這是腎陰不足、水不製火、相火妄動、致使陰血上溢、而成衄血。腎附於腰故有腰酸

滋陰補腎降火

知柏地黃丸加減

萸肉15山藥25

茯苓25丹皮15

生地25澤瀉15

知母15黃柏15

加山梔15地榆30

大、小薊等

或用景嶽茜根散:茜草、黃芩、阿膠、側柏葉、生地、甘草。

四、便血

證候主症理法方藥(單位:克)隨症加減(單位:克)

中氣不足

先便後血,血色紫暗腹部隱痛,麵色無華兼有神疲懶言,納少便溏,舌淡脈弱

中氣不足,氣虛不固,血下溢於腸內而成便血。中焦陽氣不足,不能溫煦機體腸胃,而有諸證

補中益氣

補中益氣湯

黨參50黃芪25

白術15甘草15

升麻15柴胡15

當歸15陳皮15

水煎服

加地榆50、

茜草25,脫肛者重用黃芪、升麻加桔梗,少寐多夢者加棗仁、遠誌

大腸積熱

先血後便、下血鮮紅。大便不爽,口苦苔黃膩脈濡數

胃腸積熱,下傷陰絡則血液下流而便血

清熱止血

地榆散

地榆5茜草根25

黃芩15黃連15

山梔子15茯苓25

水煎服

熱甚傷陰者加玄參、麥冬、生地、當歸等

腸風下血

便血如濺,腹中隱痛、舌紅,脈數而芤

風熱灼傷腸絡故下血如濺

清熱止血

槐花散

槐花50側柏葉25

荊芥炭25炒枳殼15

水煎服

驗方:當歸25生地40、槐花25、側柏葉50、丹皮20、赤芍20、黃芩20、川黃連15,水煎服

濕熱蘊結(痔疾)

便血,血色鮮紅。肛門疼痛或腫痛,或肛門破裂等而下血。舌紅、脈多弦數

足太陽的經別入於肛中,陽明大腸之末端謂之肛門,濕熱蘊結於太陽陽明,濕熱鬱久而成痔。痔疾下血而成便血

清熱解毒止血

槐角丸

槐角25黃芩15

生地25地榆25

防風15荊芥15

側柏葉25當歸15

黃柏15黃連15

川芎10枳殼15

烏梅10

溫水送服

或用驗方金銀花100、連翹100、生甘草50、夏枯草50,共為細末勻10包,每日服1包。或按上述藥量減半,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