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同學們已經知道了老師的意思,他們開始猶豫的回答:“可能還沒有滿。”
教授稱讚了自己的學生,最後又拿出了一桶細沙,這次他還是用上次地方法把沙子也成功地倒進了大瓶子裏。
對於教授的同樣的問題,學生們已經完全明白了,他們這一次的答案是:“沒滿!”
教授於是又在同學們的眼前將一瓶水倒進了原來的那個大瓶子中。
我想這位教授的實驗已經充分展示了一個道理:學無止境。總有一些東西可以被找到,填充我們的人生。無論在什麼階段,無論我們取得了怎樣的成就,我們依然需要不斷掌握新的技能。因為我們必須知道,就算我們停止前進的腳步,我們的對手並不會也放棄學習;就算他們真的也停步不前,我們還是需要麵對新的對手。
因此成功者也需要學習。家喻戶曉的企業家李嘉誠先生一生就很注重學習,無論在什麼階段都沒有懈怠過。他從小時候起就很喜歡讀書,努力地不放過任何吸取知識的機會,這讓他有了一個很好的知識積澱,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積累讓他擁有更加廣闊的視野,也正是因為那時候他博覽群書、充滿學識,才為以後他的事業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礎。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我們很難想象他能具有如此卓越的商業眼光,取得後來的成就。
到了青年時期,李嘉誠為了能夠在香港得到更好的發展,又努力學會了粵語和英語。這兩門語言的掌握使他輕鬆融入了香港社會。正是通過這樣一步一步地學習,李嘉誠先生最終取得了成功。在他已經功成名就之後,還是沒有鬆懈。李嘉誠自己曾說,他現在除了學習經濟和科技方麵的知識外,還很喜歡名人傳記。他認為可以從這些東西中學到很多成功的經驗和智慧。要知道現在他已經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了,但是年齡和成就並沒有成為他不斷學習的阻礙,相反,他以自己超群的精力甚至比普通的人進步更快。李先生從來都不為自己過去取得的成績感到滿足,學習是他生活的一部分,這也許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嘉誠先生的經曆,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一生堅持學習的榜樣,還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通過不斷學習取得成功的榜樣。成功離不開勤奮,縱然一個人擁有天賜的良機,但是他如果隻是坐吃山空,終有一日會敗下陣來。
正是因為無數的人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又有無數的人倒下,我們才要通過學習來充實自己。每一天這個世界都在發生變化,讓人眼花繚亂,現在如日中天的產業可能不需要幾年就會日薄西山,要想屹立不倒掌握先機,就必須走在其他人的前麵。而真正的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夠走在前麵的人。他們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必須懂得更多,學得更快。
所以在這樣的社會裏,學習能力是最長期的技能,我們除了自己很難依靠我們自身之外的一些東西。那些技術、特長,就算它們現在沒有改變,還能讓我們有過人之處,但誰又知道5年之後、10年之後呢?別人會漸漸地從你的身上學到你的技術,而你也必須學到其他的技術。
誰還是時代的幸存者?誰將黯然告別曆史的舞台?到底哪股力量能夠取勝?沒人能說得清楚。我們唯一能夠預測的就是變化將永不停息。這看上去可能很殘酷,但這是這個時代的特征,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所處的環境,所以我們隻能讓自己適應環境,而學習就是給我們適應變化的能力。
小結
正如我們所說的,在這個迅速更新換代的時代,能夠保持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人,我們不能無視這些變化所帶來的挑戰,也不能無視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
每個人總是要不斷在人生的種種變化、挫折的曆程中努力“成長”,成長的過程離不開我們不懈地完善自己。如果我們無視問題的存在,對外界麻木不仁,對自身不思進取,那麼命運沒有理由把成功捧到我們眼前。
因此,對於自身的改變雖然艱難,但是我們仍然應當不斷地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學習新的生存本領,這也是我們保有過去的成就,創造明日輝煌的不二法門。
經曆磨礪和忍耐的人才能完成人生中的蛻變,破繭而出,化為翩翩蝴蝶。而如果隻是好逸惡勞、惶惶終日,那這個人終其一生也隻能作為一隻飛蛾。所以我們必須努力完善、琢磨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塊美玉。如果我們自己都放棄了自己,那麼這個世界自然也會放棄我們。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將我們置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