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藤黃酸通過調控PI3K_Akt_mTOR 信號通路誘導黑色素瘤B16細胞凋亡的研究(1 / 3)

新藤黃酸通過調控PI3K/Akt/mTOR 信號通路誘導黑色素瘤B16細胞凋亡的研究

藥理

作者:程卉 張璿 蘇婧婧 李慶林

[摘要] 目的:探討新藤黃酸誘導黑色素瘤B16細胞凋亡的機製。方法:MTT 試驗檢測新藤黃酸對B16細胞增殖抑製的作用;采用Hochest 33258熒光染色觀察新藤黃酸對B16細胞的影響;透射電鏡觀察新藤黃酸對B16細胞的超微結構的改變;Western blot法檢測PI3K,p-PI3K,Akt,p-Akt,p-mTOR,PTEN蛋白的變化以探討新藤黃酸誘導B16細胞凋亡的分子機製。結果:新藤黃酸對黑色素瘤細胞B16生長和增殖有明顯地抑製作用,並隨著新藤黃酸濃度的增加和作用時間的延長細胞活力明顯下降;Hochest 33258染色結果顯示,新藤黃酸處理的細胞中呈現明顯的凋亡特征;透射電鏡觀察發現新藤黃酸作用B16細胞後,細胞發生明顯凋亡的形態學變化;Western blot 檢測表明p-PI3K蛋白表達呈時間依賴性下降;p-Akt蛋白表達呈時間依賴性下降,而PI3K,Akt蛋白表達量基本不變,p-mTOR蛋白的表達隨著時間的延長有所下降,PTEN 蛋白的表達呈時間依賴性增加。結論:新藤黃酸在一定的時間和濃度範圍內能夠抑製黑色素瘤B16細胞的增殖,誘導細胞凋亡,其誘導細胞凋亡的機製可能與調控PI3K/Akt/mTOR信號通路有關。

[關鍵詞]新藤黃酸;細胞凋亡;B16;分子機製

黑色素瘤又稱惡性黑色素瘤,是由異常黑素細胞的過度增生所引發的一種常見的皮膚腫瘤。中國雖屬黑色素瘤的低發區,但近年來,惡性黑色素瘤發病的增長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它轉移早、進展快、預後差、死亡率高,現今仍未發現治療黑色素瘤較好的藥物[1]。隨著中藥成分抗腫瘤的不斷研究發展,部分中藥活性成分已在臨床抗腫瘤實踐中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這也為黑色素瘤的治療藥物研發指明了方向。

藤黃係藤黃科植物所分泌的幹燥樹脂,據古代醫書記載,藤黃味酸澀、有毒,具有攻毒蝕瘡、破血散結等功效。主治癰疽、腫毒、頑癬、惡瘡、跌打損傷、創傷出血及燙傷。現代中醫臨床也廣泛用於治療癌症、瘡瘍、毛囊炎等[2]。新藤黃酸(GNA)是藤黃中主要成分之一,近年來研究表明,新藤黃酸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3-5],抗癌譜廣。且藤黃作為治療皮膚疾患的中藥使用由來已久,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擬以小鼠皮膚黑色素瘤B16細胞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新藤黃酸對B16細胞誘導凋亡的可能機製。

1材料

1.1細胞株 黑色素瘤B16細胞來源於ATCC(美國國立細胞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院惠贈。細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基中於37 ℃,5% CO2條件下培養,選取對數生長期細胞進行實驗。

1.2材料 DMEM(Gibco公司);胎牛血清(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胰蛋白酶(Amersco公司); Akt,β-actin,PI3K,p-PI3K購自Cruz Biotechnology (Santa Cruz,CA,USA);Phospho-Akt(Ser 473),PTEN和p-mTOR購自Cell Signaling(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MA, USA);ECL發光試劑盒(Thermo公司)。

1.3儀器 超淨工作台(蘇淨集團安泰公司);Spectra Max M5多功能酶標儀(美國MD公司);Hitachi-600透射電子顯微鏡(日本日立);DMI-6000B倒置熒光顯微鏡(德國徠卡)。

2方法

2.1MTT試驗 取對數生長期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細胞,消化收集細胞並將細胞調整為6×104個/mL的懸液,再接種於無菌的96孔板中,每孔100 μL,實驗設6個複孔,並設空白對照組。接種,培養過夜,鏡下觀察確認細胞貼壁良好。實驗組加入不同濃度的新藤黃酸溶液(0,0.75,1.5,3.0,6.0,12 μmol·L-1),細胞在培養箱中分別培養24,48,72 h。結束培養前4 h小心吸去細胞培養液,每孔加入MTT 溶液20 μL,37 ℃繼續培養4 h,每孔再加入DMSO 150 μL,振蕩20 min,混勻。570 nm波長酶標儀檢測每孔吸光度A,實驗重複3次。按照公式計算抑製率(IR)= (A陰性對照-A實驗組) /A陰性對照×100%。

2.2Hochest 33258熒光染色 將處於對數生長期的B16細胞以8×104個/孔接種到6孔板中,每孔分別加入2 mL細胞培養基。於種板後24 h,吸棄各孔中的培養液,新藤黃酸處理組各孔中分別加入含新藤黃酸1.5,3.0,6.0 μmol·L-1的培養基3 mL,對照組加入完全培養基3 mL。置37 ℃恒溫培養箱中孵育24 h後,棄各孔中培養基,PBS(pH 7.4)衝洗細胞,共2次,每次5 min;加入1~2 mL 2%多聚甲醛固定10 min,棄多聚甲醛,PBS緩衝液漂洗細胞3次,每次5 min。再加入l0 g·L-1 Hoechst 33258在37 ℃下避光孵育l h,最後PBS緩衝液輕洗細胞,5 min 1次,倒置熒光顯微鏡下觀察並拍照。

2.3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黑色素瘤B16細胞超微結構 B16細胞接種於6孔板,過夜後再加1.5,3.0,6.0 μmol·L-1新藤黃酸處理24 h,空白對照組加完全培養基繼續培養。胰酶消化後離心收集細胞,預冷的PBS洗2遍,細胞團塊用2.5%戊二醛4 ℃固定12 h以上,製備超薄切片,枸櫞酸鉛染色,透射電鏡下觀察並攝片。

2.4Western blot檢測蛋白變化 B16細胞在3.0 μmol·L-1新藤黃酸作用6,12,18,24 h後提取細胞總蛋白,BCA蛋白定量試劑盒進行蛋白定量。10%~15%分離膠和5%濃縮膠進行SDS-PAGE電泳,然後將蛋白轉移至硝酸纖維素膜。以5%脫脂奶粉封閉,4 ℃ 一抗孵育過夜。PBST 洗滌3次,每次10 min。再加HRP標記的二抗稀釋液室溫孵育2 h,PBST 洗滌3 次,每次10 min。ECL試劑盒顯影,Bio-Rad 凝膠成像係統采集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