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農家的貼心人
支部園地
2013年11月,在縣殘聯工作了10年的我,響應縣委關於鼓勵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年輕黨員幹部參加村(居)黨組織換屆選舉的號召,參加了龍泉鎮天星橋村支部的換屆選舉,並成功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兩年來,我堅持深入農戶家裏和田間地頭,不管節假日和雙休日,從不留一天的休息時間給自己。我四處走訪,詳細了解村情民意,記錄民情動態,筆記本上留下厚厚的記錄:村民王國成,50多歲,家庭困難,申請低保;李阿篇,癱瘓在床,無勞動力,家庭經濟困難;王國義,殘疾人,需要救助;王國豪,櫻桃種植,希望擴大規模……
“後進變先進,班子建設是關鍵。”我進村後解決的第一道難題是如何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
在通過摸清情況後,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我重點從陣地建設、黨員思想、製度執行等方麵下功夫,強化支部自身建設,嚴格執行《三會一課》製度,推行“農村四議兩公開”製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利用自身優勢和單位資源,積極向上級相關部門協調項目,鼓勵村民自主創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實施“金種子”帶富計劃,在安排產業項目扶持時優先考慮。同時,為打開銷路和規模種植,建立了天星橋櫻桃精品合作社和養雞專業合作社。目前,天星橋村有枇杷樹200畝、櫻桃樹550畝、楊梅樹370畝,葡萄320畝,建有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2個,養殖大戶23戶,戶年均增收15000元。
“李支書,一定要到我家吃飯啊!”每到一個自然寨,熱情的村民們總是爭著搶著往家裏請,村民的淳樸和熱情,讓我感到愧疚,覺得自己為村民做的事太少太少。
作為一名黨員,我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村主任王國文開玩笑說:“李支書拿自家的私家車來跑公事,她到我們村兩年多來,從來不報銷一分錢,私車公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兩年多的時間,我所在的天星橋村,由後進變先進。2014年,我也被黔東南州委評為優秀駐村幹部。
口述:李洪飛(丹寨縣龍泉鎮天星橋村黨支部書記、黔東南州委優秀駐村幹部)
記錄:李章和(黔東南州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