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肺
肺位於胸中,上連咽喉,開竅於鼻,主要功能是司呼吸、主一身之氣,有宣發與肅降的作用,外合皮毛,通調水道。
1.肺氣虛:症見咳嗽,咯痰清稀,氣短懶言,聲音低微,消瘦乏力,喜溫畏寒,自汗。容易感冒,麵色?白,舌質淡嫩,脈虛弱等。本證多由慢性咳嗽,久咳傷氣,逐漸使肺氣虛弱而致。
治法:補益肺氣。藥膳可用人參大棗粥等。
2.肺陰虛:症見咳嗽較重,幹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並有咽喉幹癢,或聲音嘶啞,身體消瘦,舌紅少津,脈細無力。陰虛火旺者可見痰中帶血,午後發熱、盜汗、兩顴發紅,脈細數等。本證多由勞損所傷,或久咳傷陰所致。
治法:滋陰潤肺止咳。藥膳可用二冬燉鷓鴣。
3.風寒束肺:症見咳嗽或氣喘,咯痰稀薄,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常有鼻涕,或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舌苔薄白,脈浮或弦緊等。本證多由外感風寒侵襲肺係所致。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止咳。藥膳可用薑糖飲等。
4.風熱犯肺:症見咳嗽,咯黃稠痰,不易咯出,一般常伴咽喉疼痛,鼻流濁涕,口幹欲飲,舌尖紅,脈浮數。本證多由外感風熱侵犯肺係所致。
治法:辛涼宣肺,止咳化痰。藥膳可用絲瓜花蜜飲等。
5.燥熱傷肺:症見幹咳無痰或痰少而黏,鼻燥咽幹,舌尖紅,苔薄黃少津,脈浮細而頭痛,並常有胸痛或發熱頭痛等症。本證多由燥熱之邪傷耗肺津,使肺氣不得宣降所致。
治法:清熱潤肺止咳。藥膳用洋參益氣飲等。
(五)腎
腎,位於腰部,左右各一,所以有“腰者腎之府”之說。腎的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納氣,主骨生髓通腦,其華在發,開竅於耳及二陰。
1.腎陽虛:症見麵色淡白,形寒肢冷,自汗,陽痿滑精,早泄,不孕,帶下清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或遺尿,頭昏耳鳴,苔白質淡,脈沉遲而弱。本證多由素體虛弱,或老年久病或房勞過度所致。
治法:溫補腎陽。藥膳可用補腎狗肉湯、巴戟煮大蝦等。
2.腎陰虛:頭昏目眩,耳鳴,耳聾,遺精,口咽發幹,盜汗,腰膝疼痛,舌絳脈細數。本證多由久病耗傷腎陰,或房事不節耗傷腎精,或其他髒腑之陰虛及腎所致。
治法:滋補腎陰。藥膳可用首烏骨髓湯等。
3.腎不納氣:症見喘促氣短,呼多吸少,動則喘甚,汗出,四肢不溫,畏風寒,麵目虛浮,舌質淡,脈浮虛無力。本病多由久病或房勞過度損傷腎氣,氣不歸元,失於攝納所致。
治法:溫腎納氣。藥膳可用玫瑰棗糕等。
4.腎氣不固:症見滑精早泄,尿後餘瀝,小便頻數而清,甚者失禁,腰脊酸軟,麵色淡白,聽力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本證由腎陽素虧,勞損過度,久病失養,腎氣虧損,失其封藏固攝之權所致。
治法:固攝腎氣。藥膳可用複元湯等。
本書重點介紹對心、肝、脾、肺、腎五髒的補益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