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絡紅花燉蹄筋(溫)
【配方】橘絡15克,紅花6克,豬蹄筋300克,紹酒、鹽、味精、胡椒粉、薑、蔥各適量。
【功效】化瘀通絡。適於心絡瘀阻型心髒疾病患者食用。
【製作】
1.將豬蹄筋用溫水發脹,切成段;橘絡、紅花洗淨,去雜質;薑切片,蔥切段。
2.將豬蹄筋、紅花、橘絡、紹酒、薑、蔥同放燉鍋內,加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味精、胡椒粉,攪勻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孕婦忌服。
【解析】橘絡味苦,平,無毒。歸肝、腎經。能通絡,理氣。紅花活血化瘀。二藥與豬蹄筋共烹,可起到通絡化瘀作用。《本草求原》說橘絡:“通經絡,舒氣,化痰,燥胃去穢,和血脈”。故橘絡與豬蹄製作藥膳,是“以形補形”,即用二者之筋,補益人體經絡。本方對瘀阻心絡型患者有較好療效,對正常人亦有補心作用。
生薑當歸羊肉湯(溫)
【配方】生薑30克,當歸15克,羊肉300克,紹酒、蔥、鹽各適量。
【功效】祛寒宣痹,滋補氣血。適於血虛寒閉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羊肉洗淨,切成塊;當歸洗淨切片;生薑洗淨切片。
2.把羊肉、生薑、當歸、紹酒、蔥、鹽放入燉鍋內,加清水2000毫升;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食羊肉,喝湯。
【宜忌】內有宿熱者不宜多服。
【解析】本方為張仲景創建,是一古老食療方。張氏在為體弱患者治病時,先使用生薑、當歸溫胃補血,雖長時間服用,但病情無好轉,之後他用甘、溫而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之羊肉與生薑、當歸同烹,患者服用後,病愈體壯。後來張氏總結說,草木不及,必須用血肉有情之品。所謂血肉有情之品,即羊肉也。本藥膳對血虛寒閉型冠心病有較好療效。亦對正常人心髒有補益作用。
大棗桂枝燉牛肉(溫)
【配方】大棗10枚,桂枝20克,牛肉300克,胡蘿卜200克,紹酒、蔥、薑、鹽、上湯各適量。
【功效】宣痹通陽,祛寒補血。較適於血虛寒閉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大棗洗淨去核,桂枝洗淨;牛肉洗淨,切成塊;胡蘿卜洗淨,也切成塊;薑拍鬆,蔥切段。
2.把牛肉、大棗、桂枝、胡蘿卜、紹酒、蔥、薑、鹽放入燉鍋內,加入上湯1000毫升。
3.把燉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牛肉,喝湯吃蘿卜。佐餐食用。
【宜忌】陰虛火旺者不宜多服。
【解析】桂枝辛、甘、溫,歸膀胱、心、肺經,能溫經通脈。大棗即紅棗,味甘、溫,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功效。二藥與甘,平,益氣血,強筋骨之牛肉共烹,可增強此道藥膳祛寒補血,溫經通陽功效。對血虛寒閉型冠心病有益。亦對正常人有補心作用。
黨參當歸蝦球煲(溫)
【配方】黨參10克,當歸10克,蝦仁200克,粉絲50克,芡粉30克,醬油、花椒、胡椒、鹽、雞蛋、菜膽、雞湯各適量。
【功效】補氣祛寒。適於氣血虛寒型心髒疾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黨參、當歸烘幹,打成細粉;蝦仁洗淨,剁碎成泥;花椒、胡椒打成細粉,篩去殼;菜膽洗淨,切成段。
2.把蝦仁泥、黨參粉、當歸粉、鹽、醬油、芡粉放入盆內,打入雞蛋,拌成稠泥狀,製成丸子。
3.把鍋置爐上,加入雞湯,放入粉絲,燒沸,加入蝦球、菜膽、胡椒粉,煮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蝦球30克,喝湯。
【宜忌】陰虛火旺者不宜多服。
【解析】黨參味甘。歸“手、足太陰經氣分”(《得配本草》),能補中益氣。當歸為補血之要藥。二藥與甘溫、補腎壯陽之蝦球同烹,可增強補氣祛寒壯陽之功效。這道藥膳心髒病陽痿患者食用尤佳。對正常人亦可供冬季溫補。
附片羊肉湯(熱)
【配方】製附片10克,羊肉200克,生薑、蔥、胡椒粉、鹽各適量。
【功效】溫脾胃,補氣血,溫腎助陽,逐寒止痛。適於血虛寒閉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製作】
1.將製附片用紗布袋裝上,紮口,先煮1小時,待用;羊肉用清水洗淨,入沸水鍋,加薑、蔥一半,焯至斷紅色,撈出切成塊;再入清水中浸漂去血水,骨頭拍破;薑拍鬆,蔥切段。
2.把鍋注入清水置於武火上,下入薑、蔥、胡椒粉、羊肉,再投入製附片藥袋和藥液,先用武火加熱30分鍾,再改用文火燉煮1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吃羊肉,喝湯。
【宜忌】陰虛陽盛,真熱假寒者及孕婦禁服。
【解析】本方是“生薑當歸羊肉湯”變化而來。附片味辛、甘、熱,有毒,歸心、脾、腎經,有回陽補火,散寒除濕之功效。對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均有較好療效。《綱目》曰:“治三陰傷寒,陰毒寒疝,中寒中風,痰厥氣厥……”。附片與甘溫,溫中補虛之羊肉同烹,可增強溫腎助陽,逐寒止痛功效。這道藥膳對血虛寒閉型冠心病有較好療效,其他虛寒型心髒疾病患者亦可服用。
附片因含烏頭堿、有毒。為了食用安全,必須在藥店購買炮製過的附片,在烹飪前,先將附片煮1~2小時,再與羊肉同烹,食用時隻喝湯、吃羊肉,附片棄之不食。要切記,用量不能超過配方量,否則有中毒危險。
桂香鹵牛肉(溫)
【配方】肉桂3克,丁香1克,八角2個,草果1個,牛肉1000克,紅糖、素油、雞湯、鹽、薑、蔥各適量。
【功效】溫腎養血,祛寒止痛。較適於血虛寒閉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鍋燒熱,加入素油,燒至六成熱時,加入蔥、薑、紅糖、鹽和雞湯,隨即加入肉桂、丁香、八角、草果,用武火燒沸,煮30分鍾,有香氣為度。
2.把牛肉洗淨,切大塊,放入鍋內鹵汁中文火鹵製2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食牛肉。佐餐食用。
【宜忌】陰虛火旺者及孕婦忌服。
【解析】肉桂味辛、甘、熱,歸腎、脾、膀胱經,有補元陽,暖脾胃,通血脈的功效。丁香、八角、草果既是藥物又是調味料,均有祛寒止痛功效。四藥與甘溫,補氣血,強筋骨之牛肉同烹,可增強溫陽祛寒之功效。本藥膳香味濃烈,食之可口,是補心之美食。四季皆宜。
桂枝乳鴿(溫)
【配方】桂枝6克,生薑20克,甘草3克,大棗20枚,乳鴿2隻,紹酒、鹽、胡椒粉、蔥、醬油、雞湯各適量。
【功效】祛寒補血。適於血虛有寒型的心髒疾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乳鴿宰殺後,用沸水焯一下撈起,去毛、內髒及爪,抹上鹽、紹酒、醬油、胡椒粉,醃漬30分鍾,待用。
2.將乳鴿放入蒸盆內,加入雞湯,放入桂枝、生薑、甘草、大棗,入蒸籠內蒸5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吃半隻乳鴿,喝湯。
【宜忌】陰虛火旺者不宜多服。
【解析】桂枝味辛、甘,溫,歸膀胱、心、肺經,能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大棗溫補氣血、甘草能和中緩急,潤肺,解毒。三藥與益精,補氣、祛風之乳鴿共烹,可增強祛寒補血功效。《藥性論》謂桂枝能“補益五髒”。故此藥膳也能溫補五髒,四季皆可食用,但以秋冬天氣寒涼時服為佳。
生薑當歸狗肉煲(溫)
【配方】生薑15克,當歸15克,狗肉500克,紹酒、蔥、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補氣血,祛寒濕。適於氣血虛寒型心髒疾病等多種疾病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