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補心藥膳(二)(2 / 3)

【製作】

1.將狗肉用清水反複清洗幹淨,切成塊;生薑洗淨,切薄片;當歸潤透,切薄片;蔥切段。

2.將狗肉、薑、蔥、當歸、紹酒同放燉鍋內,加清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45分鍾,加入鹽、味精、胡椒粉攪勻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無特殊宜忌。

【解析】本方從“生薑當歸羊肉湯”變化而來,方中將羊肉變用為狗肉。狗肉味鹹、酸,溫。有補中益氣,溫腎助陽功效。生薑、當歸與狗肉同烹,可增強狗肉補氣血,祛寒溫陽功效。本藥膳不僅對氣血虛寒型冠心病患者療效較好,而且也適宜正常人冬季溫補心髒之用。

竹參心子(涼)

【配方】玉竹10克,豬心2隻,薑、蔥、鹽、花椒、白糖、味精、麻油、雞湯各適量。

【功效】補心氣,養心陰。適於心陰不足或胃陰虧虛患者食用。

【製作】

1.玉竹洗淨,切成段;豬心洗淨,切成薄片;薑切絲,蔥切段。

2.把豬心放入碗內,加入鹽、蔥、薑、味精、花椒拌勻,醃漬30分鍾。

3.把雞湯注入燉鍋內,加入豬心、玉竹,用武火燒沸,再改用文火燉煮30分鍾即成(食用時加入麻油)。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豬心30克,喝湯吃玉竹。

【宜忌】陽虛寒盛者不宜多服。

【解析】竹參即玉竹,味甘,平,歸肺、胃經,有養陰,潤燥,除煩,止渴功效。豬心有養心、安神,補血功效。二者同煮,可增強豬心養心,補心之功效。《千金·食治》謂豬心:“主虛悸氣逆,……血氣驚恐。”故本藥膳能補心陰、安心神,四季皆宜。

柏子仁蒸子雞(平)

【配方】柏子仁10克,麥冬10克,黨參15克,子雞1隻,紹酒、醬油、薑、蔥、鹽、上湯各適量。

【功效】滋陰補氣,寧心安神。適用於氣陰不足型心髒疾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子雞宰殺後,去毛、內髒及爪;麥冬洗淨去心;黨參切片。

2.把雞放入蒸盆內,加入紹酒、醬油、鹽、薑、蔥、柏子仁、麥冬、黨參後,再加入上湯300毫升。

3.把蒸盆置武火大氣蒸籠內,蒸1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雞肉,喝湯。

【宜忌】無特殊宜忌。

【解析】柏子仁味甘,平,歸心、肝、脾經。能養心安神;麥冬養陰潤肺,黨參補中益氣。三藥與溫精補氣的雞肉共烹,可起到滋陰補氣,寧心安神功效。對心氣不足之冠心病有較好療效。對正常人也可作四季滋補心髒之用。

丹參蒸石斑魚(涼)

【配方】丹參6克,麥冬6克,鬱金6克,山藥10克,石斑魚1尾(500克),紹酒、蔥、薑、鹽、雞湯各適量。

【功效】益氣養陰瀉火。適於血瘀兼氣陰不足的多種心髒疾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石斑魚去鰓、鱗、內髒,洗淨;丹參潤透切片;麥冬洗淨,去心;鬱金切片;山藥切片;蔥切段,薑切絲。

2.把鬱金、丹參裝入燉杯內,加清水50毫升,煮沸,文火燉熬30分鍾,去渣留藥汁液。

3.石斑魚放在蒸盆內,把紹酒、蔥、薑、鹽抹在石斑魚身上,加入藥液與山藥、麥冬,蒸半小時即可。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魚100克,佐餐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丹參味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能活血化瘀;麥冬養陰潤肺;鬱金能行氣解鬱,瀉火涼血破瘀;山藥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功效。四藥與滋補氣血之石斑魚同烹,可發揮活血益氣養陰作用。正常人四季也可用此道藥膳補益心髒。

茯苓五味粥(平)

【配方】茯苓10克,五味子6克,粳米100克。

【功效】除濕健脾,滋養心氣。適於心氣不足型心髒疾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粳米淘洗幹淨,茯苓打成細粉,五味子洗淨。

2.把粳米放入電飯煲內,加入茯苓粉、五味子以及清水煮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粥1/2。

【宜忌】感冒發熱患者慎服。

【解析】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功效;五味子酸溫,能斂肺,滋腎;粳米健脾養胃。二藥與粳米煮粥,可增強粳米滋養心氣功效。《名醫別錄》謂五味子:“養五髒,除熱,生陰中肌”。故此道藥膳粥適宜四季滋補心髒食用。

何首烏雞蛋煲(溫)

【配方】何首烏(製)10克,雞蛋2隻,鹽、麻油、雞湯各適量。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適用於陰精虧虛型心髒疾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何首烏烘幹,打成細粉;雞蛋煮熟,剝去殼。

2.把雞蛋放入鍋內,加入雞湯、何首烏粉、鹽,用文火煲15分鍾即成(食時加入麻油)。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1個,喝湯。

【宜忌】濕痰盛者不宜多服。

【解析】何首烏味苦、甘、澀,微溫,歸肝、腎經,能補肝腎、益精血。《藥品化義》曰其“益肝,斂血,滋陰”。故何首烏與雞蛋同煮,可發揮補肝腎功效。本方何首烏必須購買製首烏再用。未炮製之生首烏不但不能補肝腎,而且有輕微致瀉作用。此道藥膳適用於陰精不足型心髒疾病患者,對正常人亦可作四季補肝、心之品食用。

柏子仁豬心湯(平)

【配方】柏子仁10克,大棗10枚,山藥10克,豬心1隻,紹酒、薑、蔥、鹽、雞湯各適量。

【功效】滋補氣血,養心安神。適用於氣血不足型心髒疾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柏子仁洗淨;大棗去核;山藥切片;豬心洗淨,用沸水焯一下,撈起切片;薑拍鬆,蔥切花。

2.把豬心片裝入碗內,加入紹酒、薑、蔥、鹽醃漬30分鍾。

3.把雞湯放入鍋內,置武火上燒沸,放入柏子仁、大棗、山藥片,用文火煎煮25分鍾,再放入豬心片,煮1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食豬心30克,喝湯,吃大棗、山藥片。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柏子仁味甘,平,歸心、肝、脾經,有養心安神功效。《本草綱目》曰其“養心氣,潤腎燥”。大棗為補氣血藥物;山藥有健脾固腎之功。三藥與養心安神之豬心共烹,可發揮較好的補氣血、養心安神之功效。四季皆可食用。

二黃湯(溫)

【配方】黃精10克,黃豆50克,瘦豬肉100克,紹酒、鹽、薑、蔥、雞湯各適量。

【功效】補中益氣,養陰潤肺。適於氣陰不足型心髒疾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黃精切片;黃豆洗淨;豬瘦肉洗淨,切成塊,蔥切段,薑拍鬆。

2.把黃精、黃豆、豬瘦肉、紹酒、鹽、蔥、薑放入燉鍋內,加入雞湯。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1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吃黃豆、豬瘦肉,喝湯。佐餐食用。

【宜忌】中寒泄瀉,痞滿氣滯者忌服。

【解析】黃精味甘,平,歸脾、肺、腎經,有補中益氣,潤心肺,強筋骨功效。《本草綱目》曰其“補諸虛,止寒熱,填精髓。”黃豆味甘、平,有補氣益精,寬中下氣之功;豬瘦肉滋陰潤燥。三者同烹,可發揮較好的補養作用。亦可作四季補益心髒之用。

麥冬鬱金燉羊心(涼)

【配方】麥冬15克,鬱金15克,羊心3隻,紹酒、鹽、味精、胡椒粉、薑、蔥各適量。

【功效】滋陰解鬱。適於冠心病陰虧肝鬱型患者食用。

【製作】

1.將麥冬浸泡一夜,砸破去內梗;鬱金潤透,切成薄片;羊心洗淨,切成薄片;薑切片,蔥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