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補肝藥膳(一)(1 / 3)

肝是人體最大的腺體,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樞紐之一,為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它在糖、脂類、蛋白質、維生素、激素等物質代謝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還有分泌、排泄、轉化等方麵的功能。當肝髒受到損傷、功能遭到破壞時,可造成上述代謝障礙而引起機體的一係列病理改變,對人體的健康危害甚大。肝髒病變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肝區不適或疼痛、肝髒腫大、肝區壓痛、黃疸、門靜脈高壓症和營養代謝障礙等。

服用補益肝髒的藥膳,其目的是利用飲食來保護肝髒功能,刺激膽汁分泌及腸道正常活動,減低脂肪及膽固醇的吸收,促進肝細胞的修複和再生。現介紹以下藥膳,供讀者食用。

生發烏發湯(溫)

【配方】熟地黃5克,懷山藥5克,丹皮2克,山萸肉2克,澤瀉2克,當歸2克,紅花1克,天麻2克,製首烏5克,菟絲子5克,側柏葉2克,黑豆5克,黑芝麻5克,核桃仁5克,羊肉500克,羊頭1個,羊骨500克,蔥、生薑、白胡椒各適量。

【功效】滋肝補腎,平肝潛陽,烏須黑發。適用於脫發,頭發早白等症。

【製作】

1.將羊骨、羊頭打破;羊肉洗淨,入沸水鍋內氽去血水,同羊骨、羊頭塊放入鍋內(羊骨墊底)。

2.將以上藥物用紗布袋裝好紮口,放入鍋內,並放入蔥、生薑和白胡椒,加適量清水。

3.將鍋置爐上,先用武火將湯燒開,打去浮沫,撈出羊肉切片後,再放入鍋中,用文火燉1小時半,待羊肉燉至熟透即成。將藥包撈出不用。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羊肉100克,喝湯。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本方以核桃仁、菟絲子、山萸肉、懷山藥滋補肝腎;以紅花、當歸、丹皮、活血化瘀;以黑豆、黑芝麻、側柏葉、熟地黃烏須黑發;以天麻息風、定驚。諸藥與溫補之羊肉同烹,藥食協同,升補頭部,中補肝腎,活血行氣,給頭部毛發以充足營養,故而達到烏發之目的。本方有補肝腎,烏須發之功效。本方適宜正常人保肝腎、護須發四季食用。

銀杞明目湯(涼)

【配方】水發銀耳15克,枸杞25克,雞肝100克,茉莉花24朵,料酒、薑汁、食鹽、味精、水豆粉、清湯各適量。

【功效】補肝益腎,明目美顏。適用於肝腎陰虛的視物模糊、兩眼昏花、麵色憔悴等症。

【製作】

1.將雞肝洗淨,切成薄片,放入碗內,加水豆粉、料酒、薑汁、食鹽拌勻待用。

2.將銀耳洗淨,撕成小片,用清水浸泡待用;茉莉花擇去花蒂,洗淨,放入盤內;枸杞洗淨,待用。

3.將鍋置火上,放入清湯,加入料酒、薑汁、食鹽和味精,隨即下入銀耳、雞肝、枸杞燒沸,打去浮沫,待雞肝剛熟,裝入碗內,將茉莉花撒入碗內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喝湯100克。

【宜忌】風寒咳嗽者不宜用。

【解析】白木耳味甘、淡,平,歸肺、胃經,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功效。《本草再新》稱其“潤肺滋陰”。枸杞子味甘,平,歸肝、腎經,能補肝,滋腎,潤肺,明目”。《本草綱目》曰其“滋腎,潤肺,明目”。雞肝味甘,微溫,歸足厥陰、少陰經,有補肝腎,明眼目作用。以上藥食同烹,有補肝腎、明眼目、美容顏功效。宜正常人四季補肝腎食用。

參燉豬腰(涼)

【配方】玄參15克,豬肝500克,菜油、蔥、生薑、醬油、白糖、黃酒、水豆粉各適量。

【功效】養肝明目。適用於肝陰不足之目幹澀、昏花、夜盲、慢性肝病等症。

【製作】

1.將豬肝洗淨,與玄參同放入不鏽鋼鍋內,加水適量,煮1小時,撈出豬肝,切成小片備用。

2.將鍋內加菜油,放入蔥、生薑,稍炒一下,再放入豬肝片中。

3.將醬油、白糖、料酒少許,兌加原湯少許,收汁,勾入水豆粉(湯汁明透)。將明透湯汁倒入豬肝片中,拌勻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豬肝100克。

【宜忌】腹瀉者暫不宜服。

【解析】玄參味苦、鹹,涼,歸肺、胃、腎經,能滋陰,降火,除煩,解毒。《本草綱目》稱其能“滋陰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滯”。豬肝味甘、苦、溫,入肝經,能補肝、養血、明目。此方玄參降腎火、滋腎水,以豬肝補肝養血,以達去火補肝目的。宜正常人夏季補肝食用。

香附豆腐湯(溫)

【配方】製香附子10克,豆腐200克,薑、蔥、鹽、素油各適量。

【功效】疏肝健脾。適於肝鬱氣滯引起的多種肝病,也用於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現為肝鬱氣滯的患者。

【製作】

1.把製香附子洗淨,去雜質;豆腐洗淨,切成塊;薑切片,蔥切段。

2.把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蔥、薑爆香,注入清水,加製香附子燒沸,下入豆腐、鹽,煮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豆腐100克,喝湯200毫升。

【宜忌】凡氣虛、陰虛者不宜多服。

【解析】香附子味辛、微苦、甘,平,歸肝、三焦經,能理氣解鬱;豆腐味甘、涼,有益氣和中功效。二者共烹,可起到理氣解鬱兼補中氣的療效。《滇南本草》謂香附“調血中之氣,開鬱,寬中,消食,止嘔吐”。故此藥膳為調理肝氣鬱滯之美食,四季均可食用。

桑椹枸杞茶(涼)

【配方】桑椹15克,枸杞15克,白糖20克。

【功效】柔肝養陰。適於肝陰虛型的各種肝病患者。

【製作】將桑椹去雜質,洗淨;枸杞子去雜質;兩者同加入沙鍋內加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0分鍾,去藥渣,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食法】代茶飲用。

【宜忌】脾胃虛寒腹泄者勿服。

【解析】桑椹味甘,寒,歸肝、腎經,能補肝,益腎,息風,滋液。《隨息居飲食譜》謂其“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濕,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枸杞補腎明目。二藥與白糖煮成飲料,可起到較好的滋肝陰作用。此飲料適宜滋補肝髒,四季均可代茶飲用。

冰糖溪螺飲(涼)

【配方】鮮溪螺500克,冰糖120克。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祛瘀。適於肝陰不足兼有肝火的多種肝病患者食用。

【製作】

1.將溪螺養在清水中,吐淨泥沙打爛,放入鍋內,注入清水。

2.將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煮20分鍾,停火,去渣,用紗布過濾。

3.將冰糖打碎,加入溪螺液中,燒沸使溶即成。

【食法】每日2次,上、下午各服1次,連服5~7日為一療程。

【宜忌】服藥膳期間禁食油膩。

【解析】溪螺味甘、鹹,寒,歸肝、脾二經。能清熱利水,活血祛瘀。《本草綱目》曰其能“利濕熱,治黃疸”。冰糖味甘、涼。二者煮成飲料,有清熱益肝作用,同時對黃疸型肝炎有較好調理作用。此飲料夏季飲用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