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青皮味苦、辛,微溫,歸肝、膽經,能疏肝破氣,散結消痰。《綱目》謂其“治胸膈氣逆,脅痛,小腹疝氣,消乳腫,疏肝膽,瀉肺氣”。生麥芽消食和中,可治慢性肝炎。二藥加入白糖製成飲料,可調治慢性肝病屬氣機鬱滯型者,四季飲用皆宜。
馬鞭草燉水鴨(涼)
【配方】馬鞭草30克,丹參10克,甘草5克,水鴨1隻,薑、蔥、鹽各適量。
【功效】活血養陰。適用於慢性肝病患者。
【製作】
1.把馬鞭草洗淨;丹參、甘草潤透切片;將三味藥裝入藥包內,紮緊口;水鴨宰殺後,去毛、內髒及爪;薑切片,蔥切段。
2.把水鴨放入燉鍋內,加入薑、蔥,把藥包放入鴨腹內,加入鹽,注入清水約1500毫升。
3.把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鴨肉,喝湯。
【宜忌】孕婦忌服。
【解析】馬鞭草味苦,涼,歸肝、脾經,能清熱解毒,治黃疸肝炎。《天寶本草》稱其能“利小便,平肝瀉火”。丹參活血化瘀,甘草和中緩急。三藥與利水消腫之水鴨同烹,具有活血養陰,平肝泄火功效。本方既可治療肝炎,又可滋補肝髒。
丹參桃仁燉甲魚(涼)
【配方】丹參6克,桃仁6克,甲魚1隻(500克),紹酒、薑、蔥、鹽各適量。
【功效】養陰化瘀。適宜慢性肝病患者食用。
【製作】
1.把丹參潤透切片;桃仁洗淨去雜質;甲魚宰殺後,去頭、尾及內髒和爪;薑切片,蔥切段。
2.把甲魚和丹參、桃仁同放燉鍋內,放入紹酒、鹽、薑、蔥,注入清水。
3.把燉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5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甲魚,喝湯。
【宜忌】孕婦忌服。
【解析】丹參、桃仁均為活血化瘀藥物。甲魚又名水魚、鱉魚,味甘,平,歸肝經。《綱目》引朱丹溪言,稱其“作臛食,治久痢”。《隨息居飲食譜》曰其“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二藥與甲魚同烹,既可療慢性肝病,又可補正常人肝髒。製作宰殺甲魚時,盡量保留鱉血於體內,以增強其滋陰療效。
芝麻桃仁粥(平)
【配方】黑芝麻20克,桃仁10克,冰糖20克,大米200克。
【功效】補肝腎,益五髒,祛瘀血。適宜慢性肝病兼血瘀、便秘患者食用。
【製作】
1.將黑芝麻放入炒鍋內,用文火炒香;桃仁洗淨,去雜質;大米淘洗幹淨;冰糖打碎。
2.把大米放入鍋內,加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時,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攪勻,繼續煮至粥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
【宜忌】孕婦忌服。
【解析】黑芝麻味甘,平。歸肝、腎經,有補肝腎,潤五髒功效;桃仁有破血化瘀功效。二藥與補中益氣之大米煮粥,以白糖調味,可增強補肝之療效。《日華子本草》謂黑芝麻“補中益氣,養五髒,治勞氣……。”《食療本草》曰其“潤五髒……補虛氣。”因此,本方可四季食用,可保肝髒,益五髒。
二花粥(平)
【配方】紅花6克,菊花6克,大米100克,白糖10克。
【功效】散瘀清熱。適用於瘀熱型慢性肝病患者的調養。
【製作】
1.將紅花、菊花洗淨,去雜質;大米淘洗幹淨。
2.把大米放入鍋內,注入清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熬至八成熟時,加入紅花、菊花、白糖,攪勻,繼續煮至粥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
【宜忌】孕婦忌服。
【解析】菊花味甘、苦,涼,歸肺、肝經。能疏風,清熱,明目,解毒。《本經》謂其“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利血氣。”紅花為破血化瘀之藥物;大米健脾養胃。二藥與大米煮粥,有扶正祛邪之功。
苡仁紅花粥(平)
【配方】苡仁30克,紅花6克,大米100克,白糖10克。
【功效】祛瘀血,除濕熱。適於肝炎血瘀、濕熱、水腫、肌肉酸痛患者食用。
【製作】
1.把苡仁洗淨,去雜質;紅花洗淨;大米淘洗幹淨。
2.把大米、苡仁同放鍋內,加水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時,加入紅花、白糖,攪勻,繼續煮至粥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
【宜忌】孕婦忌服。
【解析】苡仁味甘、淡,涼,歸脾、肺、腎經,能健脾,補肺,清熱,利濕。《本經》謂其“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紅花為破血化瘀藥物;大米有健脾和胃功效。二藥加大米煮粥,以白糖調味,食之可口。可治療肝髒血瘀、濕熱,水腫。同時也是保健肝髒之佳品,宜四季食用。
丹參玉米糊(涼)
【配方】丹參6克,玉米粉100克,白糖10克。
【功效】祛血瘀,利小便,通石淋。肝炎、肝硬化兼腎結石、小便不暢患者食用。
【製作】
1.把丹參潤透,切片;玉米烘幹,打成粗粉,放入盆內,加入少量清水調勻,待用。
2.把丹參放入鍋內,加水100毫升,煮25分鍾,除去丹參,用紗布過濾,取汁待用。
3.在鍋內加水500毫升,再把丹參汁注入鍋中,置武火上燒沸,加入白糖,然後將事先調好的玉米粉徐徐倒入沸水鍋內、攪勻,煮成糊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糊100克。
【宜忌】無瘀血者慎服。
【解析】丹參味苦,微溫,歸心、肝經,能活血化瘀,安神寧心,排膿,止痛。《綱目》稱其能“活血,通心包絡。”玉米即玉蜀黍,有調中和胃,降血脂作用。丹參、玉米、白糖同煮成糊,食之不但對肝炎有療效,而且對肝髒有保護補益作用,四季均可食用。
蘇子桃仁粥(溫)
【配方】紫蘇子20克,桃仁6克,大米100克,鹽3克。
【功效】祛瘀血,通便秘。適於肝病血瘀便秘患者食用。
【製作】
1.將紫蘇子去雜質,洗淨,烘幹,打成細粉;桃仁去雜質,洗淨;大米淘洗幹淨。
2.把大米放入鍋內,加水1000毫升,放入桃仁,用武火燒沸,文火燉煮至八成熟時,加入紫蘇子、鹽,攪勻,繼續煮至粥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
【宜忌】孕婦忌服。
【解析】紫蘇子味辛,溫。歸肺、大腸經。能下氣,消痰,潤肺,寬腸,護肝。《日華子本草》稱其“主調中,益五髒。”桃仁為破血化瘀藥物;大米健脾和胃,三者加入白糖煮粥。對肝病瘀血患者尤宜,同時也是正常人護肝之粥,四季均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