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的生理功能是主運化,統血,主肌肉及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罹患疾病後,嚴重威脅人的健康。脾患疾病的原因甚多:有人飲食不節,過食厚味;有人過度疲勞,損傷脾氣;有人性欲不節,縱欲傷脾;有人好食生冷,寒涼傷脾;有人久病不愈,致使脾胃受損等等。
補脾往往與胃連在一起,因脾胃均居於中焦,主受納和運化,吸收輸布水穀精微,供給人體營養物質,故有人稱它們是“後天之本,生化之源。”
人們健康長壽,脾胃十分重要,用藥膳食療調理,促進消化功能,對人體健康是關鍵。
生薑麵片煮羊肉(溫)
【配方】生薑20克,羊肉50克,白麵300克,蔥、鹽、味精、雞油、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補脾健胃。適用於脾胃虛弱,乏力,少食等症。
【製作】
1.將生薑洗淨,切片;羊肉洗淨,切3厘米見方的片;白麵加少量水,揉切後,用擀麵杖擀成4厘米見方的片;蔥切小段。
2.生薑、羊肉、蔥同放燉鍋內,加水燒沸,再用文火煮25分鍾,加入麵片,用中火煮熟,加入鹽、味精、胡椒粉、雞油即成。
【食法】每日1次,正餐食用,每次吃100克。
【宜忌】陰虛內熱者可少量服用。
【解析】生薑味辛,熱。歸脾、胃、肺經。具有溫胃降逆作用。王好古認為:“經炮則溫脾燥胃”。羊肉溫脾暖胃,二者在一起同烹可增強溫補脾胃之功,幫助消化吸收,改善納食之不佳症狀。經常食用,對脾胃虛弱有補益作用。故宜正常人四季補脾胃食用。
白豆蔻煮鯽魚(溫)
【配方】白豆蔻5克,鯽魚300克,料酒、薑、蔥、鹽、味精、雞油、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溫中止嘔,健脾利濕。適用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呃逆,寒濕吐瀉等症。
【製作】
1.將白豆蔻打成細粉;鯽魚宰殺後去鱗、腮及腸雜;薑切片,蔥切段。
2.將白豆蔻、薑、蔥,同放燉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25分鍾,下入鯽魚,改用中火煮熟,加入鹽、味精、胡椒粉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每次吃鯽魚肉100克,喝湯。
【宜忌】陰虛血燥者不宜多服。
【解析】白豆蔻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中止嘔作用。鯽魚健脾利濕,主治脾胃虛弱,納少無力,二者烹飪食用,對受納運化遲滯,食少,津液不能化為肌膚,以致羸瘦乏力者大有裨益。正常人可作補脾胃藥膳,四季宜用。
山藥雞蛋羊肉麵(溫)
【配方】山藥粉15克,雞蛋1隻,羊肉50克,掛麵200克,薑、蔥、鹽、味精、雞油各適量。
【功效】養血潤燥,溫胃利濕。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乏力,羸瘦等症。
【製作】
1.將雞蛋打入碗中,加入山藥粉攪散;羊肉洗淨,切3厘米見方的片;薑切片,蔥切段。
2.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雞油、清水,煮沸後加入羊肉、雞蛋、山藥粉,放入薑、蔥燒沸,再下入掛麵,煮熟,加入鹽、味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正餐食用,每次吃麵、羊肉100克,喝湯。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山藥味甘,平。歸肺、脾、腎經。能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綱目》:“益腎氣,健脾胃。”雞蛋營養豐富,性味甘、平。具有滋養脾胃功效;羊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掛麵具有養心除煩功效。三味加入調料煮成麵條,食用後可增強溫胃利濕,滋養脾胃之功效。經常食用,對補益脾胃大有益處。也是正常人滋補脾胃藥膳。四季宜食。
羊脊骨青粱米粥(溫)
【配方】羊脊骨500克,青粱米200克,薑、蔥、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健脾胃,暖腎陽。適用於腎虛,腰酸,肢冷,畏寒等症。
【製作】
1.將羊脊骨洗淨,順羊脊骨節剁成塊;小米淘洗幹淨,去泥沙;薑切片,蔥切段。
2.將羊脊骨、薑、蔥同放燉鍋內,加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45分鍾,加入小米煮熟,加入鹽、味精、胡椒粉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小米羊脊粥100克。正餐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方中羊脊骨補腎虛,通督脈。青粱米有補中益氣,除熱之功放,適用脾胃虛熱,消渴,腎虛等症。青粱米與羊脊骨煮粥,加調料食之,可發揮健脾胃,養腎陽功效。脾虛,腎衰者經常食用,大有裨益。宜正常人四季食用,滋補脾胃。
白扁豆小米粥(平)
【配方】白扁豆30克,小米60克,白糖15克。
【功效】健脾胃,止嘔吐。適用於脾胃虛弱,暑濕泄瀉,白帶等症。
【製作】
1.將白扁豆洗淨;小米淘洗幹淨。
2.將白扁豆、小米同放鍋內,加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0分鍾,加入白糖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服完,正餐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白扁豆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和中之功效。《日華子本草》稱其“補五髒。”小米又名黃粟,性味甘、鹹,入脾、胃、肺、腎四經,可以祛脾胃中熱,補虛損,養腎氣。白扁豆與小米、白糖煮粥食之,可增強其健脾胃之功效,是補脾胃之佳品,正常人四季均可常食。
黃雌雞湯黨參煮餃子(溫)
【配方】黨參15克,黃雌雞肉300克,麵粉300克,豬瘦肉100克,鹽、味精、薑、蔥、素油、料酒各適量。
【功效】健脾胃,補虛損。適用於脾胃虛弱,麵黃,消瘦,肌膚不潤等症。
【製作】
1.將黨參洗淨,剁碎;雞肉洗淨,剁成塊;薑剁成粒,蔥切花;麵粉加入適量水,揉成麵團,揪成劑子,擀成餃子皮;豬瘦肉洗淨,剁成泥。
2.豬肉泥內放入黨參、薑、蔥、鹽、味精、素油,拌成餃子餡,包成餃子。
3.將雞肉放入燉鍋內,加入薑、蔥、料酒,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0分鍾,下入餃子,用中火煮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
【宜忌】任何體質人士均可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