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黨參味甘,平,無毒,《得配本草》認為其“入手、足太陰經氣分。”能補中,益氣,生津。《本草從新》稱其能“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豬瘦肉滋陰潤燥;黃雌雞,即黃母雞,味甘,溫,有溫中益氣,補精髓功效。用母雞肉煲湯,餃子放入湯中煮熟,食之可滋補脾胃,是正常人四季補脾胃之美食。
山藥餅(平)
【配方】山藥粉50克,白麵300克,鹽、味精、蔥、素油各適量。
【功效】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效。適用於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等症。
【製作】
1.山藥烘幹,碾成細粉;蔥洗淨,切碎。山藥粉、麵粉,加鹽、味精、蔥花和適量清水,揉成麵團,製成餅子生坯,備用。
2.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熱時,下入餅,兩麵煎成金黃色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餅100~150克,正餐食用。
【宜忌】任何體質人士均可食用。
【解析】山藥性味甘,平。歸脾、肺、腎經。具有健脾益腎功效。《日華子本草》:“助五髒,強筋骨,長誌安神,主泄精健忘。”白麵性味甘、平。具有養心除煩,祛熱止渴,利尿功效。山藥與白麵作成餅食之,可增強其健脾,固腎功效。經常食用可補益脾腎。宜正常人四季補益脾胃食用。
山藥粳米粥(平)
【配方】山藥20克,粳米100克,白糖20克。
【功效】健脾養胃,固腎益精。適用於脾胃虛弱,暑月吐瀉,小便不暢,煩渴,遺精等症。
【製作】
1.山藥洗淨,切薄片;粳米去泥沙,淘洗幹淨。
2.將山藥、粳米同放鍋內,加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35分鍾,加入白糖即成。
【食法】每日1次,正餐食用。
【宜忌】任何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山藥味甘,平,歸脾、肺、腎經,為補益脾胃之要藥。《綱目》認為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粳米即大米,性味甘、平,具有健脾養胃,止渴除煩,固腸止瀉之功效。二者結合,加白糖煮粥食之,可發揮健脾固腎之功效。為正常人四季補益脾腎之佳品。
山藥糯米燉豬肚(平)
【配方】山藥50克,豬肚1隻,糯米250克,料酒、薑、蔥、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暖脾胃,補中氣,固腎腰。適用於脾胃虛寒,虛勞咳嗽,遺精,消渴,小便頻數,小兒疳積等症。
【製作】
1.將山藥潤透切片;糯米去泥沙,淘洗幹淨;豬肚洗淨;薑切片,蔥切段。
2.將山藥、糯米裝入豬肚內,縫上口,置入鍋內,加入薑、蔥、料酒和水,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45分鍾,加入鹽、味精、胡椒粉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豬肚、山藥、糯米,佐餐食用。
【宜忌】任何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山藥味甘,平。歸肺、脾、腎經。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功效。《本經》稱:“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豬肚性味甘,微溫,具有健脾胃,補虛損之功效,與健脾要藥之山藥,暖脾胃之糯米結合共烹,食用後,可增強補脾胃作用。也是正常人四季補脾胃之美食。
參棗米飯(溫)
【配方】黨參10克,生黃芪30克,大棗2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
【功效】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腫等症。
【製作】
1.將黨參、黃芪、大棗放在瓷鍋或沙鍋內,加水泡發,然後煎煮30分鍾左右,撈出黨參、大棗,藥液備用。
2.先將糯米淘洗幹淨,放在大瓷碗中,加水適量,經蒸熟後,扣在盤中,然後把黨參、大棗擺在糯米飯麵上。
3.將藥液加白糖,煎成濃汁倒在棗飯上即成。
【食法】每日1次,正餐食用。
【宜忌】任何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黨參味甘,平,無毒。歸手、足太陰經氣分。能補中益氣。可興奮中樞神經,使精神振奮,消除疲乏,增加紅細胞和血色素,並能增強體力。大棗經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可增強肌肉收縮力,保護肝髒,使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增高。它還有抗過敏作用,抑製對人體不利的免疫反應。生黃芪可益氣攝血。糯米又名江米,具有暖脾胃,補中益氣,縮小便之功效。黨參、黃芪、大棗、糯米四者做成米飯,可增強健脾益氣之功效。經常食用,對補益脾胃,增強體力大有裨益。
益脾餅(溫)
【配方】白術30克,幹薑10克,紅棗250克,雞內金15克,麵粉500克,菜油、食鹽各適量。
【功效】健脾溫陽,開胃消食。適用於食欲不振,食後胃痛,慢性腹瀉,慢性腸胃病等。
【製作】
1.將白術、幹薑用紗布包成藥包紮緊,放入鍋內,下紅棗,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用文火熬煮1小時左右,除去藥包和紅棗的核,把棗肉攪拌成棗泥待用。
2.將雞內金粉碎成細粉,與麵粉混合均勻,再將棗泥倒入,加水適量,合成麵團。
3.將麵團分成若幹小團,做成薄餅,用文火烙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餅100克。
【宜忌】任何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白術味苦、甘,溫,歸脾、胃經,能補脾,益胃,燥濕,和中。王好古認為白術能“理中益脾,補肝風虛。”幹薑味辛,熱,歸脾、胃、肺經,能溫中逐寒,回陽通脈。”《醫學入門》說“炮薑,溫脾胃,治裏寒水泄,下痢腸澼……。”紅棗即大棗,味甘,溫,歸脾、胃經,能補脾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本草再新》稱其“補中益氣,滋腎暖胃,治陰虛。”雞內金味甘,平,歸脾、胃經,能消積滯,健脾胃。《滇南本草》謂其“寬中健脾,消食磨胃。”以上四味配以養心除煩之麵粉,製作餅,食用後,可健脾胃,消積食。是正常人補脾胃之食品,四季均可食用。
蓮子豬肚(平)
【配方】豬肚1個,蓮子50粒,香油、食鹽、蔥、生薑、蒜各適量。
【功效】健脾益胃,補虛益氣。適用於食少、消瘦、泄瀉、水腫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