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雞蛋麵(平)
【配方】白麵粉3000克,山藥粉1500克,雞蛋10個,豆粉200克,生薑、食鹽、味精、胡椒粉、豬油、蔥各適量。
【功效】健脾固腎。適用於脾虛,泄瀉,慢性痢疾,遺精,帶下,小便頻數等症。
【製作】
1.將白麵粉、山藥粉、豆粉放入盆中,加雞蛋、水、食鹽適量,揉成麵團,擀成薄麵片,切成麵條。
2.將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豬油、蔥、生薑,燒開,再將麵條下入,煮熟,放入味精、食鹽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麵條適量。
【宜忌】任何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山藥味甘,平,歸肺、脾、腎經,能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白麵粉健脾和胃,二者加入輔料、調料製成麵條,食用後對脾胃有保健作用。正常人可作四季補脾胃食用。茯苓粳米粥(平)
【配方】白茯苓粉20克,粳米200克。
【功效】健脾利濕。適用於老年性浮腫,肥胖症,小便不利,腹瀉等症。
【製作】將粳米淘洗幹淨,加茯苓粉,放鋁鍋內加水適量,置灶上,先用武火燒開,後移文火上,煎熬至米爛即成。
【食法】每日1次。
【宜忌】任何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茯苓味甘、淡,平,歸心、脾、肺經,能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粳米健脾養胃。二者,食之可健脾利濕。正常人可作保健脾胃食用,四季皆宜。
大棗粳米粥(平)
【配方】大棗10枚,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功效】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血小板減少,貧血,胃虛食少等症。
【製作】將粳米、大棗淘洗幹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將鍋置灶上,先用武火燒開,後移文火上,煎熬成粥,加入冰糖,攪勻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大棗味甘,溫,歸脾、胃經,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粳米健脾和胃。二者煮粥,加冰糖調味,食後可增強健脾胃功效。也適宜正常人補脾胃四季食用。
紅棗燉兔肉(平)
【配方】紅棗20枚,兔肉200克。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壯體。適用於脾虛氣弱,病後體虛,過敏性紫癜等症。
【製作】
1.選色紅、肉質厚實的大紅棗,洗淨備用。
2.將兔肉洗淨,切塊,與紅棗一起放沙鍋內,隔水燉熟,即可服用;亦可調味服用。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兔肉100克。
【宜忌】痰熱盛者不宜多服。
【解析】紅棗即大棗,味甘,溫,歸脾、胃經,有補脾胃,益氣生津之功效。兔肉味甘,涼,歸肝,大腸經,能補中益氣,被稱為美容肉。《綱目》認為兔肉“涼血,解熱毒,利大腸。”二者燉食,有健脾益氣功效。正常人可作保健脾胃四季食用。食用時可不加糖或鹽。
山藥白蘿卜餅(平)
【配方】山藥30克,白蘿卜250克,麵粉250克,豬瘦肉100克,生薑、蔥、食鹽、菜油各適量。
【功效】健胃,理氣,消食,化痰。適用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食後腹脹,咳喘多痰等症。
【製作】
1.將山藥研粉;白蘿卜洗淨,切成(或刮)細絲,用菜油煸炒至五成熟時,待用。
2.將肉剁細,加山藥粉、白蘿卜、生薑、蔥、食鹽調成白蘿卜餡。
3.將麵粉加水適量,合成麵團,軟硬程度與餃子皮軟度一樣,分成若幹小團。擀成薄片,將白蘿卜餡填入,製成夾心小餅,放入油鍋內,烙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餅100克。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山藥味甘、平,歸肺、脾、腎經,能健脾固腎。《傷寒蘊要》稱其“補不足,清虛熱。”白蘿卜為消積食之食物;麵粉為健脾和胃食物,豬瘦肉有滋陰潤燥作用。以上加入調料製成餅子,食之有健脾,消食功效。正常人可作保健脾胃四季食用。
果仁排骨(溫)
【配方】草果仁10克,薏苡仁50克,排骨1500克,冰糖屑、生薑、蔥、花椒、料酒、鹵汁、香油、味精各適量。
【功效】健脾燥濕,行氣止痛,消食和胃。適用於脾虛濕重,骨節疼痛,食少便溏等症。
【製作】
1.將草果仁、薏苡仁炒香後,搗碎,加水煎煮兩次,提取濾液3000毫升;將豬排骨洗淨,放入藥液中,加生薑、蔥、花椒,將排骨煮至七成熟,撈取排骨,晾涼。
2.將鹵汁倒入鍋內,用小火燒沸,放入排骨,鹵至透熟,即刻起鍋。
3.取適量鹵汁倒入鍋中,加冰糖、味精、食鹽,在文火上收成濃汁,烹入料酒後,均勻倒在排骨外麵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排骨100克,佐餐食用。
【宜忌】陰虛火旺者不宜多服。
【解析】草果味辛,溫,歸脾、胃二經,能燥濕除寒,祛痰截瘧,消食化積。李杲曰其“溫脾胃,止嘔吐。”薏苡仁味甘、淡,涼,歸脾、肺、腎經,能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綱目》謂其“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豬排骨能滋陰壯骨。排骨用鹵汁、草果、調料鹵熟,可增強補腎健脾功效。正常人四季均可用作補脾補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