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補益肺髒藥膳(2 / 3)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粥100克。

【宜忌】胃寒者忌服。

【解析】生石膏辛、甘,寒,歸肺、胃經,能解肌清熱,除煩止渴。《長沙藥解》說它“清心肺,治煩躁,泄鬱熱,止燥渴……。”麥冬、沙參、百合為養陰潤肺之要藥;川貝母有潤肺止咳之功;粳米健脾養胃。諸藥同粳米煮粥,有滋陰清熱,潤肺止咳功效。

銀杏燉銀耳(涼)

【配方】銀杏20克,銀耳30克,冰糖15克。

【功效】滋陰潤肺,定喘止咳。適用於陰虛咳嗽,白帶、白濁、遺精、小便頻數等症。

【製作】

1.將銀杏捶破,去殼及心;銀耳用溫水泡發2小時,撕成瓣狀,去蒂頭,洗淨;冰糖打碎成屑。

2.將銀杏、銀耳放入燉杯內,加水適量,置中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冰糖屑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1杯。

【宜忌】痰熱盛者不宜多食。

【解析】銀杏即白果,味甘、苦、澀,平,有毒,歸肝、腎經,能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縮小便。”《綱目》說其“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白果心有毒,主要為氫氰酸,食用時必須去心多煮。銀耳即白木耳,味甘、淡,平,歸肺、胃、腎經,能潤肺,止咳,滋補,養胃,生津。《本草再新》說其能“潤肺滋陰。”二者加入冰糖燉食,有滋陰潤肺,定喘止咳作用。也宜正常人四季補肺食用。

洋參燕窩(涼)

【配方】西洋參10克,燕窩5克,冰糖25克。

【功效】滋陰潤肺,補益脾胃。適用於肺虛久嗽,虛熱煩倦,咯血,吐血,久嗽等症。

【製作】

1.將西洋參潤透,切薄片;燕窩用溫水泡發4小時,用鑷子夾去燕毛,撕成條狀;冰糖打碎成屑。

2.將西洋參、燕窩、冰糖放入蒸杯內,加水適量,置武火大汽蒸籠內蒸3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1杯。

【宜忌】中陽衰微,胃有寒濕者不宜多服。

【解析】燕窩又名燕菜,為雨燕科金絲燕屬的幾種鳥類的唾液凝結而成的窩巢,味甘、平。歸肺、胃、腎經,能養陰潤肺,益氣補中。《本草再新》說它“大補元氣,潤肺滋陰,治虛勞咳嗽,咯血,吐血……。”燕窩既是藥物又是食物,價格昂貴,購買時注意兩點:其一,有燕毛者真;其二,無邊者真。故《本草從新》說:“假燕窩無邊無毛(或微有邊毛,皆偽為之)。”西洋參又稱花旗參,原產於美國,加拿大,我國現有栽培。本品味甘、微苦,涼,歸心、肺、腎三經。有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功效。西洋參、燕窩、冰糖蒸食,適宜正常人四季補肺強身食用。

人參大棗粥(溫)

【配方】人參10克,大棗6枚,粳米150克。

【功效】溫肺益氣。適用於肺痿虛寒、咳吐涎沫、頭暈目眩、食少形瘦、氣短等症。

【製作】

1.將人參潤透,切片;大棗洗淨,去核;粳米淘洗幹淨。

2.將人參、大棗、粳米同放燉鍋內,加水1500毫升,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3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100克。

【宜忌】實證、熱證不宜服。

【解析】人參甘、微苦,溫,歸脾、肺經,有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功效。《本經》說它“主補五髒,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大棗味甘,溫,歸脾、胃經,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日華子本草》認為其“潤心肺,止嗽。”二藥與健脾養胃之粳米煮粥,食後有溫肺益氣作用。本藥膳也是正常人冬季補肺之美粥。

蟲草雪蛤(溫)

【配方】蟲草2克,雪蛤1克,冰糖50克。

【功效】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嗽,補肺腎。適用於肺虛咳嗽,自汗盜汗,陽痿遺精,病後久虛不複等症。

【製作】

1.將蟲草用白酒適量浸泡2小時,洗去泥沙;雪蛤用溫水發脹,去筋皮及黑仔;冰糖打碎成屑。

2.將蟲草、雪蛤、冰糖同放蒸杯內,加清水適量,置武火大汽蒸籠內蒸30分鍾即成。

【食法】每3天1次,每次吃1杯。(本方分兩次食完)。

【宜忌】感冒發熱時不宜食。

【解析】蟲草又名冬蟲夏草,為麥角菌科植物冬蟲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蟲蟲草蝙蝠蛾等的幼蟲屍體的複合體。本品味甘,溫,歸肺、腎二經,能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化痰。《本草從新》說它“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嗽。”蟲草用酒泡,除去腥味,增強療效。雪蛤即蛤蟆油,為蛙科動物中國林蛙或黑龍江林蛙雌性的幹燥輸卵管。本品味甘、鹹,平,歸肺、腎二經,能補腎益精,潤肺養陰。《飲片新參》說它“養肺、腎陰。治虛勞咳嗽。”蟲草、雪蛤、冰糖同蒸,食後有補肺腎,止咳嗽功效。也適宜正常人四季補益肺腎食用。

白芨沙參粥(涼)

【配方】白芨粉6克,北沙參20克,百合25克,川貝母10克,粳米400克,白糖15克。

【功效】滋陰潤肺。適用於幹咳、咳聲短促、少痰或痰中帶血等症。

【製作】

1.將川貝母、百合、北沙參、粳米洗淨,備用。

2.將粳米、川貝母、百合、北沙參、白芨粉同放燉鍋內,加入清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5分鍾,加入白糖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200克。

【宜忌】風寒咳嗽者不宜服。

【解析】白芨味苦、甘,涼,歸肺經,能補肺,止血,消腫,生肌,斂瘡。《中國藥植物鑒》說它“治矽肺。”李杲說其能“止肺血。”北沙參有養陰清肺,祛痰止咳功效。百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川貝母潤肺止咳。四藥與健脾養胃之粳米,加入調味之白糖煮粥,食後有滋陰潤肺功效。

北沙參百合粥(涼)

【配方】北沙參25克,百合20克,粳米200克,白糖15克。

【功效】養陰、益氣,補肺。適用於陰虛型的各種肺病患者調養食用。

【製作】

1.將北沙參浸泡1夜,切薄片;百合洗淨,浸泡2小時,粳米淘洗幹淨。

2.將粳米、北沙參、百合同放鍋內,加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5分鍾,加入白糖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粥100克。

【宜忌】凡風寒咳嗽,肺胃虛寒者不宜多服。

【解析】北沙參味甘、苦、淡,涼,歸肺、脾經,能養陰清肺,祛痰止咳。《本草從新》說其“專補肺陰,清肺火,治久咳肺痿。”百合味甘、微苦,平,歸心、肺經,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醫學入門》稱其能“治肺痿,肺癰。”二藥同健脾養胃之粳米煮粥,有補肺養陰功效。正常人四季可用作補肺食用。

百合煮豆腐(平)

【配方】百合30克,豆腐250克,蔥、鹽、味精各適量。

【功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適用於肺癆久嗽,咳唾痰血等症。

【製作】

1.百合用清水浸泡1夜,洗淨;豆腐洗淨,切成塊;蔥切碎。

2.將百合、豆腐、鹽、味精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煮熟,加入蔥花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風寒痰嗽者不宜多服。

【解析】百合味甘、微苦,平,歸心、肺經,能潤肺止咳。《醫學入門》說其能“治肺痿、肺癰。”豆腐味甘、涼,能清熱解毒,生津潤燥。二者同烹,加入調料,食後有潤肺,清熱,止咳功效。正常人可用作四季補肺用。

百合山茱萸粥(平)

【配方】百合20克,山茱萸15克,粳米100克。

【功效】養肺滋腎,止喘。適用於喘促氣短、口咽發幹、潮熱盜汗等症。

【製作】

1.百合洗淨,去雜質;山茱萸洗淨,去泥沙;粳米淘洗幹淨。

2.將百合、山茱萸、粳米同放燉鍋內,加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100克。

【宜忌】風寒痰嗽者不宜多服。

【解析】百合味甘、微苦,平,歸心、肺經,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醫學入門》說其能“治肺痿,肺癰。”山茱萸味酸,微溫,歸肝、腎經,有補肝腎,澀精縮尿功效。粳米有健脾養胃功效。三者煮粥,食之,共同發揮養肺滋腎、止喘功效。正常人四季用於補肺較佳。

黨參天冬燉蘿卜(平)

【配方】黨參20克,天冬20克,白蘿卜500克。

【功效】滋腎養肺,止喘咳。適用於喘促氣短、口咽發幹、潮熱盜汗、痰黏量少難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