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
1.將黨參潤透,切段;天冬潤透,切成薄片;白蘿卜洗淨,切3厘米見方的塊。
2.將黨參、天冬、白蘿卜同放燉鍋內,加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白蘿卜150克。
【宜忌】外感風寒致嗽者不宜服。
【解析】天冬又名天門冬,味甘、苦,寒,歸肺、腎經,能滋陰,潤燥,清肺,降火。《藥性論》說其“主肺氣咳逆,喘息促急,除熱,通腎氣,療肺痿生癰吐膿……。”黨參為補肺益氣藥物;白蘿卜有潤肺止咳,消積之功。三者同烹,食用後有滋腎養肺、止咳功效。正常人四季補肺食用。
補骨脂白果煮豬腰(溫)
【配方】補骨脂10克,白果20克,豬腰子2個,料酒、薑、蔥、鹽、雞精各適量。
【功效】斂肺補腎,納氣平喘。適用於喘促日久、動則喘甚、氣不得續、汗出肢冷、麵浮脛腫等症。
【製作】
1.將白果去殼,浸泡軟,去心;補骨脂洗淨,去雜質;豬腰子一切兩半,除去白色臊腺,切成腰花;薑切片,蔥切段。
2.將白果仁、補骨脂、豬腰子、薑、蔥、料酒同放燉鍋內,加入清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50分鍾,加入鹽、雞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豬腰1個。
【宜忌】痰熱盛者不宜食。
【解析】白果味甘、苦、澀,平,有毒,歸肺、腎經,能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縮小便。《綱目》說:“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補骨脂味辛,溫,歸腎經,能補腎益陽、固精縮尿。”豬腰有補腎功效。三者加調料烹食,共奏斂肺補腎,納氣平喘功效。正常人四季滋補肺腎食用。生白果心有毒,食用時應去心多煮。
黃芪川貝梨(平)
【配方】黃芪20克,川貝10克,雪梨2個。
【功效】健脾益肺,止咳喘。適用於喘促短氣、言語無力、咳聲低弱、咳痰稀薄、自汗畏風等症。
【製作】
1.將黃芪潤透,切薄片;川貝洗淨,去雜質;雪梨洗淨,去核,切2厘米寬的塊。
2.將黃芪、川貝、梨放入鍋內,加水800毫升,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梨1個,喝湯。
【宜忌】濕痰盛者不宜多服。
【解析】川貝母味苦、甘,涼,歸肺經,能潤肺散結,止嗽化痰。《日華子本草》說其能“消痰,潤心肺。”黃芪味甘,微溫,入肺、脾經,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梨有清心潤肺,化痰止咳功效。三者煮食,有補肺止咳喘功效。正常人四季均可補肺食用。
橘紅杏仁蒸雪梨(平)
【配方】橘紅6克,杏仁6克,雪梨2個,冰糖15克。
【功效】宣肺滋陰止咳。適用於咳嗽、咽痛、口幹等症。
【製作】
1.將橘紅潤透,切成小丁;杏仁去皮、尖、切小顆粒;冰糖打碎成屑;雪梨去皮、核,用小刀挖去心。
2.在梨空心裏放入橘紅、杏仁、冰糖,放入碗內置武火大汽蒸籠內蒸4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1個梨。
【宜忌】氣虛者不宜多服。
【解析】橘紅味辛苦,溫,“歸手足太陽、太陰、陽明經。”(《本草彙言》)能消痰,利氣,寬中,散結。《綱目》說其“下氣消痰。”杏仁能祛痰止咳;梨和冰糖均有滋陰潤肺止咳作用,四者同烹,食用後有潤肺止咳作用。四季皆可食用。
蜂蜜杏仁粥(溫)
【配方】蜂蜜15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
【功效】潤肺,止咳。適用於咳嗽、咽喉疼痛,口幹煩渴等症。
【製作】
1.將杏仁用開水焯一下,去皮、尖;粳米淘洗幹淨。
2.將杏仁、粳米同放燉鍋內,加水800毫升,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0分鍾,加入蜂蜜,攪勻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100克粥。
【宜忌】陰虛幹咳者不宜多服。
【解析】蜂蜜甘,平,歸肺、脾、大腸經,能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綱目》曰其能“和營衛,潤髒腑,通三焦,調脾胃。”杏仁有潤肺止咳作用。粳米健脾養胃。三者煮粥食用後,有潤肺、止咳作用。四季皆宜食用。
甘草飲(涼)
【配方】生甘草15克,冰糖10克。
【功效】益氣解毒,潤肺止咳。適用於咽喉腫痛、風熱咳嗽等症。
【製作】
1.將甘草潤透,切薄片;冰糖打碎成屑。
2.將甘草、冰糖放入茶杯內,加入開水浸泡3分鍾即成。
【食法】代茶飲。
【宜忌】實證中滿腹脹忌服。
【解析】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胃、肺經,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功效,《別錄》說其能“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髒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湯液本草》說其能“治肺痿之膿血,而作吐劑;消五發之瘡疽,與黃耆同功。”冰糖潤肺調味。二者煮成飲料,有益氣解毒潤肺止咳功效。
洋參益氣飲(涼)
【配方】西洋參10克,麥冬20克,五味子5克,冰糖50克。
【功效】補肺益氣,養陰止喘。適用於燥熱顴紅、汗出黏稠等症。
【製作】
1.將西洋參潤透,切薄片;麥冬去內梗,拍破,洗淨;五味子去雜質,洗淨;冰糖打碎成屑。
2.將西洋參、麥冬、五味子同放燉杯內,加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1小時,加入冰糖屑即成。
【食法】代茶飲用。
【宜忌】中陽衰微,胃有寒濕者不宜多服。
【解析】西洋參味甘、微苦,涼,歸心、肺、腎三經,能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本草從新》說其能“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麥冬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功效。五味子有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功效。冰糖調味兼養陰。四者同煮飲料,有補肺氣養陰之功效。
黨參幹薑粥(溫)
【配方】黨參30克,幹薑10克,生薑10克,粳米300克,紅糖30克。
【功效】溫肺益氣。適用於咳吐涎沫、清稀量多、頭暈目眩等症。
【製作】
1.黨參潤透,切段;幹薑洗淨;生薑切片;紅糖切碎;粳米淘洗幹淨。
2.將粳米放入鍋內,加入黨參、幹薑、生薑、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35分鍾,加入紅糖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粥100克。
【宜忌】感冒發熱期間不宜多服。
【解析】黨參味甘,平,“入手、足太陰經氣分。”(《得配本草》)能補中,益氣,生津。《本經逢原》則認為其能“清肺。”幹薑溫中逐寒,回陽通脈。生薑發表散寒,健脾進食。粳米健脾養胃。紅糖味溫調味。三藥與粳米、紅糖煮粥,食之,有溫肺益氣功效。也宜正常人冬季補肺食用。
甘草幹薑粥(溫)
【配方】炙甘草6克,幹薑10克,粳米150克,紅糖15克。
【功效】溫肺益氣。適用於咳吐涎沫、頭暈目眩、食少形寒、氣短身瘦等症。
【製作】
1.將炙甘草切薄片;幹薑去雜質,洗淨;粳米淘洗幹淨;紅糖切碎。
2.將粳米、幹薑、炙甘草同放鍋內,加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35分鍾,加入紅糖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100克。
【宜忌】實證中滿腹脹者忌服。
【解析】炙甘草甘、溫,歸脾、胃、肺經,能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本經》說它“主五髒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幹薑溫中逐寒,回陽通脈。粳米健脾養胃。紅糖味溫調味。四者同煮粥食之,有溫肺益氣之功效。此粥也可用於正常人冬季溫補肺髒之用。
白芨黃精粥(溫)
【配方】白芨粉10克,黃精20克,粳米150克。
【功效】滋陰降火。適用於骨蒸潮熱、夜寐盜汗、反複咯血且量多色鮮等症。
【製作】
1.白芨研粉;黃精潤透,切薄片;粳米淘洗幹淨。
2.將粳米、白芨、黃精同放燉鍋內,加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100克。
【宜忌】中寒泄瀉,痰濕痞滿氣滯者忌服。
【解析】黃精味甘,平,歸脾、肺、腎經,能補中益氣,潤心肺,強筋骨。《四川中藥誌》說它“補腎潤肺,益氣滋陰。”白芨味苦,甘,涼,歸肺經,能補肺,止血,消腫。二藥與健脾養胃之粳米同煮成粥,可發揮其補肺,滋陰,降火,止咳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