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曲子是維也納森林。元首與麗達摟抱著跳起了華爾茲,她的腳步跟不上元首的步伐,顯然還沒從傷痛中恢複過來。元首指示,改成舒緩的雪絨花,堅持跳完了這首曲子。
元首與冉妮亞是跳舞的最佳搭檔,她感覺到站在身邊的麗達羨慕的目光,她給元首講述烏克蘭的盲人民間歌手,他們的歌曲從來沒有文字記錄,得靠師徒代代相傳才能將歌曲傳下去,每一個盲人歌手都有自己獨特的歌曲,像中國西藏唱格薩爾王的喇嘛一樣。
故事講完了,音樂也終了。大家呈現出疲態,冉妮亞對麗達耳語了幾句,主動提出唱一首歌給大家助興。
她走到拉手風琴的韃靼跟前,俯下身子說了句什麼,對方黑臉上露出一絲笑紋,點了點頭。
“尊敬的元首,鮑曼主任,朋友們,請充許我們美麗文靜的麗達給大家演唱一首《青色的頭巾》,祝願大家旅途愉快。”冉妮亞用德語報完幕後,麗達落落大方地站到手風琴旁邊,用俄語演唱:
“青色的普通頭巾,
披在肩多麼動人,
你曾經說過你不會忘記幽會時歡悅情景。
夜深人靜,
我向你辭別遠行,
歲月在流逝,
如今在哪裏,
望眼欲穿的頭巾。
記得在難忘的夜晚,
肩披著青色頭巾,
你為我送行,
你曾經答應,
永遠把頭巾保存……”
麵若桃花的麗達回到座位上時,優美的歌聲似乎還在緩緩回蕩,停了一會才聽到掌聲。她的歌聲,悠揚如清晨帶著露珠的樟樹葉;婉轉如百靈鳥在縱情歌唱,悠揚如沐浴著春風,意境如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對於這些征戰的德軍將士們來說,此音隻應天上有,人生難得幾回聞。
……
列車冒著酷寒,行進在離芬蘭不遠的蘇聯卡累利阿地區的密林和荒漠之間。第三帝國元首親自帶著精兵強將要勞師遠襲蘇聯的大後方。當然,派出幾十人扒一段鐵路完全用不著元首親自出馬,他的真實意圖是親自出馬督促德芬聯軍攻到白海,從而切斷蘇聯北方不凍港摩爾曼斯斯克到蘇聯內地的陸上聯係。英美聯軍給蘇聯源源不斷地用船送來飛機坦克甚至鐵絲網,想起來就來氣。
不知不覺間列車已經北行了150公裏,抵達位於奧涅加湖北端的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市,這裏已是終點,鐵路再往北是蘇軍。距離這個地方東北40公裏是維戈澤羅湖,湖的那邊是蘇軍,再往北80公裏是俄羅斯西北部港口城市白海城,是白海—波羅的海運河的起點,有鐵路通聖彼得堡、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等地,為俄羅斯西北水陸交通樞紐之一。
元首反複端詳著地圖,這裏一半被鬆樹和雲杉覆蓋,丘陵和湖泊遍地,被形象地稱為“硬地、森林、湖泊之地”,大部隊根本無法展開,從這裏到摩爾曼斯克有500公裏之遙,因此,原先計劃的向摩爾曼斯克搞一次破壞活動顯然不合適,既然是破壞鐵路,與其舍近求遠,還不如在北海城搗鼓一下子。
元首與突擊隊先與駐紮在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以南的黨衛軍北方師秘密取得聯係,北方師師長德默胡貝爾一臉驚奇地進到裝甲列車時,還不知道列車上元首在等待他。
北方師前身是駐紮在挪威的“北方”戰鬥集群,該師標誌在北歐古代文字中代表堅定不移的信念。1941年初春,幾支由普通黨衛隊成員組成的骷髏旗隊被調往挪威駐防, 1941年夏末,第9骷髏旗隊也加入到“北方”戰鬥群,組成北方山地師,參加了幫助芬蘭收複被占領土和進攻蘇聯卡累利阿地區的“銀狐行動”。
與其他黨衛軍不同,這是唯一由德國盟軍訓練的部隊。由於倉卒參戰,在1941年夏進攻薩拉的戰鬥中遭到慘敗。不得已,德軍士兵低下高昂的頭顱,接受芬蘭人的督導和訓練,加入了挪威誌願滑雪連,補充了來自武裝黨衛隊係統訓練有素的年輕士兵,才使“北方”師名符其實,尤其精於山地和雪原作戰。
李德與北方師師長德默胡貝爾發生了一點不愉快。當元首提出他的宏偉目標、要求北方師馬上發動進攻,攻占白海城,孤立科拉半島時,德默胡貝爾將軍先是瞪大了眼睛,繼而尖叫道:“這是白日作夢,你以為蘇軍是吃幹飯的,去年他們擋住了我軍的三次進攻。”逼得李德用最大的肺活量吼叫,才使眼前這個不聽話的師長閉了嘴,表示服從命令。盡管這樣,他仍然用眼睛表示抗議:使勁向元首瞪眼。
當北方師借故向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市周圍集結時,芬蘭人還蒙在鼓裏,按照元首的計劃,卡爾梅克突擊隊需經過短暫訓練後,兩天後秘密沿著鐵路和運河,從卡累利阿中部潛入戰線後方,破壞摩爾曼斯克到蘇聯內地的鐵路,毀壞盟軍為蘇聯提供的軍事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