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半途而廢的北極弧光(1 / 3)

1942年初,北部戰線已經穩定下來,芬蘭和德國軍隊聯合攻入卡累利阿地峽,芬蘭軍隊收複1940年蘇芬戰爭中被蘇聯占領的領土後裹足不前,任憑德國威脅勸說,也不願再前進一步,所以卡爾梅克突擊隊要完成破壞任務,就要穿越茫茫雪原和茂密的森林,徒步跋涉百公裏到北海岸邊。

2月8日,從北方師挑選了20名黨衛隊員後,卡爾梅克突擊隊整裝待發,一切能顯示自己是德國軍隊的標識被統統取下,包括軍銜、臂章、個人身份識別牌等物品,裝扮成蘇軍白海區艦隊的海軍,每個隊員領到一副滑雪板、一把芬蘭伐木工人用的砍刀和一個子彈袋,每個小隊領到一門50毫米班用迫擊炮,除了配發的自動步槍,還為每個分隊裝備了三挺輕機槍和每支機槍的2500發子彈;

元首為這次行動取名為“北極弧光。”為了確保成功,元首忍痛割愛,把冉妮亞和麗達也派出去了,隻差把自己也喬裝打扮,加入這支鐵路破壞隊伍。

北方師奉命建立前進基地,用於供應糧食和彈藥,在通往白海的征途中大部分地區是渺無人煙的森林和冰湖,突擊隊員不能指望去獵殺野獸充饑,因為那樣即浪費子彈又容易暴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意建立了7個物資小隊,這些小隊將分布在整個路線上,為突擊隊提供必要的物資支援,每個物資營地計劃由三個士兵守衛。

突擊隊躲開鐵路,避開運河,在人跡罕至的針葉鬆和荒原裏行進,三天後,突擊隊員終於如期到達目的地,白海城以南的鐵路線展現在他們眼麵,再往前就是冰凍的茫茫白海,遠離海岸線的海洋深處遊弋著白海區艦隊的炮艦。

這些假冒的海軍在白海城南停下來,卡爾梅克人掏出酒瓶,美美地喝了一口,遞給格魯勃斯:“傳下去,每人一小口中。”然後剛傳到米沙時就喝完了,他罵卡爾梅克人:“你一個人就喝了大半瓶,裝什麼慈悲。”

突擊隊員們躲藏在一座廢棄的磨房裏做最後的準備,他們眼睜睜地看著一小隊蘇軍巡邏隊經過鐵路,然後四個小隊散開,奔赴各自的目標,把壓發爆破裝置和定時炸彈隱蔽放置在鐵路的鐵軌下麵。

卡爾梅克人驚訝地發現,那一小隊蘇軍巡邏隊離開後,到行動結束,沒看到蘇軍和治安警察,也沒有建立鐵路警衛係統,所以隊員們盡可能地把壓發地雷放在遠處,一直延伸到二十公裏,然後大隊撤離,格魯勃斯和米沙留下來觀察戰果。

從摩爾曼斯克開來一列滿載坦克的列車,放置在一座橋梁上的第一枚壓發炸彈被引爆,列車車廂相互擠壓著翻滾到河裏,坦克橫七豎八地散落了一地。過了一會兒,從南方開來一列滿載囚犯的列車,炸彈爆炸了,這些嚇傻了的犯人都呆在原地,絲毫不敢跑開。

讓格魯勃斯和米沙驚訝的是,來到現場的蘇聯人沒有一個對檢查事故的原因感興趣,他們首先關心的是盡可能快地修複鐵路,去運送更多的盟軍軍事物資,那些囚犯成了現成的勞動力,僅僅過了二個小時,鐵路又恢複正常了。

又一列南下的列車在橋梁以南兩公裏的地方觸雷,車上竟然拉的是鐵絲網,這些鐵絲網繞過了半個地球從美國運來,令格魯勃斯和米沙對美國的奢侈大為吃驚。

一個有幾百名士兵組成的蘇聯內務部部隊被迅速調到這個地區,內務部把破壞行動遷怒於當地人,因此槍決了很多事發當天經過這段鐵路線的當地居民,就連回家探親的蘇聯軍人也不能幸免。

事故發生後的第二天,鐵路沿線仍然有炸彈爆炸,一個負責修複鐵路的工程隊也被內務部人員懷疑,內務部的處理是令人恐懼的,他們命令工人排隊,然後每隔五個人處決一個。格魯勃斯和米沙看到了他們想看到的和不想看到的事情後,兩人從容地在四麵漏風的磨房裏摟抱著,滿足了獨特的生理欲望,追趕大部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