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首白話詩深得很多人的喜愛: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的確,記住那些該記住的,忘記那些該忘記的,讓人生過得灑脫,讓心中沒有掛礙,你便會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好。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縱有錢財萬貫,不過一日三餐;縱有廣廈萬間,也隻用七尺床兒容身。隻可惜我們總是明白得太遲。“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句話讀了幾百年,可是真正能做到縮手的又有幾人?
放下很難,可能會帶來一時的損失或心痛,可是真正放手後,會發覺所有的糾結與煩心反而可以轉換成一片海闊天空。放下不等同於放棄,更不是要你酒、色、財、氣四大皆空。放下是一種感悟、一種心境、一種對外部事物進退取舍、輕重緩急、遠近厚薄的把握。
人生就像爬一座山,本來是到山頂看風景的,可是身上背負著各種各樣欲望的包袱,就會越爬越累,別說可能登不上山峰,就連欣賞沿途景色的快樂心情也會蕩然無存。
有一個富翁背著許多金銀財寶,到遠處去尋找快樂。可是走過了千山萬水,也未能尋找到快樂,於是他沮喪地坐在山道旁。一個農夫背著一大捆柴草從山上走下來,富翁說:“我是個令人羨慕的富翁。請問,為何沒有快樂呢?”
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著汗水說:“想得到快樂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呀!”富翁頓時開悟:自己背負那麼重的珠寶,老怕別人搶,也怕遭人暗害,整日憂心忡忡,快樂從何而來?於是富翁將珠寶、錢財接濟窮人,專做善事,慈悲為懷,這樣行善滋潤了他的心靈,他也嚐到了快樂的味道。
學會放棄,我們便可以使負重的人生得到暫時的休息,擺脫煩惱和糾纏,使整個身心沉浸在一種輕鬆悠閑的寧靜之中;學會放棄,我們便可以用充沛的精力去做最想做、最該做、最需要做的事;學會放棄,我們便可以在一種無怨無悔和默默無聞的等待中,使自己的心靈得到一份超越,一份執著和一份自信。錢、權勢、名聲、地位都無關,真正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是一份淡泊的心境!放下你該放手的東西,你便會擁有快樂的人生!何不每天陽光清新地過日子,洗練一份仁厚清靜的心境,無憾無悔走到生命盡頭。
有一隻狐狸,看到圍牆裏有一株葡萄樹,枝上結滿了誘人的葡萄。狐狸饞涎欲滴,它四處尋找入口,終於發現一個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體無法進入。於是,它在圍牆外絕食6天,餓瘦了自己,終於穿過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美味的葡萄。可是,後來它又發現,吃得飽飽的身體無法鑽到圍牆外,於是,又絕食6天,再次餓瘦了身體。結果回到圍牆外的狐狸仍舊是原來那隻狐狸。
其實,在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像這隻狐狸,為了“得”而無謂地失去很多東西。
人的一生,需要我們放棄的東西很多。古人雲,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們能力所能承受的,就要學會放棄。放棄並回到當下,這才是幸福的人生的開端。
許多人對過去和未來有些特別的情結,但過去的畢竟是過去的,隻能追憶,不能創造,至少逝去的時間,不能再追回。一個人受點挫折不要緊,切莫一蹶不振,而是吸取教訓,往往一次失敗的經曆更鍛煉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
無論好的、再壞的過去,也已經過去了,和現在的我們無所相幹;未來多麼美好,我們可以盡情地編織我們的未來,將未來作為我們好好生活的動力,作為好好生活的精神支柱。